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渐 编辑
鸿渐,汉语词语,拼音为hóng jiàn,释义是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
中文名:鸿渐
拼音:hóng jiàn
解释: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
出处:《史记·孝武本纪》
(1).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
(2).比喻仕宦的升迁。
(3).比喻仕进于朝的贤人。
《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六四,鸿渐于木”,“九五,鸿渐于陵”。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
《史记·孝武本纪》:“朕临天下二十有八年,天若遗朕士而大通焉。《乾》称:‘蜚龙’,‘鸿渐于般’,意庶几与焉。其以二千户封地士将军大(指栾大)为乐通侯。”
晋 潘岳 《西征赋》:“振鹭于飞,凫跃鸿渐,乘云颉颃,随波澹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言必鹏运,气靡鸿渐。”
宋 契嵩 《〈坛经〉赞》:“若形影之无碍也,若鸿渐之有序也。”
《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鸿,鸟也;渐,进也。言先人至汉十世,始进仕。”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鸿渐随事变,云台与年峻。”
宋陆游《答发解进士启》:“将鸿渐於天廷,始龙驤於学海。”
《后汉书·蔡邕传》:“君臣穆穆,守之以平,济济多士,端委缙綎,鸿渐盈阶,振鹭充庭。” 李贤 注:“喻君子仕进於朝。”
明·张居正《答保定巡抚孙立亭书》:“公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兹膺特简,允惬舆情。”
《周易》卷五《渐卦》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唐·孔颖达疏:「鸿,水鸟也。干,水涯也。渐进之道自下升高,故取譬鸿飞自下而上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