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县 编辑

中国河北省承德市下辖县

隆化县隆化县

隆化县,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部,七老图山脉西侧,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英勇献身的地方。北和东北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相邻,南接双滦区、滦平县、承德县,西邻丰宁满族自治县,县政府驻隆化镇兴州路115号。

2020年,全县总人口347707人(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 县境总面积5473平方千米 。截至2024年,隆化县辖24个乡镇,1个街道,共357个行政村 。2012年,被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称号。

主要景点: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董存瑞烈士陵园、张三营农业生态科技观光园、七家温泉等。

十三五(2016-2020)期间,隆化县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649.6亿元,年均增长5.9%。

2020年2月29日,隆化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正式脱贫“摘帽”。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隆化县

外文名:Longhua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130825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河北省·承德市

地理位置:位于河北省北部

面积:5473 km²

下辖地区:24个乡镇,1个街道

政府驻地:隆化镇

电话区号:0314

邮政编码:068150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34.77 万(2020年末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董存瑞烈士陵园、河北隆化伊逊河国家湿地公园、万寿寺、承德龙凤洞景区

火车站:隆化火车站、超梁沟火车站

车牌代码:冀H

地区生产总值:649.6 亿元((2016-2020)5年)

方言:普通话

历史沿革

编辑
夏朝

夏朝时这里被称为“鬼方”,属冀州。据县内出土的文物推测,夏朝时居住在这一带的是当时的土著民族,主要是山戎。

商朝 西周

这一时期这里仍是孤竹国的北境地。山戎族居住在这里,从事狩猎和农、牧相结合的生产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初期,隆化属于东胡地,燕将秦开北征东胡,东胡北退,地归于燕,今县境中部和东部,属燕右北平郡地,西部的滦河沿岸属渔阳郡地,始筑城于今隆化镇北,同时设立行政机构。燕昭王时,东胡出兵打败燕国。战国后期,秦开率兵打败东胡,使之北退千里之外。燕国为巩固北部边界,从造阳(今怀来一带)到襄平(今辽阳一带)修筑了长城,并从西向东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五郡,同时建立行政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当时本县处于渔阳郡和右北平郡之间,大约以伊玛图河和滦河的分水岭为界。西部属渔阳郡,东部属右北平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原燕国的渔阳、右北平郡仍沿袭旧制,属秦右北平郡和渔阳郡地。因匈奴北退,这一带变为秦内地。到秦朝末年,这里被匈奴民族势力吞并,为冒顿单于国,属匈奴左地。

西汉

西汉初期,这里一直属于匈奴左贤王地。西汉武帝击溃匈奴后,这里划归当时与西汉王朝联合在一起的乌桓民族。仍属右北平郡和渔阳郡地。为防匈奴南下,于今郭家屯三道营、碱房二道湾子、西庙宫城子村等地筑城,并以隆化镇北的鲍家营战国古城为中心,建筑了多路烽燧与各城相联接。从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至东汉初(公元25年),乌桓族一直居于此地。

东汉

东汉初年,这一带是臣服于汉朝的乌桓、鲜卑两个民族杂居的地方。东汉和帝永元(公元89年)以后,鲜卑人居于此。东汉延熹元年(公元158年)为鲜卑中东部地区。延熹九年(公元166年),汉帝遣使持印绶封鲜卑首领檀石槐为王,欲与之和亲,檀石槐不肯受,自分三部(东、西、中部),各置大人镇守。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二十多城邑为东部,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自上谷以西至敦煌乌苏为西部,当时隆化属鲜卑中、东部地。

三国

这一时期隆化先后为乌桓和鲜卑东部大人领地。三国末年,附属于拓跋部的鲜卑势力有宇文、慕容、拓跋三部。魏元帝景元二年(公元261年),鲜卑索头部大人拓跋力微派其子沙漠汗向魏进贡,成为魏之臣国。

西晋

这里为鲜卑宇文氏地。

东晋

东晋初为鲜卑段氏地。晋成帝咸康四年(公元338年)莫容氏吞并段氏,转为前燕地。穆帝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前燕将范阳郡的方城县徙至于今隆化镇北鲍家营战国故城。前秦灭燕后,一度归属幽州。东晋废帝司马奕太和五年(公元370年)以后,属于前秦苻坚的平洲。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慕容垂复国以后,又属后燕。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09年),转属北燕冯跋地。

南北朝

魏延和元年(公元432年),太武帝拓跋焘伐北燕,在今隆化镇北土城子置益州,领安乐、密云、广阳三郡,同时是燕乐县治所在地。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改益州为广阳郡。献文帝皇兴二年(公元468年)设置安州。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即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北魏弃安州,当地转为库莫奚族居地,北齐天保三年(公元552年),文宣帝高洋又复安州至于故地。生活在这一带的居民主要是鲜卑族、奚族。公元497至555年,安州一带为鲜卑、奚、汉、突厥等民族杂居之地。

隋朝

为臣服于隋的库莫奚族居地,此时库莫奚已改称为奚,当地州县俱废。

唐代

唐统一后,此地属饶乐都督府,隶属营州,奚族仍居于此。唐太宗时,奚等数十部落叛离东突厥归附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奚帅可度者内附于唐王朝,唐于奚地置饶乐都督府,封奚王为都督赐名李显庆,今隆化一带属之。

五代

这一时期,今隆化一带属耶律氏契丹政权辖地。

辽代

契丹主耶律阿保机征服奚族以后,于神策元年(公元916年)称帝,建立契丹政权。当时隆化一带属契丹。辽圣宗时,将战争中俘获的冀、幽州各地汉人,迁至安州故城,置北安州,属中京道。今隆化为中京道北安州治所在地。

这一时期隆化为北京大定府兴州治及兴化县、利民县地。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金将完颜宗翰攻克辽北安州。金废北安州存兴化县,后又设兴州,属北京路。

蒙古太祖十年(公元1215年),派史天祥讨兴州,兴州入于蒙古,元建国后,这里是上都路兴州地。

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这里为兴州五卫地,后为蒙古族游牧地。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副将军常遇春进攻大兴州,败元守兵,并设兴州五卫,属永平府。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朝废燕山以北诸州县,原地划归蒙古诺音卫辖,改兴州为五卫地。永乐初年,兴州五卫治所南迁,将当地居民徙往燕山以南,当地成了无人居住的军事禁区。随着明势力的逐渐南撤,隆化一带成为蒙古族游牧地。

清初,为京畿地。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在唐三营建总管衙门。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设立热河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设立波罗河屯协唐三营守备署。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置承德直隶州,隆化地均受其管辖。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建四旗厅于土城子(今丰宁凤山镇),设波罗河屯巡检司,为四旗厅察哈尔正蓝旗地。设郭家屯巡检司,为四旗厅察哈尔正白旗地。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罢承德州,仍为热河厅。并于张三营设巡检司,属热河理事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改热河厅为承德府,改四旗厅为丰宁县,隆化县大部分属丰宁县地,张三营巡检司则属承德府地。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建隆化县时,将原属丰宁县的波罗河屯、郭家屯巡检司所辖的二百牌,和原属承德府的张三营巡检司所辖的三保二十四甲划为隆化县地,设县治于唐三营。

军阀混战时期(1912年-1932年)

民国元年(1912年)仍旧制,民国2年(1913年)置热河特别区域,民国3年(1914年)设热河道,“隶都统,辖县十五,隆化一也”。

民国5年(1916年),县署从唐三营迁至皇姑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奉、皖三系,整个热河归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统治。民国11年(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大败,隆化仍归直系军阀统治。民国13年(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大战,奉军获胜,隆化归奉军占领。民国14年(1925年),冯玉祥部的宋哲元占了热河,这里又成了直系军阀控制之地。

伪满统治时期(1933年3月-1945年8月)

这一时期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统治时期。

民国22年(1933年)3月,日本侵略军入侵热河。不久,隆化全境被日军占领。地方豪绅组成伪国民维护会,暂理隆化县政事务。4月,建伪县公署。隆化为热河省21个县中的1县。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9月)

民国34年(1945年)8月28日,隆化县第一个人民政府成立,9月末,中共隆化县委建立(当时称政治处),隶属热河省热西地委和热西专属领导,接着,各区、村的民主政权和人民武装也相继建立,隆化人民获得第一次解放。民国35年(1946年),蒋介石发动大规模内战。8月28日,国民党13军侵占承德。8月29日,隆化被国民党军队占领。为开展对敌斗争,民国36年(1947年)1月,隆化以伊逊河为界划分县,河东为隆东县,河西为隆化(隆西)县。民国36年(1947年)11月,隆东县与承北县合并成立承隆县。民国37年(1948年)3月,以郭家屯工委为中心,将丰宁所辖苏家店子区以及围场所辖一部分地区划出成立滦河县。同年5月25日,隆化全境彻底解放。6月和12月,承隆县和滦河县先后撤销,原隆化县所辖区域全部划归隆化县,隶属热河省,县政府设在隆化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995年)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置隆化县,隶属于热河省。

1956年1月热河省撤销,建立河北省承德专区,隆化属之。

1960年5月3日,撤销承德专区,隆化县划归承德市管辖。

1961年5月,恢复承德专区建制,隆化县仍归河北省承德专区专员公署管辖。

1993年,承德地市合并,地区建制撤销,隆化县隶属河北省承德市。

1997年,隆化县面积5497平方千米,人口40.2万,辖10个镇、10个乡、5个民族乡:隆化镇、郭家屯镇、蓝旗镇、张三营镇、七家镇、唐三营镇、汤头沟镇、韩麻营镇、中关镇、步古沟镇、庙子沟乡、偏坡营满族蒙古族乡、山湾乡、八达营蒙古族乡、旧屯满族乡、白虎沟乡、茅荆坝乡、荒地乡、尹家营乡、韩家店乡等。县政府驻隆化镇。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97年,隆化县辖10个镇、10个乡、5个民族乡:隆化镇、郭家屯镇、蓝旗镇、张三营镇、七家镇、唐三营镇、汤头沟镇、韩麻营镇、中关镇、步古沟镇、庙子沟乡、偏坡营满族蒙古族乡、山湾乡、八达营蒙古族乡、旧屯满族乡、白虎沟乡、茅荆坝乡、荒地乡、尹家营乡、韩家店乡等。县政府驻隆化镇。

2016年底,隆化县辖10个镇、7个乡、8个民族乡,8个社区、36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隆化镇兴州路115号。

截至2020年,隆化县下辖1个街道、10个镇、15个乡:安州街道、隆化镇、韩麻营镇、中关镇、七家镇、汤头沟镇、张三营镇、唐三营镇、蓝旗镇、步古沟镇、郭家屯镇、荒地乡、章吉营乡、茅荆坝乡、尹家营满族乡、庙子沟蒙古族满族乡、偏坡营满族乡、山湾乡、八达营蒙古族乡、太平庄满族乡、旧屯满族乡、西阿超满族蒙古族乡、白虎沟满族蒙古族乡、碱房乡、韩家店乡、湾沟门乡。

现行区划

截至2024年,隆化县辖24个乡镇,1个街道,共357个行政村。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130825001000

安州街道

130825101000

韩麻营镇

130825102000

中关镇

130825103000

七家镇

130825104000

汤头沟镇

130825105000

张三营镇

130825106000

唐三营镇

130825107000

蓝旗镇

130825108000

步古沟镇

130825109000

郭家屯镇

130825110000

茅荆坝镇

130825111000

苔山镇

130825112000

荒地镇

130825113000

章吉营镇

130825114000

偏坡营镇

130825203000

尹家营满族乡

130825204000

庙子沟蒙古族满族乡

130825206000

山湾乡

130825207000

八达营蒙古族乡

130825208000

太平庄满族乡

130825209000

旧屯满族乡

130825210000

西阿超满族蒙古族乡

130825212000

碱房乡

130825213000

韩家店乡

130825214000

湾沟门乡

地理环境

编辑

地理位置

隆化县位于承德市中部,七老图山脉西侧。北和东北与围场县、内蒙古相邻,南接承德市、滦平县、承德县,西邻丰宁县。隆化县域面积为5473平方千米 ,形成了北接辽蒙,南通京津的交通网络。县政府驻地隆化镇。距承德市60千米,距北京市280千米,距天津港430千米。

隆化县

地形地貌

隆化县

隆化处在冀北山区,山地古老,近似丘陵,河谷平川,尤以伊逊河两岸河谷较为宽阔。地面平坦,土质肥沃,庙宫水库建成后,两岸稻谷飘香,阡陌纵横。该县除河谷、狭窄平川外大部为低山丘陵,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燕山余脉在该县自西北向东南斜向延伸,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隆化县平均海拔750米。境内主要有燕山及其余脉,七老图山脉绵延在东部县境,成为该县与内蒙古喀喇沁旗的分界岭。最高峰位于北部和围场县交界处的敖包山,海拔1852米。

气候特征

隆化县最南界在北纬41度6分,最北界在北纬41度30分,纬度较高。南部处在暖温带、半湿润区内,北部在中温带半干旱区内。 一月平均气温零下11度,七月平均气温23度,无霜期约130天。

受季风的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多冰雹。年平均气温7.3度。本县年平均降水量为564毫米,集中在6、7、8三个月。占2012年降水量的70%,并且多暴雨、冰雹。

水文

隆化县主要河流都由北向南平行分布。从西向东依次有滦河、伊玛图河 、伊逊河、鹦鹉河。伊玛图河在隆化镇西南汇入伊逊河,鹦鹉河在该县中关附近汇入武烈河,成为滦河另一支流。

人口民族

编辑

人口

1997年,隆化县人口40.2万。

2016年底,隆化县人口37.20万。

截至2020年11月1日,承德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隆化县常住人口347707人。

民族

隆化县共有满、蒙、回、壮、苗、锡伯族等少数民族30个,人口27.4万人。其中,人数较多的是满族和蒙古族 。隆化县是省政府确立的三个民族县之一

1954年经原热河省政府批准,在隆化县清康熙皇帝波洛河屯行宫的旧址上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

董存瑞烈士陵园占地75000平方米,主体纪念建筑十一项,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在长369米的中央主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大门、牌楼、塑像、纪念碑、墓。在牌楼侧后47米的两条副轴线上,是相对称的董存瑞碑亭和革命烈士碑亭;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和国防教育纪念馆;还有两座题词碑廊,整个建筑群体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纪念体系。

茅荆坝森林公园

茅荆坝森林公园

茅荆坝森林公园,位于两省区(内蒙古、河北省)四旗县(喀喇沁旗、宁城县、隆化县、围场县)交界处。地势在海拔1300-1700米之间。

茅荆坝森林公园属大陆性季风型燕北山地气候,公园内资丰富,既有乔灌木百余种,又有藤本、菊科、禾本等草本植物数百种。既有狼、豹、野猪、狍子等走兽,又有鹰、山鸡等多种飞禽。

地方特产

编辑
隆化山野菜

隆化县位于燕山深处,适宜生长蕨菜、刺嫩芽、苍术苗等品种繁多的山野菜,其维生素和钾、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极高。

山楂露

隆化县盛产山楂。用山楂、白糖、净水煮熟后,过滤而成果汁。其饮料酸甜可口,有消暑解热,开胃生津、软化血管、降低血压之功效。

承德大扁

大扁 是杏仁的一种,因其品种独特,仁果饱满,又大又扁而得名。承德大扁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各种维生素,较一般杏仁营养价值更高。

城市荣誉

编辑
2019年9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41 。

2020年6月,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1年11月18日,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

2022年1月,入选2017-2020年度平安河北建设示范县(市、区)授牌命名名单。

2022年2月,隆化县被认定为国家级区域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

2023年10月,被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撤乡设镇

编辑
隆化县:撤销荒地乡,设立荒地镇,以原荒地乡的行政区域为荒地镇的行政区域。撤销章吉营乡,设立章吉营镇,以原章吉营乡的行政区域为章吉营镇的行政区域。撤销偏坡营满族乡,设立偏坡营镇,以原偏坡营满族乡的行政区域为偏坡营镇的行政区域。

下一篇 承光

上一篇 雀鼠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