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三叹 编辑

汉语成语

一唱三叹一唱三叹

一唱三叹,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chàng sān tàn,意思是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出自《荀子·礼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一唱三叹

出处:《荀子·礼论》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解释: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近义词:字正腔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驴鸣狗吠

注音:ㄧˊ ㄔㄤˋ ㄙㄢ ㄊㄢˋ

成语解释

编辑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成语出处

编辑

先秦·荀况《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唱而三叹也。”

成语用法

编辑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示例

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凄楚。 ★宋·苏轼《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诗

成语辨析

编辑

近义词:字正腔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驴鸣狗吠

下一篇 泷冈阡表

上一篇 逸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