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寿 编辑
祝寿是一种活动,一般指晚辈对长辈或亲友之间的敬重之举,在古代指在老人过生日时为他祝贺,现代已发展成庆祝生日的代名词。祝寿时会设寿庆宴席或敬献书画艺术品等等,祝愿人长寿。
中文名:祝寿
外文名:offer birthday congratulations
别名:祝寿礼
发音:zhù shòu
释义:晚辈对长辈或亲友之间的敬重之举
也称:祝寿礼
同义词:祝贺、贺寿、做寿
祝寿
寿礼:行祝寿礼要有”寿筵“,要吃寿面,俗称”长寿面“;亲朋好友通常会送寿桃、寿联;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礼。
说明:一般寿筵活动由子孙发起,寿礼活动根据家庭情况及社会地位而定,一般会邀请亲朋好友来贺道。
祝寿
图1 浅浮雕《祝寿》
据考古发现,早在夏代之前人们就开始对长者或尊敬的人有了敬寿风俗,到了周朝见有生日敬献礼品记载,唐代以后人们在祝寿时也常奉献含长寿之意的书画、雕刻品等。
朱宣咸中国画《祝寿图—人长寿》
代表寿的图案:桃子,松树,鹿,鹤,寿星公,柏树,山,夕阳,面条等。
美术作品有:朱宣咸表现祝寿的中国画《人长寿》之寿桃系列作品。
至今,这种活动仍为流行,也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与孝心。
图1为雕刻品《祝寿》(图片来源:初山创作室-初山微画雕图录)
祝
祝的基本意思是表示对人或对事美好的愿望;也在古代指男巫,或者指在庙里管香火的人。常用词语有祝福、祝贺、祝愿、祝酒等。祝姓历史名人有西汉齐王刘襄的郎中令祝午、清代诗人祝嘉、唐代大臣祝钦明、宋代名士祝可久、明代学者祝世禄、清代御史祝德麟、书法大家祝枝山等
寿指什么
寿:年龄久长之称。古时候,人有上中下寿之分,120岁称上寿,100岁称中寿,80岁称下寿。所以年轻人庆祝生辰,只能称“做生日”,不能称“做寿”。只有年达50或60以上者庆祝生辰,才可称为“庆寿”,但为寿翁寿婆者,总会自谦称:“小生日,何必太隆重。”所以“寿”与“生日”,又被当作“尊敬语”与“自谦语”应用。
寿堂布置
(一)子孙具名例一:为子孙具名的寿庆请帖。父寿用“家严”或“家父”字样,母寿用“家慈”或“家母”字样,双寿则用“家严”和“家慈”字样并列。兄弟众多的,可由长子或推兄弟中对外最有声誉的代表具名,数代同堂者也可用“率子孙鞠躬”字样,不必全体连署。
(二)亲友具名例二:为亲友具名的寿庆请帖,多半适用于在政治上或社会上较有声望的人士,下面应列出亲友代表的姓名。
(三)祝寿请帖
(四)双寿请帖 寿堂的布置
古时候布置寿堂,一般正厅墙壁中间,男寿悬挂南极仙翁,女寿悬挂瑶池王母;或悬挂八仙庆寿图、三星图等象征高寿之画轴;或以金纸剪贴大“寿”字挂于礼堂正中,正中设礼桌,礼桌上陈设寿桃、寿糕、寿面、香花、水果等。地上置红色拜垫,以备后辈行礼。
总而言之,祝寿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这代表了每一个人的祝福之心,和过寿人对祝寿之人的感激之情。
2012年祝寿对联(女寿联)
【菊水不皆寿—— 桃源境是仙】
【鹤算千年寿—— 松龄万古春】
【寿考征宏福—— 和平享大年】
【露滋三秀草—— 云护九如松】
【南山欣作颂—— 北海喜开樽】
【上苑梅花早—— 仙阶柏叶荣】
【筹添沧海日—— 嵩祝老人星】
【筵前倾菊酿—— 堂上祝椿龄】
【椿树千寻碧—— 蟠桃几度红】
【岁寒松晚翠—— 春暖蕙先芳】
【慈竹荫东阁—— 灵萱茂北堂】
【瑶池春不老—— 寿域日一祥】
【萱草凌霜翠—— 灵芝浥露香】
【天朗气清延晷景—— 辰良日吉祝慈龄】
【蔷薇香送清和月—— 芍药祥天吉庆花】
【梅子绽时酣夏雨—— 萱花称满霭慈云】
【丹桂飘香开月阙—— 金萱称庆咏霓裳】
【宝婺辉联南极晓—— 斑衣彩舞北堂春】
【春风绛帐谈家国—— 绕膝扶床戏子孙】
【黄花拟节凌秋晚—— 谏果回甘索味长】
2012年祝寿对联(男寿联)
【南山欣作颂—— 北海喜开樽】
【上苑梅花早—— 仙阶柏叶荣】
【筹添沧海日—— 嵩祝老人星】
【筵前倾菊酿—— 堂上祝椿龄】
【椿树千寻碧—— 蟠桃几度红】
【菊水不皆寿—— 桃源境是仙】
【鹤算千年寿—— 松龄万古春】
【寿考征宏福—— 和平享大年】
【露滋三秀草—— 云护九如松】
【岭上梅花报春早—— 庭前椿树护芳龄】
【红梅绿竹称佳友—— 翠柏苍松耐岁寒】
【德如膏雨都润泽—— 寿比松柏是长春】
【寿考维祺征大德—— 文明有道享高年】
【琥珀盏斟千岁酒—— 琉璃瓶插四时花】
【天上星辰应作伴—— 人间松柏不知年】
【坐看溪云忘岁月—— 笑扶鸠杖话桑麻】
【人如天上珠星聚—— 春到筵前柏酒香】
【杏花雨润韶华丽—— 椿树云深淑景长】
【室有芝兰春自韵—— 人如松柏岁常新】
【海屋仙筹添鹤算—— 华堂春酒宴蟠桃】
祝寿无一定的仪式。古时,通常晚辈宾客仅向寿堂行三鞠躬礼,寿星可定时出堂受贺;其余时间则由子侄辈在礼堂答礼。新式寿诞,常在宴会之前,由寿星分切蛋糕饷客。寿庆的招待:庆祝寿诞,一般都是经济较富余者方能进行,所以在招待上比较讲究。
古时在寿诞前夕,就开始宴请至亲好友,称为“暖寿 ”;中午为面席,取其“长寿”口彩;晚间为大宴。次日,尚有宴席,以谢执事。
寿庆宴席,有两项内容似乎是必不可免的:一是要由寿翁(寿婆)吹生日蛋糕上的蜡烛,然后分吃蛋糕;二是要吃面条,以讨长寿的口彩。
现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伦文化的浓重,人们过生日不象过去那样,小孩过生日吃几块蛋糕,老人过生日打几壶酒,弄点好吃的就算过生日了。而今形式多样,文明崇尚,亲情浓重,生日人开心。特别是古稀、八十、九十和百岁老人过生日,更是讲究了。祝寿的风俗更浓了。
祝寿场景
祝愿人长寿;祝贺生辰。
《诗经·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此,福禄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师。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此,鞞琫有珌。君子万年,保其家室。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此,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唐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无计披清裁,唯持祝寿觞。”
宋米芾《浪淘沙·祝寿庆生申》:“祝寿庆生申。德日维新。期颐眉寿寿长春。五福三灵禄永永,长寿仙人。”
宋范仲淹《窦谏议录》:“父子图禹钧像,日夕供养,晨兴祝寿。”
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李少师贤妻》:“每夫生日,必先畜女童晓音律者,盛饰珠翠绮绣,因捧觞祝寿。”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诸位祝寿,三公子断不敢当,又谢了诸位。”
祝寿可以体现孝心及对老人的尊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