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 编辑

丙烯酸丙烯酸

丙烯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4O2,为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易聚合,加氢可还原成丙酸,与氯化氢加成生成2-氯丙酸,主要用于制备丙烯酸树脂。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丙烯酸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背景介绍

编辑
1843年,首先发现丙烯醛氧化生成丙烯酸。1931年,美国罗姆-哈斯公司开发成功氰乙醇水解制丙烯酸工艺,长时间是工业上唯一的生产方法。 1939年,德国人W.J.雷佩发明了乙炔羰化法制丙烯酸,1954年在美国建立了工业装置。与此同时还成功地开发了丙烯腈水解制丙烯酸工艺。自 1969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建成以丙烯氧化法制丙烯酸工业装置后,各国相继采用此法进行生产。近几年来,丙烯氧化法在催化剂和工艺方面进 行了许多改进,已成为生产丙烯酸的主要方法。

理化性质

编辑

理化性质

密度

1.051g/cm3

熔点

13℃

沸点

140.9℃

闪点

54℃(CC)

临界压力

5.66MPa

引燃温度

360℃

爆炸上限(V/V)

8.0%

爆炸下限(V/V)

2.4%

饱和蒸气压

1.33kPa(39.9℃)

外观

无色液体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

分子结构数据

编辑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

17.23

摩尔体积(cm3/mol)

67.7

等张比容(90.2K)

162.3

表面张力(dyne/cm)

32.8

极化率(10-24cm3)

6.83

计算化学数据

编辑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0.3

氢键供体数量

1

氢键受体数量

2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1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

37.3

重原子数量

5

表面电荷

0

复杂度

55.9

同位素原子数量

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0

共价键单元数量

1

用途

编辑
主要用于制备丙烯酸树脂。

毒理学数据

编辑

急性毒性

LD50:2520mg/kg(大鼠经口);2400mg/kg(小鼠经口);950mg/kg(兔经皮)。

LC50:1200ppm(大鼠吸入,4h);5300mg/m3(小鼠吸入,2h)。

刺激性

家兔经皮:500mg,重度刺激(开放性刺激试验)。

家兔经眼:250μg(24h),重度刺激。

致突变性

细胞遗传学分析:小鼠淋巴细胞450mg/L。

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小鼠淋巴细胞500mg/L。

细胞遗传学分析:仓鼠卵巢116mg/L。

致癌性

IARC致癌性评论: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

其他

大鼠腹腔最低中毒剂量(TDLo):73216μg/kg(孕5~15d),致胚胎毒性,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生态学数据

编辑

生态毒性

IC50:41mg/L(72h)(藻类)

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24~168h

厌氧生物降解:672~4320h

非生物降解性

光解最大光吸收:250nm

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2.5~23.8h

安全信息

编辑

安全术语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镜/面保护。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le where possible).

发生事故时或感觉不适时,立即求医(可能时出示标签)。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参考特别指示/安全收据说明书。

风险术语

R10:Flammable.

易燃的。

R20/21/22:Harmful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与皮肤接触和吞食是有害的。

R35:Causes severe burns.

引起严重灼伤。

R50: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法规信息

编辑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 类酸性腐蚀品;车间空气中丙烯酸卫生标准 (GB 16213-1996),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下一篇 丙烯酸甲酯

上一篇 酰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