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冼联姻 编辑
冯冼联姻,是指南朝梁大同初年(535年),北燕后裔冯氏与岭南大族冼氏的联姻。
北燕亡国后,后裔南渡 ,封官粤西,为了获取管辖地域的俚族头领支持,令朝廷政令通行,改变家族所处的尴尬境地,身为罗州刺史的冯融主动派人与冼氏联系,为其子冯宝聘婚。 公元535年,高凉太守冯宝与冼英结为伉俪,将先进的北方汉文明带入当时尚属烟瘴之地的荒僻岭南。教民耕织,传播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冯冼联姻”的历史意义,不在“昭君出塞”“文成入藏”之下。冼冯联姻不仅在当时成功遏制了岭南动乱,将海南岛正式归入华夏封疆,并将汉俚友好、民族融合、忠贞为国、好心精神,垂范后世,光耀千秋。
中文名:冯冼联姻
发生时间:约 535年
发生地点:岭南
主要人员:冯宝、冼夫人
公元436年,偏居辽西的北燕被北魏所灭。亡国之际,北燕王室三百余人,在北燕昭成帝冯弘第四子冯业的统领下,由辽南登船渡海投奔刘宋王朝。因遇风暴,最终于今广东新会登岸,受封广东新会,出任新会太守。
到了冯业的孙子冯融一代,被朝廷封为罗州刺史。罗州地处今广东西南部的化州,当年是百越杂处的荒蛮之所,各部落划疆自治,彼此攻杀,主官几乎形同虚设,朝廷对此也无可奈何。
外来官员冯融面对部落林立,号令不行,难以施政。他听说俚族的冼夫人幼贤明、有操守,决定以诚意打动冼家,便为儿子冯宝,向当时的俚族大首领冼氏提亲,希望以汉俚联姻缔结政治联盟。当时家人也并不看好这种异族联姻之事。14岁的冼夫人,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远见卓识,态度坚决,排除压力,答应了和冯宝的婚事。
公元535年,北燕皇族后裔、高凉太守冯宝与冼英结为伉俪,史称“冯冼联姻”,组成一文一武、一北一南、一内一外主政的“最佳柏档”,成就一段名垂青史的政治姻缘。 冼夫人名为冼英,23岁时嫁给冯宝。她与冯宝的联姻,使势单力孤的北燕王室与闻名岭南的冼氏家族形成北南结合的强大政治联盟,开创了汉俚民族发展的里程碑。
冯冼联婚后,冯宝作为一郡的行政长官,除了继续治理好高凉郡外,还抽空给俚人为办理词讼,教民耕织,传播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用铁器农具代替落后的刀耕火种,帮助人民兴修水利,用牛耕田。 积极推行先进的汉文明,以汉礼为本,使高凉地区的俚人社会,风气大为改变。过去那种“好相攻击”“侵掠旁郡”的野蛮恶习逐渐消失,代之以“乐樵苏而不罹锋镝”的安定局面。
冯冼两族联姻,使汉文明深入岭南地区,带动了这一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过去的贫困之地,财富日聚、人丁兴旺。
岭南冼氏家族与由辽宁南迁广东的北燕冯氏王族联姻后,顺应分久必合的历史潮流,坚持民族团结,致力维护国家统一。冼夫人助夫君,率儿孙,抚境平叛,治乱安民,受到梁陈隋三朝帝王的褒奖,被隋文帝封为谯国夫人,准开谯国夫人幕府,权高位重,威服四方。
“冯冼联姻”的历史意义,不在“昭君出塞”“文成入藏”之下。与“昭君出塞”“文成入藏”这类以牺牲个人幸福为代价的王朝交易比,“冯冼联姻”是自觉自愿的,两情相悦的,平等互利的,合作共赢的。而且冼冯联姻,不仅在当时成功遏制了岭南动乱,将海南岛正式归入华夏封疆,并将汉俚友好、民族融合、忠贞为国、好心精神,垂范后世,光耀千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