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酒 编辑

烧酒,汉语词汇,拼音:shāo jiǔ,基本解释是唐时酒名;用蒸馏法制成的酒等意思。出自《荔枝楼对酒》《本草纲目·谷四·烧酒》等文献。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烧酒

拼音:shāo jiǔ

注音:ㄕㄠ ㄐㄧㄨˇ

英文:spirit usu

解释:唐时酒名

出处:《荔枝楼对酒》《本草纲目·谷四·烧酒》等

释义

编辑
1. 唐时酒名。

2. 用蒸馏法制成的酒,透明无色,酒精含量较高,引火能燃烧。也称白酒。

3. 酿酒。

出处

编辑
1. 唐 白居易 《荔枝楼对酒》诗:“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

2.《红楼梦》第三八回:“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 曹禺《雷雨》第一幕:“我就喝了两口烧酒,壮壮胆子,穿过荷花池,偷偷地钻到这门外的走廊旁边。”

3.《新华月报》1952年第2期:“有些地区应特别提倡土特产与农产品的加工,如造纸浆、缫丝、烧酒、打蛋等。”

下一篇 上汤

上一篇 后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