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阁 编辑
秘阁通常指中国宫廷藏书之处或宋朝官名。秘阁,宋官名。北宋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在崇文院中堂建阁,称秘阁,收藏三馆书籍真本及宫廷古画墨迹等,有直秘阁、秘阁校理等官。元丰改制,并归秘书省。
中文名:秘阁
词条定义:宋朝官名
建立年代:988年
属性:词语
自晋、南朝宋至隋、唐,皆设有秘阁藏书,北宋沿唐制设三馆,改弘文馆为昭文馆。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新建昭文馆、集贤院、史馆等三馆贮藏图籍,总名为崇文院,通称阁职。端拱元年(988年)又于崇文院中堂设秘阁,选三馆善本图书及书画等入藏,藏书最为完备。后又将所收两浙钱俶的藏书移至其中。
淳化元年(990年)扩建秘阁,于淳化三年(992年)建成,宋太宗御题匾额“秘阁”,设直秘阁、秘阁校理等官管理秘阁事务。真宗大中祥符时宫中失火,延烧到崇文院与秘阁,其中藏书多有焚毁。其后累经恢复补充,至仁宗时,秘阁藏书已达15785卷。
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命翰林学士张观、李淑、宋祁等校定整理三馆与秘阁藏书,删其伪滥,补其遗缺,摘其重复,刊其讹舛,编成书目,赐名《崇文总目》,历七年至庆历元年七月成书,庆历元年(1041年)十二月,翰林学士王尧臣、王洙、欧阳修等上“新崇文总目”六十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家书目(已残缺)。
宋朝崇文三馆和秘阁曾多次失火,补缺端靠“崇文总目”。据汪辟疆《目录学研究》统计,宋代官修藏书目录达15种左右,远胜于其他朝代。徽宗时因三馆书多遗缺,命建局校正补全,募工缮写三份,一份藏于宣和殿,一份藏于太清楼,一份藏于秘阁。靖康之变时,金兵攻陷宋都汴梁(今开封),宣和馆阁藏书与二帝皆被劫送北都。
古代宫中收藏珍贵图书之处: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 “ 机始以台郎出补著作, 游乎秘阁。”
《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 “癸丑, 魏 诏求遗书, 秘阁所无, 有益时用者, 加以优赏。”
胡三省 注: “ 汉时书府, 在外则有太常、太史、博士掌之, 内则有 延阁 、 广内 、 石渠 之藏。
后汉 则藏之 东观 , 晋有中外三阁经书。
陆机 《谢表》云‘身登三阁’, 谓为秘书郎掌中外三阁秘书也, 此‘秘阁’之名所由始。”
《新唐书‧段成式传》: “研精苦学, 秘阁书籍, 披阅皆遍。”
指尚书省:
《文选‧陆机诗》: “升降秘阁, 我服载晖。”
李善 注: “序云‘入为尚书郎’, 作此诗。 然秘阁即尚书省也。”
临书枕臂之具。 也称臂搁。
密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