-
赵郡李氏 编辑
赵郡李氏,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出自赵将武安君李牧,是广武君李左车的后代。
西晋时期,左车十七世孙 司农丞李楷定居于赵国平棘县南(今河北省赵县西南、高邑县东北) ,后世分东祖、西祖、南祖三大支系 ,族人活跃于赵郡诸县(平棘、高邑、柏人、元氏、赞皇、栾城、临城等地) ,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赵郡李氏史载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 ,为北朝官宦最显赫的士族 。唐高宗时位列七姓十家 ,共有九人出任宰相 ,唐末五代走向衰落。
赵郡李氏出自赵将武安君李牧,李牧是战国后期山东六国中最为杰出的将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足智多谋,长于用兵,抵匈奴,打东胡,伐燕破秦,屡有战功,被后世赵郡李氏族人尊为先祖。
李楷,字雄方,为李牧后人李左车的十七世孙,在西晋先后任司农丞、治书侍御史。时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自称皇帝,引起宗室诸王的兵讨,战乱空前。李楷为避战乱,带领全家徙居于赵国平棘县南(今河北省赵县西南、高邑县东北),这里即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所述赵郡李氏旧宅所在,亦称“三祖宅巷”
赵郡李氏祖居平棘县,属赵郡管辖,因西晋李楷居平棘南时,此地依照当时的行政区划属于赵国,所以赵郡李氏的后人也常称为“赵国李氏”,在唐朝《李延裙墓志》 、北魏《崔敬邕墓志》 、北魏《李宪墓志》 、《魏书》 等文献中均有体现。关于赵郡李氏的分布,根据高诗敏在《北朝赵郡李氏的迁徙分布及其与李唐先世之关系》中的考证 ,北朝时赵郡李氏以平棘县为主轴,不断向西南太行山麓周围各地辐射,先后迁徙到柏仁、元氏、高邑、赞皇等县,呈扇形分布状态,宗族庞大,支系繁盛,如《北史》记载:“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为其宗主。” ,张葳《隋唐时期河北地区赵郡李氏活动略论》指出:“在北朝和隋唐前期,赵郡李氏家族势力始终盘踞周旋在赵郡常山一带,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
李楷定居赵郡常山平棘后,生有五子:李辑、李晃、李棨、李劲、李睿。后来五个兄弟分居:老五李睿的儿子李勖兄弟,居住在巷东;老四李劲的儿子李盛兄弟及老三李棨一家,居住在巷西;老大李辑与老二李晃两房子孙,则南徙故垒。因而,以此三个方位,将赵郡李氏分为三大支系。
李睿被奉为赵郡李氏东祖
李棨与李劲被奉为赵郡李氏西祖
李辑与李晃被奉为赵郡李氏南祖
(注:“房”可表示为“祖”的下一级,如“范阳卢氏北祖大房”,而赵郡李氏在分为三祖后未有进一步的分房分支现象,因此并无“某祖某房”、“某祖房”的说法,只有“某祖” ,如柳宗元《伯祖妣赵郡李夫人墓志铭》:“夫人姓李氏,辨族氏者曰赵郡赞皇之东祖。”、《旧五代史》:“李愚,字子晦。自称赵郡平棘西祖之后,家世为儒。” )
唐朝显庆四年,唐高宗李治下禁婚诏,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 ,赵郡李氏东、南、西三祖为西晋李楷的后人,都被列入禁婚家的范畴,博文约礼,门第清华,冠于卿族。
赵郡李氏是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山东五大郡姓(崔、卢、李、郑、王)之一 ,形成于魏晋时期,发展于十六国,约在东魏北齐(一说北魏 )时期成为北方一流高门 ,繁荣至唐末,分为东南西三祖李氏,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却将赵郡李氏的发家史上溯到了秦汉,同时除三祖李氏外,还有包括辽东、江夏、汉中三房在内共计六大房支,究其原因,实际上这是由于中古士族间盛行门第攀比之风导致谱系构建过程中出现的攀附先世行为,以及唐代定著房按姓氏分类、郡望合流的特定背景下所形成的伪冒房支。
关于房支问题,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七篇(中古山东大族著房之研究)指出:“ 定著房大致反映的是中晚唐时期士族发展的情况,从这些士族的情况来看,他们均为魏晋至隋唐一直延续的士族。那么象李弼、李善、李德林这些支系本为隋唐新起门户,要列为定著,可能也须攀附魏晋旧族,建立承继关系。如果定著房是一个政治举措的话,无疑辽东、江夏、汉中的攀附行为是得到官方认可的。”,张葳《赵郡李氏“三祖”小考》认为“常山地区一带始终有李氏家族出入活动……居于赵郡之李姓不只李楷一家而已,江夏、辽东、汉中李氏祖上应与赵郡存在某种联系,但与后来北朝高门赵郡李氏并非属于同一渊源。”
关于世系问题,赵郡李氏在《新唐书》和《北史》中有关广武君李左车至其十四世孙东汉李恢中间人物的记载,两书出现了较大分歧,唐朝李延寿所著《北史》并无记载其中人物 ,而北宋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却对其中人物记载的很详细 ,沈炳震《唐书宰相世系表订伪》推断:“自李恢以上,《北史》无文,疑多牵附”,罗新《五燕政权下的华北士族》指出:“永嘉之乱这样的历史大断裂,给世家大族提供了取代政府序列的基层组织机构的机会,赵郡李氏家族是在慕容诸燕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高诗敏在《北朝赵郡李氏的婚姻及其特点》指出“赵郡李氏发韧于西晋”、“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是北朝名门赵郡李氏的祖居地和发源地”、“赵郡李氏在北朝的北魏前期,由于仕宦显达才与北方高门崔、卢、郑、王的声望相坪,成为中原地区的著姓望族,它和北方郡姓世代联姻,又提高和巩固了其社会地位” 。因此一般认为,虽然李牧被尊为赵郡李氏的始祖,但西晋时徙居于平棘的李楷,是为真正可考的第一世始祖,东南西三祖即为赵郡李氏所形成的支派。
唐朝宰相
李绛,出自东祖,唐宪宗宰相
李珏,出自东祖,唐文宗宰相
李藩,出自南祖,唐宪宗宰相
李固言,出自南祖,唐武宗宰相
李怀远,出自西祖,唐中宗宰相
李游道,出自南祖,武则天宰相
李吉甫,出自西祖,唐宪宗宰相
李峤,出自东祖,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宰相
李德裕,出自西祖,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宰相
(注:辽东、江夏、汉中三房与北朝赵郡李氏并非出自同一渊源,故其宰相不算在内,南祖中的李元素、李敬玄、李绅同出自亳州李氏,根据《旧唐书·李敬玄传》 记载“敬玄久居选部,人多附之。前后三娶,皆山东士族,又与赵郡李氏合谱……”可知,自李敬玄起开始与赵郡李氏合谱,故不算在内,而关于李日知,《新唐书·李日知传》中说:“日知贵,诸子弟方总角,皆通婚名族,时人讥之”;《旧唐书·李日知传》中说:“初,日知以官在权要,诸子弟年才总角,皆结婚名族,时议以为失礼之中”,再查《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日知先祖自羲至于万安空缺数世,所以李日知身世此处暂且存疑,不计入在内。)
其他信息
姓名 | 事迹 |
---|---|
李先 | 北魏寿春侯,《魏书》称“学术嘉谋,荷遇三世” |
李顺 | |
李孝伯 | 北魏宣城公,魏太武帝称:“朕有一孝伯足理天下”,委以军国机密,时人莫能知 |
李安世 | 北魏相州刺史,“均田制”的提出人,铲除地方豪强,为百姓所称道 |
李士谦 | 北魏广平王参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慈善家,以赈济贫苦百姓闻名 |
李灵 | |
李谧 | 北魏著名学者、藏书家,博通诸经,著《明堂制度论》《春秋丛林》 |
李令仪 | 北魏贞孝女宗,北朝时期著名的孝女,以“极尽孝道”而闻名 |
李郁 | 北魏著名学者,博通经史,曾在显阳殿为天子讲《礼记》,孝武帝及诸王无不赞美 |
李同轨 | 东魏名儒,素通经义、辩析兼优,教授北齐神武帝高欢诸子和齐地儒士 |
东魏中书令,东魏、北齐的奠基人之一,助高欢起事,破尔朱氏 | |
李绘 | 东魏群僚之首,与其兄李浑、弟李纬和侄儿李湛都曾担任聘梁使,人称“四使之门” |
李神威 | 东魏学者,家业礼学,又善音乐,撰集《乐书》近百卷 |
李公绪 | 东魏北齐著名学者,博通经传,撰有《典言》《质疑》《古今略记》《玄子》《赵记》《赵语》 |
李概 | 北齐著名学者,修国史、撰《战国春秋》及《音谱》并行于世 |
北齐至隋朝著名学者,周武帝十八学士之一,参与平定尉迟迥之乱,著《李元操集》 | |
李子雄 | |
李峤 | |
李乂 | 唐代著名文学家,海内有名,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李氏花萼集》 |
唐代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代表作《听筝》 | |
李嘉祐 | |
李颀 | |
李华 | |
唐代天策府仓曹参军,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尤擅谱学 | |
唐代上柱国,随李世民征伐四方,参与“玄武门之变”,破东突厥 | |
李阳冰 | |
李龟年 | 唐代著名音乐家,擅歌唱、能奏多种乐器,著有名曲《渭川》 |
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著《书后品》、《二十四诗品》 | |
李殷衡 | 五代十国官员,南汉宰相,名相李德裕之孙,安居岭南,参与建设 |
李愚 | 五代十国官员,后唐宰相,首倡雕版印刷,护中华文化瑰宝 |
李迪 | 北宋状元、太子太傅,两为宰相,出入内外 |
李左车墓,平棘县西南七里
千万垒,平棘县南一里,东汉坞垒
三祖宅巷,平棘县西南二十里,亦有地属高邑县,赵郡李氏的发源地
李氏旧茔,平棘县封斯村
回车城,房子县境内,赞皇县南十里,亦曰左车城
开业寺,元氏县西北十五里,即北魏车骑大将军、陕定二州刺史、尚书令、司徒公赵郡李徽伯之旧宅也
百陵冈,赞皇县东十里,赵郡李氏之别业于此冈下也,冈上亦有,李氏茔冢甚多
李鱼川,位于殷州西山,赵郡李氏聚居地之一
永宁乡,柏仁县境内 ,赵郡李氏聚居地之一
北魏李宪墓志
李式被官兵逮捕押往京城时,西兖州的官吏百姓送行到黄河边上。当时李式的儿子李宪刚满月,李式大声的向众人喊道:“程婴、公孙杵臼这样的人还有没有!”西兖州从事汲固应声回答说:“今天与古代岂有不同!”汲固于是悄悄回去,不再回头望,直接进入城内,从李式夫人的房中把李宪抱回家藏了起来,后来事情败露,汲固夫妇就带着李宪逃走四处躲藏,直到朝廷赦免才回家,就这样李宪被汲固养育到了十多岁 ,承明元年(476年)献文帝暴卒,时人都说是冯太后毒杀的 ,李宪家族得以平反昭雪,他本人也开始受到朝廷重用。做为“赵氏孤儿”,李宪幸运的活了下来,然而他的一生可谓坎坎坷坷,最后结局是因卷入派系斗争而被胡太后一纸诏书赐死,其家人以“思乡动梦”、“归本成礼”为由将其归葬于平棘祖茔 。李宪虽和他的父亲、祖父一样命运多舛,但家族后代依然十分显达。赵郡李氏家族各房的男子女子大多才貌双全,又因为昭信皇后李祖娥(李宪孙女)的原因,所以与帝室多有婚媾 ,其中与元魏宗室婚姻现可知约8例,与高齐宗室婚姻现可知约13例 ,以李宪家族这一支最为突出,整个北朝国婚约有13例。
《赵李家仪》十卷
《李氏家传》一卷
《李赵公行状》一卷
《李氏房从谱》一卷
《赵郡东祖李氏家谱》二卷
《唐李氏三祖堂记》
《三祖碑文状》
一世 | 二世 | 三世 | 四世 | 五世 | ||||
李恢 汉桓、灵间,高尚不仕,号“有道大夫” | 魏渔阳太守 | 李机 晋国子博士 | 李楷 晋司农丞 | 李睿 (东祖) | ||||
李棨、李劲(西祖) | ||||||||
李辑、李晃(南祖) | ||||||||
李平 晋乐平太守 | - | - | ||||||
李保 晋尚书郎 | - | - | ||||||
李隐 晋尚书郎 | - | - | ||||||
本词条各表参考文献:《北史》 、《新唐书》 、《魏书》 、《北齐书》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 ||||||||
注:本表以下各世系表中仅为赵郡李氏分房后的部分世系,并非完整世系,仅供参考。 | ||||||||
注:词条内各表中的“△”符号表示人物不详 |
东祖李氏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李睿 | 李勖 | 李颐 | 李勰 | 李灵 | 李恢 | 李凭 | 李同吉 | - | - | - | - |
李文衡 | - | - | - | - | |||||||
李华 | 李构 | - | - | - | - | ||||||
李敬义 | - | - | - | - | |||||||
李叔向 | - | - | - | - | |||||||
李幼绪 | - | - | - | - | |||||||
李季脩 | - | - | - | - | |||||||
李世干 | - | - | - | - | |||||||
李稚明 | - | - | - | - | |||||||
李悦祖 | 李景威 | - | - | - | |||||||
李显甫 | 李元忠 | 李搔 | - | - | - | ||||||
李法行 | - | - | - | ||||||||
李宗侃 | - | - | - | ||||||||
李综 | 李遵 | 李浑 | 李湛 | - | - | - | |||||
李绘 | 李君道 | - | - | - | |||||||
李纬 | - | - | - | - | |||||||
李均 | 李璨 | 李元茂 | 李子云 | - | - | - | |||||
李道林 | - | - | - | ||||||||
李秀之 | - | - | - | - | |||||||
李子羽 | - | - | - | - | |||||||
李子岳 | - | - | - | - | |||||||
李宣茂 | 李藉之 | - | |||||||||
李德佋 | - | ||||||||||
李公绪 | 李少通 | - | - | ||||||||
李概 | - | - | - | ||||||||
李志 | 李长瑜 | - | - | - | |||||||
李瞻 | - | - | - | - | |||||||
李幼远 | - | - | - | - | |||||||
李叔胤 | 李弼 | - | - | - | - | ||||||
李牢度 | - | - | - | ||||||||
李恺 | - | - | - | ||||||||
李仲胤 | 李子仁 | - | - | - | - | ||||||
李系 | 李顺 | 李式 | 李宪 | 李希宗 | - | - | - | ||||
李祖勋 | - | - | - | ||||||||
李祖钦 | - | - | - | ||||||||
李祖纳 | - | - | - | ||||||||
李祖揖 | - | - | - | ||||||||
李希礼 | 李孝贞 | 李允玉 | 李崇德 | 李诚 | |||||||
李谦 | |||||||||||
李谌 | |||||||||||
李崇业 | - | ||||||||||
李孝基 | - | - | - | ||||||||
李孝仪 | - | - | - | ||||||||
李孝威 | - | - | - | ||||||||
李孝平 | - | - | - | ||||||||
李僧藏 | - | - | - | ||||||||
李希仁 | 李公统 | - | - | - | |||||||
李公源 | - | - | - | ||||||||
李公绩 | - | - | - | ||||||||
李伽利 | - | - | - | ||||||||
李黄父 | - | - | - | ||||||||
李希远 | 李祖牧 | 李君颖 | - | - | |||||||
李君荣 | - | - | |||||||||
李君明 | 李胤叔 | - | |||||||||
李君弘 | 李胤伯 | - | |||||||||
李君亮 | - | - | |||||||||
李君华 | - | - | |||||||||
李君盛 | - | - | |||||||||
李君褒 | - | - | |||||||||
李白石 | - | - | |||||||||
李僧德 | - | - | |||||||||
李长钧 | 李谭亮 | - | - | - | |||||||
李谭德 | - | - | - | ||||||||
李摩诃 | - | - | - | ||||||||
李毗罗 | - | - | - | ||||||||
李长剑 | - | - | - | - | |||||||
李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冏 | 李祐 | - | - | - | - | - | |||||
李太 | - | - | - | - | - | ||||||
李敷 | 李伯和 | 李孝祖 | - | - | - | - | |||||
李仲良 | - | - | - | - | - | ||||||
李弈 | 李庆业 | - | - | - | - | - | |||||
李修基 | 李探幽 | - | - | - | - | - | - | ||||
△ | 李洪鸾 | △ | 李悕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曾 | 李安世 | 李谧 | - | - | - | - | - | ||||
李玚 | 李义盛 | - | - | - | - | ||||||
李郁 | 李士谦 | - | - | - | - | ||||||
李孝伯 | 李元显 | - | - | - | - | - | - | ||||
李安民 | - | - | - | - | - | - | |||||
李安上 | - | - | - | - | - | - | |||||
李豹子 | 李叔让 | - | - | - | - | - | |||||
李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西祖李氏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李劲 | 李盛 | 李缵 | 李诞 | 李龟 | 李秀林 | 李裔 | 李子雄 | 李公挺 | 李辩 | 李道真 |
李纬 | 李崇嗣 | |||||||||
李崇哲 | ||||||||||
李公宏 | - | - | ||||||||
李子旦 | 李祖元 | 李维摩 | - | |||||||
李直 | - | - | - | |||||||
李景义 | - | - | - | - | ||||||
李伯穆 | - | - | - | - | ||||||
李凤林 | - | - | - | - | - | |||||
李建 | △ | △ | 李聿 | 李放之 | 李公淹 | 李自挹 | ||||
李自朂 | ||||||||||
李追 | △ | △ | 李彦博 | 李惠明 | 李大智 | 李尚一 | ||||
李尚贞 | ||||||||||
李乂 | ||||||||||
李确 | - | - | - | - | - | - | ||||
李樊 | 李先 | 李冏 | 李凤子 | 李预 | - | - | ||||
李钟葵 | - | - | - | |||||||
李虬子 | - | - | - | |||||||
李休 | 李诜 | △ | △ | △ | 李士衡 | - | - | |||
李苞 | - | - | - | - | - | - | - | |||
李袭 | - | - | - | - | - | - | - | - | ||
李阁 | - | - | - | - | - | - | - | - | ||
李谋 | 李景 | 李伯应 | 李焕 | 李密 | 李道谦 | - | - | - | ||
李道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喜 | - | - | - | - | - | - | - | - | - | |
李棨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西祖另有世系不明人物:李秀林族子李肃、李肃从弟李曒、李曒子李慎、李曒从弟李仲旋、李仲旋子李希良等 |
一世 | 二世 | 三世 | 四世 |
---|---|---|---|
李善见(亦称李善,为李诜从祖弟) | 李晖宾 | - | |
李山儒 | - | ||
李大盖 | - | ||
李显进 | 李暎 | 李普济 | |
李愔 | |||
李恃显 | 李道舒 | - | |
李道璩 | - | ||
李道瓘 | - | ||
注:另有李孝怡(李晔族弟),子李思道 |
南祖李氏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李晃 | 李义 | 李吉 | 李聪 | 李真 | 李绍宗 | 李騊駼 | 李政藻 | 李叔慎 | 李懋道 | - | - | - | - | - | |
李游道 | 李景宣 | - | - | - | |||||||||||
李谐道 | 李景祐 | - | - | - | - | ||||||||||
李政起 | 李行冲 | - | - | - | - | - | - | ||||||||
李行敦 | 李怀一 | 李雍门 | 李湜 | 李埙 | - | - | |||||||||
李澥 | 李腾 | - | - | ||||||||||||
李阳冰 | 李服之 | - | - | ||||||||||||
李政期 | 李素立 | 李休烈 | 李畬 | 李藩 | - | ||||||||||
李晔 | - | - | |||||||||||||
李鼒 | - | - | - | ||||||||||||
李载 | - | - | - | ||||||||||||
李昇远 | 李雄飞 | 李矩 | - | - | |||||||||||
李封 | - | - | |||||||||||||
李从远 | 李则 | - | - | ||||||||||||
李范 | - | - | |||||||||||||
李威 | - | - | |||||||||||||
李盛 | - | - | |||||||||||||
李常 | - | - | - | ||||||||||||
李甲 | - | - | - | ||||||||||||
李希远 | 李并 | 李岘 | 李固言 | 李悦 | |||||||||||
李规 | - | - | |||||||||||||
李觐 | - | - | |||||||||||||
李觌 | - | - | |||||||||||||
李将顺 | - | ||||||||||||||
李昌远 | 李美 | - | - | - | |||||||||||
李素诚 | - | - | - | - | - | ||||||||||
李文师 | - | - | - | - | - | - | - | - | |||||||
李同轨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幼举 | - | - | - | - | - | - | - | - | - | ||||||
李之良 | - | - | - | - | - | - | - | - | - | ||||||
李稚廉 | 李豪然 | - | - | - | - | - | - | - | - | ||||||
李融 | △ | △ | 李神威 | - | - | - | - | - | - | - | - | - | |||
李辑 | 李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另有李翥(世系不详,或为李慎/李敦的某代孙)、李公昌、李令庄等世系不确定人物 |
一世 | 二世 | 三世 | 四世 |
---|---|---|---|
李熙 | 李季主 | 李遗元 | 李恃宁 |
李子宁 | |||
注:另有李兰和、李兰集兄弟(为李熙族孙)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