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妇 编辑
命妇:泛称受有封号的妇女。命妇享有各种仪节上的待遇,一般多指官员的母、妻而言俗称为“诰命夫人”。历代封建王朝妇女的封号皆从夫官爵高低而定,唐以后形成制度。后宫内命妇的编制为一后、四妃、九嫔,此为高等级,婕妤、美人、才人算中级,宝林、御女、采女算低级。皇后和皇帝一样是不讲品级的,而其他后宫佳丽都和前朝的大臣一样有严格的品级。
中文名:命妇
外文名:noblewoman
性质:泛称受有封号的妇女
特点:命妇享有各种仪节上的待遇
等级:皇后、妃嫔、婕妤、才人、采女
服饰:翟衣、钿钗礼衣、大衫霞帔
唐代命妇定制一品国夫人,三品以上为郡夫人,四品为郡君,五品为县君。宋代有国太夫人、国夫人、郡太夫人、郡夫人、郡太君、郡君、县太君、县君、孺人等(以上,母加“太”字)。徽宗时改定封号,又有淑人、恭人等称号。清制,凡命妇封号,一品二品称夫人,三品称淑人,四品称恭人,五品称宜人,六品称安人,七品以下称孺人。不分正从,文武职相同。又,宫廷中嫔妃,称内命妇,外廷官员妻、母称外命妇。
宋明内外命妇画像
命妇:《国语·鲁语下》:“命妇,成祭服。”韦昭注:“命妇,大夫之妻也。”唐陈鸿《长恨歌传》:“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熠耀景从。”《新唐书·礼乐志五》:“皇后初采桑,典制等各以钧授内外命妇。皇后采桑讫,内外命妇以次采,女史执筐者受之。”
内命妇:指的是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及未婚的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还有宗室之母及其正妻、经过君主正式册封的嫔妃等等。
外命妇:或称诰命夫人,指的是已婚的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等,及所有经过君主敕封爵位的官员之母或正室(部分朝代时,侧室也能成为外命妇,但有人数上的限制),有时后妃除生母以外的女性直系尊长(如养母、祖母、从祖母等)也能获得君主敕封爵位。而除公主以外,一般得到外命妇身份的女性,封爵等级皆从夫之官衔高低而定,例如一品夫人、二品夫人、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以下皆为孺人的外命妇等级。
据《礼记》记载的周代后妃制度是:“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位世妇、八十一御妻。”意思是,天子有六宫娘娘、三位夫人、九位嫔妃、二十七位世妇、八十一位妻子,加起来就有一百二十六个各种级别、各种名称的老婆。
日本命妇
唐朝后宫命妇有明确的地位,依次是:皇后;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朝鲜国王的正室妻子,称呼为王妃或者中殿朝鲜国王的侧室妾室以及宫中女官等均属于内命妇,而像朝廷大臣的妻女等都属于外命妇,王妃是内、外命妇之首。
朝鲜国王的母亲则称呼为大妃或者王大妃
朝鲜国王的祖母则称呼为大王大妃
正宫:王妃。为内命妇之首,没有品阶,居住在景福宫交泰殿(也叫中宫或者中殿)
正一品:嫔 从一品:贵人(嫔是朝鲜国王侧室中地位最高的,仅次于王妃)
正二品:昭仪 从二品:淑仪
正三品:昭容 从三品:淑容
正四品:昭媛 从四品:淑媛(正一品到从四品均为上殿,正五品到从九品皆为宫中女官阶级)
正五品:尚宫 尚仪 从五品:尚服 尚食
正六品:尚寝 尚功 从六品:尚正 尚记
正七品:典宾 典衣 典膳 从七品:典设 典制 典言
正八品:典赞 典饰 典药 从八品:典灯 典彩 典正
正九品:奏宫 奏商 奏角从九品:奏变徵 主徵 奏羽 奏变宫
唐制规定命妇的服装分四种:朝服、公服、祭服、常服。前三种为礼服,即礼仪之服,是有礼仪等级制度后人们在正式场合穿着的服装。常服则是人们日常生活起居中穿着的服装。礼服有翟衣、钿钗礼衣等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