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事堂 编辑
总统府政事堂,北洋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
中文名:总统府政事堂
简介:北洋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
袁世凯于民国三年(1914年)5月1日公布其御用的“新约法”。因为“新约法”规定以大总统直接兼任行政首长,原来居于内阁地位的国务院当然不容许再存在,遂于5月3日取消国务院,在总统府设政事堂以代替国务院。
民国四年(1915年)12月,袁世凯承认“帝位”以后,云南发动起义,各地纷纷响应,袁世凯在四面楚歌的形势下,不得已于次年3月22日发表申令,撤销承认帝位案。3月25日,参政院通过袁的撤销承认帝位案。袁世凯仍以总统自居,5月8日改政事堂为国务院,声称是恢复旧制。
政事堂是最高的行政中枢,设国务卿一人为主官,并设左丞和右丞佐助国务卿工作,其下置参议八人,审议法令。
政事堂直辖的机构有机要、法制、铨叙、印铸、主计五局和司务所。其中法制、铨叙、印铸三局原属国务院(政事堂仍改为国务院时仍隶国务院),机要、主计二局和司务所是新设的。
政事堂的地位,属于大总统办公厅的性质,国务卿虽是总理国务的政事堂的主官,但他的地位只是“赞襄”大总统,只有幕僚的身份,没有国务员的性质。通过政事堂机要局和主计局,袁世凯实际掌握着最重要的政权和财权,使各部降居事务机关的地位,在政事堂内部,左右丞和国务卿的地位相差无几,对国务卿起着牵制的作用,便于他的操纵。这样,袁世觊利用政事堂可以把一切实权集中在自己手中,改国务院为政事堂是其通向帝制的一个重要步骤。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