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侍中 编辑
女侍中,是北魏孝文帝所设立的女官名,视为二品官。
女侍中本非女宰相,“秦汉侍中本丞相史,不过掌虎子、捧唾壶等事。而晋以后之侍中,乃宰相也。”当时侍中位同宰相,女侍中仅是女官,直到灵太后临朝,为了给女子争取与男子同等的权力和地位,便下诏为女侍中加貂蝉,使女侍中的服制与外朝的正规侍中(宰相)相同。
女侍中起着沟通内外朝的作用,但以内宫为主,参与外朝政务的程度和影响比较有限。 北魏后期及北齐时期,女侍中位高权重。
中文名:女侍中
类别:北魏女官官名。
记载:《北史》
朝代:北魏、北齐
女侍中,北魏女官官名。《北史》中记载:掌宫内诸事,次于内司,与作司、大监相当于外廷二品官。
北魏孝文帝将《周礼》中关于女官的设想付诸实施,他根据《周礼》的记载,参照秦汉以及南朝等政权中女官的设立情况,始“置女职,以典内事”,并正式确立女官的名号、秩级,明晰她们在后宫中的权责和地位。其中“女侍中”视为二品官员。
女侍中最初是从宫女中选拔,然而从孝文帝中期开始,随着法制的逐步放宽,由家人犯罪而被没入皇宫的人数锐减,这也就造成后宫中宫女人数减少,从宫女中选拔女官已经不适应这一时期后宫的实际,北魏开始直接从宫外选拔有学识或者特殊才能的女性担任女官。
北魏宣武帝时期,从宫外选拔一些贵族女子担任女侍中,开贵族妇女任职女官的先河。如韩贿的妻子高氏,乃宣武帝的姨母,她于宣武帝景明三年(503年) 得“赐汤沐邑,封辽东郡君。又以椒帏任要,宜须翼辅,授内侍中,用委宫掖”,成为现今可知的北魏后宫最早的一位女侍中。
北魏孝明帝继承了宣武帝的做法,并使宫外选拔成为了这一时期女侍中的唯一选拔途径。如于忠的妻子王氏乃“中山王尼须女,微解《诗》《书》,灵太后临朝,引为女侍中,赐号范阳郡君”。于忠在政变中对灵太后和孝明帝有保护之功,深得灵太后的宠信,这是选纳于忠之妻为女侍中的前提条件。同时,于忠之妻又有着一定的文化修养,这正是女侍中所必需的,因此,灵太后将其选入皇宫为女侍中。
陆昕之妻乃献文帝女常山公主,由于她“奉姑有孝称,神龟初,与穆氏顿丘长公主并为女侍中”。常山公主以“奉姑有孝称”而被选为女侍中,说明符合儒家道德规范,为贵族女子孝义代表,也是女官选拔的条件之一。
女侍中所佩戴的貂蝉(金珰)
后来,元澄上表对北魏孝明帝进谏说:“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世宗(宣武帝元恪)时期皆有女侍中的官职,但没有缀金蝉于象珥,极鼲貂于鬓发。妇人穿男子之服,至阴而阳,所以东晋才被刘裕篡国,请收回前诏。”孝明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女侍中是史书中唯一有明确记载的北魏后宫女官,多由功臣、宗室或外戚家族女子担任,这也使女侍中成为北魏贵族身份的象征。宣武帝姨高氏以外戚身份“授内侍中,用委宫掖。献可谏否,节凝图篆”,主要负责后宫的文书及对后宫相关事宜提供建议和咨询。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