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义 编辑
节义,汉语词语,拼音jié yì,亦作“节谊”,谓节操与义行。
中文名:节义
拼音:jié yì
释义:节操与义行
出处:《管子·君臣上》
注音:ㄐㄧㄝ ˊ ㄧˋ
亦作“节谊”。谓节操与义行。
《管子·君臣上》:“是以上之人务德,而下之人守节义。”
《后汉书·安帝纪》:“其赐人尤贫困、孤弱、单独谷,人三斛;贞妇有节义十斛。” 李贤 注:“节谓志操,义谓推让。”
《新唐书·张建封传》:“帝又使左右以所持鞭赐之,曰:‘卿节谊岁寒弗渝,故用此为况。’”
《旧唐书·张建封传》作“节义”。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三折:“论节义呵,我学那存忠孝施正礼行仁道治纲常伊尹扶汤。”
明·唐寅 《与文征明书》:此外无他谈,但吾弟弱不任门户,傍无伯叔,衣食空绝,必为流莩。仆素论交者,皆负节义。幸捐狗马余食,使不绝唐氏之祀。则区区之怀,安矣乐矣,尚复何哉!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清·顾炎武 《述古》诗:“孝武尊六经,其功冠百王,节义生人材,流风被东京。”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北宋蔡襄行书自书诗卷
上一篇 杂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