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三国时代 编辑
朝鲜三国时代是指公元4世纪至7世纪今朝鲜半岛区域范围内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并立的时代。唐朝称其为海东三国。 其中,高句丽和百济的统治者并非来自朝鲜半岛本土,而是来自今中国东北境内的夫余,高句丽本为中国边疆政权 ,百济是夫余人在朝鲜半岛西南部马韩故地所建立的国家 ,只有新罗脱胎于朝鲜半岛东南部土著辰韩。
公元4世纪以前,朝鲜半岛北部处于中原王朝所设郡县(乐浪郡、带方郡)的管理下,南部则是三韩部落。 公元4世纪,高句丽作为来自朝鲜半岛之外的政治力量,不仅打碎了朝鲜半岛的郡县体制,还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对朝鲜半岛北部诸族的整合,迅速成为朝鲜半岛内部实力最强大的政权。与此同时,百济、新罗吞并三韩故地兴起的诸小国、也在迅速发展。4世纪后期,高句丽与百济争霸。5世纪前期,高句丽成为朝鲜半岛独一无二的霸主,霸权维持约半个世纪。5世纪中期,百济与新罗结盟对抗高句丽。6世纪中期,新罗打破与百济的同盟,打败百济和高句丽,吞并伽倻,一度成为朝鲜半岛最强大的政权,朝鲜半岛也由此真正进入三国鼎立的时代。为遏制新罗的进一步扩张,高句丽和百济开始联合对付新罗,处于劣势的新罗不得不借助于朝鲜半岛之外的力量,向唐朝求救。 在新罗的配合下,660年,唐灭百济,668年,唐灭高句丽。新罗统一了浿江(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统一新罗时代)。
概述图来源
中文名:朝鲜三国时代
外文名:삼국시대
别名:海东三国
政权:高句丽、百济、新罗
在三国时代之前,中国东北和朝鲜存在的小国包括东濊、沃沮、扶余、伽倻(42年-562年)、于山国、耽罗等国。三国时代前,百济和新罗的始祖兼并了三韩(马韩、辰韩和弁韩)等各部落群族,从而扩张领土最终建国。高句丽统一了扶余、沃沮、东濊和其他小国,占据了朝鲜北部和东北部分地区。3世纪时,三个国家发展成熟,形成三雄争霸的局面。
高句丽(前37年-668年),又叫高句骊、句丽、句骊,位于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国家,在卫满朝鲜的陨落后以鸭绿江流域的卒本扶余为基础立国,摆脱玄菟郡的控制,并迅速向周边扩张。313年,高句丽美川王侵略乐浪郡控制整个朝鲜半岛北部。很多记载都表明高句丽很可能是三国中最先在汉四郡北部建立起来的国家。高句丽是三国中最大的国家,历史上有许多都城,在鸭绿江的上游区域就有2处都城,最后定都平壤。建国初始,国土位于今中国境内,但随着313年侵略乐浪郡逐渐扩张,延伸到朝鲜半岛的部分地区。政治和文化上一直受到中国的影响,在372年将佛教定为国教。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鼎盛时期,之后的一个世纪里,仍然保持了在朝鲜半岛强势的实力,控制了今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及今中国东北的辽东半岛。此后,中国隋唐年间,高句丽不断与中原王朝交战,开始不断陷落,668年为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
百济(前18年-660年)又称南扶余,是古代扶余人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原马韩地区建立起来的国家,由扶余人百济部所建。百济的统治阶层与高句丽人同属于中国的扶余人,而朝鲜半岛南部的的三韩人却是另一不同的民族。统治范围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北境先与汉乐浪郡,后与高句丽接壤,东与新罗为邻;都城先在慰礼城,后相继迁都广州、熊津、泗沘城。公元660年,百济被唐朝与新罗联军灭亡。
新罗(公元前57年~935年),朝鲜半岛国家之一,从传说时代起,立国达992年。公元503年开始定国号为“新罗”。新罗最初由辰韩朴氏家族的朴赫居世居西干创建。660年和668年,新罗联合唐朝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670年-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称为统一新罗。9世纪末期,统一新罗分裂成“后三国”。935年,“后三国”被高丽统一。
朝鲜三国时代之前及期间内,存在着其他的一些小国:
伽倻,最终为新罗所吞并。
东濊、沃沮、扶余,皆被高句丽所灭。
于山国,附属于新罗。
耽罗,附属于新罗。
公元660年和668年唐朝联合新罗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结束了朝鲜半岛三国时代。670-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唐朝占领原高句丽大同江以北的绝大部分领土,新罗占领百济故地和原高句丽小部分领土,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开启了统一新罗时代。
在朝鲜三国时代的考古遗址的挖掘中,发现了上百处墓址上千个墓葬。朝鲜三国时代的历史遗迹之前几乎仅限于墓葬,不过在1990年代后,得益于韩国大幅的考古挖掘抢救,一些古工业生产场所、道路、宫殿广场、统治区域、仪式场所、平民家庭和军事堡垒的遗迹不断被发现,韩国的考古学家推断正是这些内部发展和外部因素促使了这种基于国家层面的社会出现,朝鲜半岛的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国家诞生的重要方面。
高句丽、新罗和百济国的形成
与这种复杂社会相关的一些发现可以追溯到前700年的扶余部族,而其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可以推断出酋邦政体形成于前300年至前400年间。然而,考古学家并不就此认定国家政体出现于公元前,但他们提到这种政体在4世纪前形成。能够反映政体社会的许多发现并不处于同一时期,而是零散地分布在各个时代,直到许多4世纪的发现达到了空前的数量显示出这种政体已经初具规模。
墓葬遗迹
李圣周就新罗和伽椰区域出土的多种贵族墓葬进行分析后发现,在2世纪或以前出现的许多贵族墓葬中都存在象徵权贵的陪葬品,却不存在类似宗教的墓葬等级制度;到2世纪末,贵族墓葬规模变大,还使用了棺木来盛尸;出土的3世纪墓葬中有一定特点,凡涉及很高地位的贵族独立墓葬都与其他一般墓葬不同,它们建造在高海拔处,或沿山脊或处山顶,此外至高贵族的墓葬规模极为宏大,例如韩国的大成洞遗址等地发现的墓葬就符合这样的特点。
陶器与屋瓦规模制造遗迹
李圣周认为除了通过墓葬可以分析出地域政治等级制度的发展外,出土的4世纪末的陶器工艺品也能反映这一点。陶器丰富的种类逐渐统一成只有几个可以辨认的样式,说明制造工艺逐步标淮化同一化旨在规模制造,在庆州的Songok-dong和Mulcheon-ni的考古挖掘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两处遗址位于新罗都城东北郊外,是古代制造工艺庞大规模的缩影,同时也是朝鲜三国时代至统一新罗时代制造业规模化的最好例证。1990年代末在对两处遗址的挖掘中,发现了许多制造用设备,例如陶窑、屋瓦窑、炭窑以及与制造相关的建筑和制作工坊。
都城、统治区域和仪式建筑遗址
1976年以来韩国庆州东南部的考古挖掘一直没有间断过,发现了新罗都城的遗址,多达30处的寺庙遗址也在几年间被发现,其中最著名的是黄龙寺。百济都城遗址也在首尔被发现,包括风纳土城遗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