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大学出版社 编辑
厦门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5月,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出版社,是“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也是福建省唯一的大学出版社。是一个学术出版和教育出版为主的综合出版社,拥有图书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等多项出版权,出版物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出版社坐落于美丽的厦门 。
中文名:厦门大学出版社
外文名:Xiamen University Press
成立时间:1985年5月
主管单位:教育部
《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
全社目前共有员工70多人,其中编辑人员35人,主要机构有经管、法律、人文、理工、综合、外语六个编辑室,以及文编室、美编室、营销中心、数字出版中心、出版科、总编办、办公室,现任领导班子由社长蒋东明、总编辑宋文艳、党支部书记黄茂林、副总编辑徐长春、副社长施高翔组成。
厦门大学出版社
学术书籍
台湾研究图书、东南亚研究图书是该社的特色图书。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专门研究台湾的学术机构,是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有着长期的历史渊源。我社发挥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出版的台湾研究丛书包括台湾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文学等领域,如影响较大的《台湾社会经济史研究》、《台湾战后经济分析》、《台湾海疆史研究》、《台湾移民社会研究》、《近 20 年台湾文学流脉》、《海峡两岸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等图书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意义。大型文献整理图书《台湾文献汇刊》,是迄今为止大陆最大型的台湾历史文献出版工程。全书 100 册,每册 500 码 , 16 开本,涵盖了目前有关台湾的珍稀历史文献。它的出版对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东南亚与华人华侨研究图书。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研究东南亚问题和华侨问题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在海外颇具声誉。同时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创办,与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华侨有着密切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我社利用这一优势,使东南亚华人华侨研究图书成为出版社的特色书和标志性图书工程。如《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研究》、《近现代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史研究》、《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世界华人华侨史》等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最近隆重推出《吧国公堂档案丛书》,共 20 册。近年来学术界在印尼发现18 世纪印尼华侨社会内部的档案,内容丰富,历时久远,是研究当时华侨社会历史的非常珍贵的惟一的档案资料,该档案的整理出版对华侨史、东南亚史等领域的研究将是十分有益的,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传世图书
厦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运作宗旨
学术为本,实施精品战略
1.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图书。
本着弘扬学术、积累文化和传播新知的精神,为把厦门大学最优秀的科研成果通过图书的形式反映出来,在庆祝70周年校庆时编辑出版了第一辑《南强丛书》共出版了15本专著,这批专著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出版后有9种书获得省级以上的奖励,成为反映科研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培养师资队伍的一个重要园地。
2.标志性的传世图书。
第一是台湾研究图书。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专门研究台湾的学术机构,是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即将隆重推出的大型文献整理图书《台湾文献汇刊》,是迄今为止大陆最大型的台湾历史文献出版工程。全书100册,每册500码,16开本,涵盖了目前有关台湾的珍稀历史文献。对于这样的大型出版工程,采取了与其他出版社共同投资,共同发行,风险共担的合作出版方式。第二是东南亚与华人华侨研究图书。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是最早建立的专门研究东南亚问题和华侨问题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在海外颇具声誉。同时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与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华侨有着密切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最近隆重推出《吧国公堂档案丛书》,共20册。
3.以策划“十五”重点图书为契机,组织了一批重量级的精品图书。
有五种图书被列入“十五”国家重点图书选题规划,其数量占全省出版社之首。这些图书现实意义大,作者队伍阵容强。此外,还组织了一批数量可观的省“十五”重点图书。
4.关注素质教育,组织《人文素养书系》是实施精品战略的一个重要项目。
这套书系以随笔的形式,轻松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人文知识。同时充满作者的主体感受。该书系首先推出《穿透灵魂之旅》丛书。
5.大力关注独创性,原创性的系列化著作。
如反映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成果的有,文学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系列研究丛书,史学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系列研究丛书,哲学的朱子学研究图书,经济学的《资本论》研究丛书,法学的国际法系列研究文库等。
发挥学科优势,实施品牌战略
1.在整个品牌格局中,将出版高质量有特色的高校教材摆在突出的位置。
在品牌教材的出版上,强调要进行多层次、立体化开发,要形成规模。如经济类、管理类出了300多种教材,在这些教材中又以财会、财经为重点,在品牌教材的选题上,强调首先要全,在做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大。如法律类出了五大系列教材: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商法学、诉讼法学、刑事法学。在品牌教材的开发上,强调要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广告专业是全国第一个创办的广告专业,上马之初,缺少教材。积极鼓励该专业的教师大胆地编写教材出版的广告学教材,经不断修订,始终保持了教材的先进性,在市场上十年畅销不衷。
2.整个品牌格局中,以教材为龙头,同时也把实用图书放在重要位置,放大品牌效应。
例如,管理类图书是的重要品牌之一。首先把教材做充分,同时也策划了一批面向社会市场的实用图书。如《现代实用企管书系》以其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赢得了市场认可。
整合队伍,实施人才战略
1.树立团队精神,形成合力。
在策划选题时,不强调编辑的学科分工,但大体有一个组稿范围,也就是每个人都建立了自己的组稿根据地。每种图书的责任编辑则不超学科分工。现在出版社普遍实行目标责任制,如果不做好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很难形成合力。在做好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时,应采取多种形式增进编辑之间的沟通,培育团队精神,进而提高编辑部门的整体素质。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策划水平。
为了加大策划力度,要求编辑对图书进行全程策划。从提出选题、物色作者、参与写作讨论、编审校进度安排、装帧印制要求,到利润成本预算、发行定位、宣传促销、督促回款等工作,都要包含在策划方案中。
为提高编辑的策划水平,通过策划工作产生出效益好的图书,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如重奖双效益高的图书,以提高单种书的效益,从而鼓励编辑少编精编,减少案头工作,改变粗放式的工作型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介入市场。
厦门大学出版社以“蕴大学精神,铸学术精品”为核心价值观,以繁荣学术、积累文化、传播知识为己任,走高端文化出版路线,坚持“学术为本、教材优先”的出书方针,实现了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图书结构。建社以来,全社员工以不断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使的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出版社”的理念感召下,坚持以特色、品牌取胜的经营思想,始终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争创一流业绩,为读者奉献了一大批具有很高的学术品位和文化品位的优秀图书,在学术界和出版界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