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子华 编辑
杨子华,北齐画家,擅画人物、宫苑、车马等,曾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
别名:画圣
所处时代:北齐
主要作品:《北齐校书图》
本名:杨子华
职业:画家
官职:直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
杨子华作品
世祖时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尝画马於壁垒,夜听蹄恝长鸣如索水草。图龙於素,舒卷辄云气荣集。世祖重之,使居林中,天下号为“画圣”。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时有王子冲善棋通神,号称二绝。阎立本云:“自像人以来,曲尽其妙,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喻,其唯子华乎?”有斛律金像、并齐贵戚游苑图、宫苑人物屏风、黻中百戏、狮猛图并传於代。画作有隋朝官本《斛律金像》、《北齐贵戚游苑图》、《义卫出行》、《宫苑人物屏风》、《邺中百戏狮猛图》。著录于《贞观公私画史》。邺中北宣寺、长安永福寺等地都有他的壁画。
杨画远于展,何言今在兹。依然古妆服,但感时节移。念君一朝意,遗我千载思。子亦几时客,安能长苦悲。皓腕卷红袖,锦鞲臂苍鹗。故人断弦心,稚齿从禽乐。当年惜贵游,遗形寄丹雘。骨象或依稀,铅华已寥落。似对古人民,无复昔城郭。子亦观病身,色空俱寂寞。颠倒世人心,纷纷乏公是。真赏画不成,画赏真相似。丹青各所尚,工拙何足恃。求此妄中精,嗟哉子华子。
娄叡墓《出行图》
两座墓的出行图的另一共同点也很显著,前排的鞍马跃然壁上,而后排只出现骑士,没有鞍马出现,仅以前排的马代之。这种表现方法是以少胜多,而且并无欠缺之感,同时也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这两幅出行图,如果合并组合,也很难分辨它是娄睿墓出行图还是李寿墓出行图。这种共同之点,并非偶合,它至少有三种因素可以推测。一、出于一人之手;二、作者弟子的忠实继承;三、由于北齐绘画对后人的深刻影响,而使初唐画家刻意模习其技法和章法。否则,很难达到如此统一。
这两座墓的出行图如果是一人所作,按照年代的推移,绘制两图者的年龄必然有差别。北齐政权仅维持28年。娄睿结束戎马生涯是在北齐末年,即公元570年,而李寿终年为公元630年。所以由北齐末年到唐朝初年,仅60年,因为初唐时期的李寿墓,并非李寿死后才着手建造。如果按照作者20多岁绘制娄睿墓壁画,那么绘制李寿墓壁画的年龄应不足70岁。20多岁是发挥天资的盛期,也是精力充沛之时。所以娄睿墓里的出行图显得更活泼,动势也比较大,细节描写得更加充分。而60多岁正是艺术上的成熟时期。所以李寿墓出行图相对显得比较沉稳和凝重,这也是很自然的。
综上所述,可以推测,这两座墓的出行图,有可能出于一人之手。但并不排除师承关系和后世人继承其技法和刻意模仿的可能性。无论哪一种因素,出行图,都直观地告诉我们,北齐的绘画风格和艺术造诣,都直接传入隋唐,并在此基础上向前发展。北齐国祚虽短,但绘画却颇有建树。著名画家就有杨子华、曹仲达、展子虔等10人之多,在北朝画家中也据优势。其中善画鞍马者,也当首推杨子华。《历代名画记》记载,北齐画家10人,而北周仅1人。北齐画家杨子华“天下号为画圣”。初唐画家阎立德、阎立本也曾师承北齐画家杨子华?展子虔等。阎立本曾赞誉:“自象人以来,曲尽其妙,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逾,其唯子华乎。”由此可见北齐绘画,尤其杨子华的技法,对隋唐影响之大。
娄睿和李寿都是皇家重臣,墓中壁画的作者也绝非等闲之辈,它必然是宫廷画师所为。所以图中鞍马和人物的绘制非比一般。马的神态和动势描写得惟妙惟肖。它完全可与传世的名作《洛神赋》图中的马和《照夜白》图中的马相媲美。北齐时代虽短,但绘画,尤其壁画,在艺术史上举足轻重。北齐画家杨子华犹以“鞍马人物为胜”。从北齐到初唐,以至后代数载,赞誉不绝,世称“画圣”。而娄睿地位显要,其墓室壁画绝非当时一般画工所为。似乎可以推测,其作者很有可能就是杨子华。由此可以推知,李寿墓壁画中的出行图,也有可能是杨子华或者是弟子的承袭,或者是后人的继承。“杨子华,世祖(高湛)时任直阖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尝画马于壁,夜听啼啮长鸣,如索水草;图龙子素,舒卷辄云气萦集。世祖重之,使居禁中,天下号为画圣,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所以,对娄睿这样的当朝重臣显贵,也必然是授诏后才得以绘制的。 唐《贞观公私画史》记载,邺都北宣寺、长安永福寺,皆有杨子华所绘壁画。可见唐代仍有杨子华的笔迹。所以,杨子华60岁以后还有作品是有依据的。这就不难理解李寿墓中的出行图与娄睿墓中的出行图与杨子华的渊源关系。再者,杨子华入隋与唐初,已是暮年,而阎立本兄弟生于隋,又曾师从杨子华,也极为推崇杨子华的画,据此也可推知李寿墓的出行图也有可能是阎氏所为。由于北齐绘画的影响延及后世,唐时期墓葬中的很多鞍马形象,均可追寻北齐的画迹,尤其娄睿墓中的鞍马人物形象。 中国北齐墓室壁画。娄睿墓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祠王郭村,1980~1982年发掘。该墓是由封土、墓道、甬道和墓室4部分组成的砖构单室墓。墓主鲜卑人,北齐世祖高欢妻娄太后兄壮之子,武平元年(570)入葬。
壁画共71幅,无榜题,总面积200.55平方米。内容分为:①墓道、天井、甬道及墓室四壁下层,绘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②甬道、墓门及墓室中、 上栏,表现其死后升仙的虚幻境界。壁画分若干小段,每段均前有导骑2人,后有群像1组,各段又相互呼应,以长卷式构图组成一幅人间生活、古代神话传说与儒道释合流一体的宏伟壮丽的画面,其手法写实,洋溢着生活气息(见彩图)娄睿墓壁画《出行图》(北齐)山西太原。壁画继承顾恺之“以形写神”的艺术传统,沿袭汉魏壁画单纯、粗犷的风格,线条洗练遒劲,注重表现仪卫人物的神采和动态;晕染法运用得相当纯熟,以淡红晕染,突出凹凸明暗的立体效果,具有实体和空间感。此外壁画融合了外来艺术成分,丰富了民族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突出体现了单线勾勒、重彩填染的中国传统绘画特点。同时延续了汉代墓室壁画、汉代帛画所流行的天上、人间、地下的表现程式,布局和内容又受当时盛行的寺观壁画的影响,包含着南北朝晚期佛教思想因素。
娄睿壁画技艺的精湛和涉猎事物的浩繁,是衡量北齐绘画发展水准,研究北齐音乐、服饰、内廷、丧葬等礼仪制度的重要例证;亦是北朝中原地区壁画艺术的卓越代表。据史籍记载,北齐绘画成就颇高,名家辈出,曾影响隋及初唐。而从娄睿家族的显贵地位估计,壁画当出自熟悉北方戎马生活的宫廷画师之手。故有的研究者推测它可能是当时宫廷画家杨子华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