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河 编辑
扬之河,即扬之水,又名徽溪、练水。新安江的二级支流,练江的支流(一般作正源)。扬之河发源于安徽省绩溪县境内,有三源。正源扬溪源,源于板桥头北部龙丛源林区的黄花尖(海拔974米)西麓;西源大源,源出大会山;东源登源,源出古大鄣山逍遥岩。三源于临溪汇合,经江村环入歙县境,至竦口纳双竦河,至丰溪纳湄川,再经桂林、殷家村、吴山铺在歙县县城附近与布射、富资、丰乐等水汇合而注入练江。扬之水之名,源于《诗经·唐风·扬之水》,有“扬之水,白石凿凿”之句,赞美激扬的河水。古人取作河名,以示文雅。
中文名:扬之河
外文名:Yangzhi River
别名:练水
所属水系:新安江-钱塘江水系
地理位置:安徽南部
流经地区:绩溪、歙县
发源地:安徽省绩溪县境内
主要支流:板桥河、际坑源、王家源、乳溪、翚溪、大源河、登源河、双竦河、湄川河
河长:68 km
平均流量:16.9 m³/s
面积:68.1 km²
扬之河
源头扬溪源穿流于峡谷之中,河床质为岩石,河段长10.8公里;扬之水上段绩溪境,长36公里,河床质为岩石,上口宽50米,底宽45米,洪水深5米,枯水深0.3米;下段歙县境,长18.6公里,河床质为砂,上口宽173米,底宽165米,洪水深8米,枯水深0.8米,比降1.23‰。
板桥河
板桥河发源于尚田乡五亩地村东之中降山北麓,乌农冲与马兰之间,流经庙山、白川、在板桥头汇入扬溪源。因村南小河上原有木板桥,桥在村头,小河名、村名遂缘于此。清嘉庆年间,木板桥被洪水冲毁,改建石拱桥,但“板桥头”名延用。
际坑源
际坑源发源于绩溪县中部最高峰仙人岩尖北麓霞潭附近, 经际坑、岱上等村于际坑口汇入扬之河,全长约十公里。因此水在绩溪古区划之一、二、三都交界处的山谷中穿流,有都际分界之意,故称际坑源。
王家源
王家源发源于绩溪华阳镇王家源村,流经王家村、石门里、洪富村,于郎家溪汇入扬之河。
乳溪
乳溪发源于绩溪县北十里大坑之凹,流经乳坑、麻鸭、十亩园,于上三里汇入扬之河。绩溪因水而得名,据县志记载,“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故名绩溪”。
翚溪
翚溪发源于翚岭仙严岩尖南麓,流经翚溪口、高迁进入绩溪县城区,于城区汇入扬之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