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亡 编辑

汉语词语

败亡败亡

败亡,读音为bài wáng,汉语词语,意思因战败而逃走;国家灭亡。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败亡

外文名:flee in defeat;ruin of the country;conquered country

拼音:bài wáng

解释:因战败而逃走;国家灭亡

注音:ㄅㄞˋ ㄨㄤˊ

解释

编辑

1、因战败而逃走

2、国家灭亡

出处

编辑

《易·乾》:“上九,亢龙有悔。”孔颖达疏:“上九,亢阳之至,大而极盛,故曰亢龙,此自然之象。以人事言之,似圣人有龙德,上居天位,久而亢极,物极则反,故有悔也。”谓居高位而不知谦退,则盛极而衰,不免败亡之悔。

《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辞谢曰:‘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天愍周公之德,痛其将有败亡之旤,故於郊祭而见戒云。”

《贞观政要·仁义》:“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王契,字佐卿,京兆人)》:败亡非赤壁,奔走为黄巾。子去何潇洒,余藏异隐沦。

下一篇 败像

上一篇 败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