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丹 编辑

文学领域术语

书丹书丹

书丹,碑刻术语,刻石(又包括碑,摩崖,造像,墓志等类型)必须经过的三道工序(撰文,书丹,勒石)之一,指用朱砂直接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书丹

外文名:write an epitaph

拼音:shū dān

注音:ㄕㄨˉ ㄉㄢˉ

释义

编辑

用朱笔在碑石上书写,以便镌刻。后世称书写墓铭碑碣为“书丹”。

例句

编辑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熹平四年,……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隶释》:“《石经》,蔡邕书丹,使工镌刻。”

南宋姜夔《续书谱》:“笔得墨则瘦,得朱则肥。故书丹尤以瘦力奇,而圆熟美润常有余,燥劲老古常不足,朱使然也。”后泛称书墓志铭为书丹。

清 汤之旭《皇清太学生吏部注选州同知尹思袁公(袁可立曾孙)墓志铭》:“赐同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洛水年家眷弟李学裕顿首拜书丹。”

《水浒传·第三九回》:“小生只会作文及书丹,别无甚用。”

下一篇 百衲碑

上一篇 杨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