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 编辑

浙江省杭州市辖区

西湖区西湖区

西湖区,浙江省杭州市辖区,地处杭州市西部,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所在地。东与拱墅区、上城区为界;东南濒钱塘江与滨江区、萧山区隔江相望;西北与余杭区毗邻;西南与富阳区相接,总面积312.43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西湖区下辖10个街道,2个镇 ,区人民政府驻灵隐街道浙大路1号。截至2023年末,西湖区常住人口117.1万人。

西湖区,因境内著名的西湖风景区得名。西湖区自秦到清,属钱塘县(隋朝开皇九年改为杭州)。民国元年(1912年),归属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划为杭州市第四区,1949年5月,杭州市第四区改为西湖区。

2023年,西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8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8.1%,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44.6亿元,下降6.2%,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939.3亿元,增长6.1%。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西湖区

外文名:Xihu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330106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浙江省杭州市

地理位置:杭州市西部

面积:312.43 km²

下辖地区:10个街道、2个镇

政府驻地:浙大路1号

电话区号:0571

邮政编码:310012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117.1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杭州西湖、雷峰塔、宋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飞来峰、岳飞

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浙A

地区生产总值:2087.4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西湖区地图西湖区地图

秦到清,西湖区属钱塘县。

民国元年(1912年),归属杭县。民国五年(1927年)7月,杭州西湖区成立,直属浙江省。9月,建立中共杭州县(又称杭县),西湖区直属杭州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划为杭州市第四区。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5月30日,西湖区成立。

1952年11月,古荡区成立。

1955年5月,古荡区建制撤销,并入西湖区。

1969年3月,西湖区建制撤销,建立杭州市郊区。

1972年12月,以杭州市园林管理局为基础重建了西湖区,与杭州市园林管理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并与郊区同时并存。

1977年10月,西湖区与杭州市园林管理局分开,郊区与西湖区合并,定名为西湖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西湖区标准地图西湖区标准地图

1961年3月,杭州市园林管理局从西湖区(公社)划出由杭州市直接领导;并将钱塘联社的上泗公社划入西湖区。5月,余杭留下公社的九个生产大队和留下镇划入西湖区管辖。

1987年,西湖区直辖西湖、龙坞、袁浦、周浦四个乡,祥符、古荡、留下、转塘四个镇,北山、南山、灵隐、西溪、翠苑五个街道。

1995年,袁浦乡撤乡建镇。

1996年5月9日,原萧山市浦沿、长河、西兴镇和原余杭市三墩镇划归西湖区管辖。24日,西兴镇的东湘、杜湖、湖头陈3个行政村从西湖区划出,归属萧山市城厢镇管辖。7月,原余杭市三墩经济区蒋村办事处随区划调整转为杭州市西湖区蒋村办事处。12月12日,设立杭州市滨江区,西湖区的祥符镇划归拱墅区管辖;将浦沿、长河、西兴三镇划归滨江区管辖。30日,蒋村办事处改为乡。

1997年12月,撤销龙坞乡,设立龙坞镇。

1998年8月,将蒋村乡的骆家庄、五联村划出,建立文新街道。

2002年9月,西湖区的西湖街道,灵隐街道的金沙港社区,以及北山街道的栖霞岭社区沿北山路以南部分包括孤山、苏堤、白堤,交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托管。现属西湖街道的珊瑚沙村,不随西湖街道交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托管。

2006年,西湖街道(下属9个村、6个社区)委托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管理。

2007年,撤销袁浦镇和周浦乡,设立双浦镇,并将转塘镇何家埠村和回龙村划归双浦镇管辖。撤销转塘镇、龙坞镇,设立转塘街道,将灵隐街道珊瑚沙、五云2个社区划归转塘街道管辖。蒋村乡登云圩社区划归文新街道管辖。撤销蒋村乡,设立蒋村街道。撤销留下镇,设立留下街道。

区划现状

截至2023年6月,西湖区辖10个街道、2个镇:北山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古荡街道、西湖街道、留下街道、转塘街道、蒋村街道、灵隐街道、文新街道、三墩镇、双浦镇。 其中西湖街道由西湖风景名胜区托管 ,区政府驻灵隐街道浙大路1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西湖区,位于杭州市西部。东以莫干山路、环城西路、西湖、万松岭、将台山、玉皇山、大慈山、白塔山与拱墅区、上城区为界;东南濒钱塘江与滨江区、萧山区隔江相望;西北与余杭区毗邻;西南以如意尖、午潮山等山脉与富阳区相接。东西最大距离17.5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0.88千米。总面积312.43平方千米。

西湖区

地形地貌

西湖区,地域西部与中部高,山脊走向呈横趟的丁字形,为天目山余脉,多为海拔300米以下的丘陵。北部与南部为平原,河流纵横。全区平原与山地各占一半左右,俗称五山四地一分水。

气候

西湖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水文

钱塘江自南而北曲折而下,境北的余杭塘河横贯东西,新开运河纵贯南北。

人口

编辑

2023年末,西湖区共有户籍人口81.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万人;全区户籍数22.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0.4万户;全区常住人口117.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58万人,死亡人口0.44万人,按户籍人口计算,出生率7.13‰,死亡率5.44‰,人口自然增长率1.69‰。

政治

编辑
西湖区主要领导(截至2024年5月)

职务

姓名

区委书记

董毓民

区委副书记、区长

周扬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叶伟平

区政协主席

叶泽

领导信息截至2024年8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西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8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8.1%,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44.6亿元,下降6.2%,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939.3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0.2:6.9:92.9。全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70.1亿元,占GDP比重32.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7.86万元。

财政

2023年,西湖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49.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3.8亿元,同比增长0.1%。剔除同期一次性因素后,同口径增幅18.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9.3亿元,增长13.0%。其中教育支出57.4亿元,增长4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4亿元,增长4.5%;卫生健康支出9.4亿元,下降22.3%。

人民生活

2023年,西湖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521元,比上年增长4.6%。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8676元,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西湖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5.2亿元,较上年增长14.7%,结构指标中,交通、水利和能投资增长40.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8%,工业投资增长26.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0.9%,民间投资下降2.6%,其中项目民间投资下降15.2%。

第一产业

2023年,西湖区完成农业总产值5.43亿元,其中农业种植业实现产值3.89亿元,渔业实现产值1.35亿元。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8万亩,龙井茶、无公害蔬菜、水产养殖及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实现产值4.72亿元,占全部农业总产值比重86.9%。全年实现淡水产品产量6153吨。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西湖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43.2亿元,规上工业销售产值327.8亿元,比上年分别下降10.5%和11.7%;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94.1亿元,下降9.2%。完成规上新产品产值99.7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9.1%;实现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0.4亿元,下降11.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85.4%。

建筑业

2023年,西湖区资质内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183家,完成建筑业产值1064.7亿元,其中省内完成产值876.2亿元,在外省完成产值188.5亿元;建筑工程完成产值997.0亿元,安装工程产值47.4亿元,其他建筑业产值20.2亿元。竣工产值714.0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948.9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410.3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西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6.3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限上单位中,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61.2亿元,增长18.1%;服装鞋帽类实现零售额29.9亿元,增长16.9%;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86.8亿元,下降2.7%;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11.4亿元,增长8.5%。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181.6亿元,增长16.5%。

旅游休闲业

2023年,西湖区西湖区获评2023年度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成功举办西湖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大会,发放3000万元旅游大礼包。推出“西湖夜未央”品牌,打造黄龙派、夜幕里、AI文三等7大文旅夜经济板块。西溪湿地旅游演艺集聚区被评为第二批省级旅游演艺集聚区;杭州天目里文化艺术街区成为“浙江省旅游休闲街区培育单位”;《宋城千古情》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项目;天目里“沿山河集”和凤凰艺市分别被评为浙江省首批和第二批重点培育文旅市集。华策影视、二更网络、时光坐标、水秀文化获第一批浙江省数字文化梯度培育领军企业,咪咕数字、微拍堂获第一批浙江省数字文化梯度培育骨干企业。

对外经济

2023年,西湖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48.28亿元,较上年增长12.0%;其中完成自营外贸出口294.15亿元,增长13.0%。累计实现服务贸易出口额25.82亿美元,增长20.56%。

2023年,西湖区完成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全区共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58个,总投资500.39亿元,完成率131.67%。其中亿元以上固投制造业项目11个,总投资31.81亿元,亿元以上固投服务业项目14个,总投资136.02亿元。全区实现跨境电商出口额64.2亿元,较上年增长17.4%;跨境电商进口额21.42亿元,较上年增长0.84%。

房地产业

2023年,西湖区房地产新开工面积35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6.8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19.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91.7亿元。

楼宇经济

2023年,西湖区新增税收亿元楼4幢,总量达48幢。新增税收千万元楼28幢,总量达210幢。

交通运输

编辑

公路

西湖区境内有:杭州绕城高速公路 、长深高速 、杭长高速公路 、湖杭铁路 、320国道 、235国道 经过。

地铁

西湖区境内有:杭州地铁2号线 、杭州地铁3号线 、杭州地铁4号线 、杭州地铁5号线 、杭州地铁6号线 、杭州地铁10号线 、杭州地铁19号线 经过。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3年,西湖区学前儿童入园率达100%(按户籍人口统计),小学生、初中生入学率均达100%。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含民办)总计146所,在校生总计146370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中、小学、特殊学校和幼儿园分别有7所、1所、22所、29所、1所和78所;在校学生分别有5981人、1715人、30344人、80599人、169人和34665人。其中,民办性质:高中(含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及完全中学)、初中、小学、幼儿园以及部门办幼儿园分别有4所、0所、4所、21所和14所,在校学生分别有4832人、1926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及完全中学初中段)、2503人、2106人和4074人。全区教职工总数14128人(含民办),其中在职在编教师10552人。

2023年,西湖区被授予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浙江省教育工作业绩考核优胜奖等荣誉,高质量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CLC)能力建设项目试验点、教育部第二批“央馆虚拟实验”规模化应用试点区、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试点地区、浙江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实验区、浙江省公共服务优质共享领域省级试点、浙江省家庭教育创新实验基地、浙江省学前教育“金名片”培育项目等试点工作。

西湖区驻有:西湖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音乐学院 、浙江外国语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 。

科学技术

2023年,西湖区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85.86亿元,占GDP比重4.36%,总量和占比分别居全省第4和第5。全区32个项目入选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74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1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61家,国高企总数突破1418家、省科小突破3944家,培育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58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7家、上市国高企20家。19个项目入选“115引智计划”、17个人才团队入选市级以上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6人入选国家省市友谊奖,88人入选国家、省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各类人才申报量创历年新高。

2023年,西湖区举办“科技八点半”品牌活动33场,路演科技型企业(项目)339个,在政策、资本等领域串联起政企互动362项。举办科技小巨人、国高企资质等各类科技政策及项目申报培训40余场,参与企业1000余家次;兑现国高企奖励、雏鹰奖励、创新载体奖励等科技项目政策资金超7.69亿元,惠及企业2500余家;全区科技财政支出共计9.51亿元,同比增长41.8%,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9.35%,同比提升1.89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文化馆:杭州市西湖区文化馆。 国家一级图书馆:杭州市西湖区图书馆。

2023年,西湖区荣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建成乡村博物馆3家,市级非遗工坊3家,省级非遗工坊培育3家。创建省级文化雅集试点培育1家。西湖区图书馆再度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获评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月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西湖区文化馆获评浙江省诗歌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完成区级“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西湖书房、文化驿站三个全覆盖并认定公布。《生日快乐》《平凡一站》《嬉荷》等47个文艺作品获得全国、省市级奖项。

体育事业

2023年,西湖区持续提升8家亚运官方指定接待酒店、4个亚运人文体验点接待能力水平,圆满完成亚运会高尔夫比赛、亚运城市观光各项任务。西湖区在2023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区级单位代表作经验交流发言。新建全民健身广场、百姓健身房等省级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1个,新增“环浙步道”13公里,建成嵌入式体育场地105片、3.8万方。开展喜迎二十大、喜迎亚运会文化下基层、文化三堂、三送三到、文艺赋美、全民健身等群众性文体活动5189余场次。

医疗卫生

2023年,西湖区合计各类医疗机构623家,床位11720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含卫生站)75家。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9267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7197人,注册护士8584人。全年门诊人数达1445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23年,西湖区新增城镇就业3.44万人,全民参保登记率达100%,全民参保率和户籍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全区新竣工安置房288.12万平方米15632套,交付288.12万平方米15632套,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5406套(间)。新建省级无障碍社区1个、示范型“残疾人康复之家”1家、示范型康复站点11个。

历史文化

编辑

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

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浙江省杭州市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8年6月7日,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148。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浙江省上虞市(今上虞区)、杭州市、慈溪市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1年5月23日,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编号Ⅷ-187。

雕版印刷技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

雕版印刷技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1年6月9日,雕版印刷技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78。

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

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流行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1年5月23日,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3。

风景名胜

编辑

西湖区共有A级景区8家,其中国家5A级景区一家、4A两家、3A五家。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达到22家。星级饭店10家,其中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和二星级分别为3家、2家、4家和1家;等级民宿18家,其中金宿2家,银宿16家。特色文化主题酒店7家,其中金鼎级4家,银鼎级3家;旅行社148家,其中省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旅行社分别达到6家、6家和5家。 西湖区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岳飞墓、六和塔、飞来峰石窟造像。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10处:灵隐寺、文澜阁、烟霞洞造像、司马光书《家人卦》刻石、西泠印社、于谦墓、张苍水墓、秋瑾墓、杭州辛亥革命烈士墓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保俶塔。

简介

图片

岳飞墓

岳飞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岭南麓,是南宋抗金名将鄂王岳飞的墓地。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历经数百年仍保存较为完好,建筑规格曾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时改变。1979年,岳飞墓按南宋建筑风格全面整修,全墓分为忠烈祠区、墓园区、启忠祠区三大部分。1961年3月4日,岳飞墓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岳飞墓被国家文物局、国家教委、文化部等六部门列为百家"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岳飞墓岳飞墓

六和塔

六和塔,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16号。始建于宋开宝三年(970年),塔基原址系吴越王钱弘俶的南果园。钱弘俶舍园建塔原为镇压江潮。占地890平方米(约1.3亩),塔外各层檐角挂有104只铁铃。塔高59.89米,内部塔芯为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楼阁式檐廊为八面十三层,每级廊道两侧有壶门,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有花卉、飞禽、走兽、仙子等各式图案。清朝乾隆皇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 1961年3月4日,六和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和塔六和塔

飞来峰造像

飞来峰,位于西湖北山区灵隐寺的对面。在石窟内和岩壁上,分布着三百八十多尊造像,始凿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其后宋、元均有开凿,而以元代居多。飞来峰石窟利用天然岩洞或山崖开凿,主要洞窟有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等。造像有佛像、菩萨、天王、弥勒、飞天等。许多北宋和元代的题记,可作确切年代的考证。造像风格柔和、圆润,雕造精美,保存完整,是南方晚期造像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982年,飞来峰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西湖南山造像归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来峰造像。

飞来峰造像飞来峰造像

西湖

西湖,又名钱塘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 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西湖景区三面云山,中涵碧水,面积约60平方公里。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中国山水美学理论下景观设计的杰出典范,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100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景点中,有三秋桂子、六桥烟柳、九里云松、十里荷花,更有著名的“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西湖西湖

西泠印社,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西南侧,总面积约5758平方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金石篆刻家叶舟、丁友仁等发起建立,社址依山而建,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各依地势,各具特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构思布局极为精巧。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 200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泠印社西泠印社

文澜阁,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孤山南路25号,即今浙江省博物馆内。占地0.17公顷,建筑面积852平方米。原为清康熙行宫,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为收藏“四库全书”建成文澜阁。民国年间,在文澜阁西边建图书馆馆舍,书与阁分离。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藏书建筑之一,也是十分典型的南方园林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2001年6月25日,文澜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澜阁文澜阁

于谦墓,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三台山下,始建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位于于谦墓左前侧的于谦祠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墓、祠建成后,历代均有修缮。于谦墓坐西朝东,面对西湖。墓为石结构,呈马蹄形。墓道两侧分置石人、石马、石虎、石羊、石犬各一对,墓道前建石牌坊一座。于谦祠共三进,白墙灰瓦,朱漆大门,上书“于忠肃公祠”五字。祠建筑面积900平方米。 2006年5月25日,于谦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谦墓于谦墓

西湖十景,分布于杭州市西湖区,南宋初创、元明复兴、清代(17~19世纪)由鼎盛的“四字景目”系列方式组成,是最具突出普遍价值的景观。十景景名为: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2013年5月3日,西湖十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湖十景西湖十景

地方特产

编辑

西湖莼菜

西湖莼菜,多年生水生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铁元素,营养价值很高。由莼菜做成的汤或羹格外鲜美,被列为杭州名菜。在历史上,以"三潭印月"莼菜最为著名。早在晋朝就有"莼羹鲈脍"的记载。相传乾隆帝下江南,每到杭州都必以莼羹进餐,并派人定期运回宫廷食用。

龙井茶

龙井茶,浙江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西湖龙井,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

2001年,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龙井茶”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8年,龙井茶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5月,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名单。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11月,西湖区入选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2020年4月,西湖区入选浙江省创造力十强县(市、区)。

2020年12月,西湖区入选“2020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区)”。

2021年4月,西湖区入选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

2022年2月,西湖区入选2018—2020年健康浙江建设先进县(市、区)。

2022年4月,西湖区入选首批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称号。

2022年8月,西湖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下一篇 入声韵

上一篇 江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