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寿镛 编辑
张寿镛(1875年—1945年),字伯颂,号泳霓,别号约园,浙江省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著名爱国教育家、藏书家、文献学家。为明末著名抗清民族英雄张煌言的后裔。
光绪癸卯(1903年)举人,清末曾任淞沪捐厘总局提调、宁波政法学堂监督、杭州关监督、苏州知府等职;辛亥革命后历任浙江、江苏、湖北、山东财政厅长,后任民国财政部次长、政务次长等职。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时,适任沪海道尹,与租界当局严词相争,对人民权利多所维护。同年与社会贤达王丰镐等共同创办当时由中国人自办的两所私立大学之一的上海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 ,并被选任为校长,以收纳脱离美国教会学校圣约翰之五百余爱国师生,从帝国主义者手中收回教育权,并谆谆以“复兴中华,复兴光华”极勉后人。
著有《约园杂著》及其续编、《约园演讲集》《史诗初稿》《经学大纲》《史学大纲》《诸子大纲》《文学大纲》《约园诗文选辑》《为光华大学诸生精神谈话》《说文解字部首》《乡谚证古》及各类理财政略报告等。1952年其夫人蔡瑛将约园藏书3768种计45410册全部奉献给国家,获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褒奖状。
中文名:张寿镛
别名:字伯颂,号泳霓,别号约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75年
逝世日期:1945年
主要成就:上海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创办人之一、首任校长
出生地:浙江鄞县
代表作品:《四明丛书》《约园杂著》等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圣约翰大学师生550余人因校长卜舫济以高压手段阻挠学生的爱国举动,愤慨离校,共商自办学府。张为离校学生善后委员会的工作捐款、捐物,并捐资3000元作为校舍建筑费,新校筹备委员会决定成立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推举张为校长。是年9月光华大学成立,先在霞飞路(今淮海路)租房上课。次年9月,大西路(今延安西路)校舍建成,即迁入上课。
张寿镛
张在光华还亲自授课,其讲稿辑成《约园演讲集》《经学大纲》和《史学大纲》等书。他的著述还有《约园杂著》《诗史初稿》等问世。他好藏书,收罗近10万册,就其所藏刊刻《四明丛书》等已广为流传。在抗日战争中,与郑振铎、何炳松等接受政府委托,在上海秘密收购古籍,收到善本4860部、普通本1.1万余部,为保存祖国文献作出了贡献。
清末,历任有:
淞沪捐厘总局提调宁波政法学堂监督杭州关监督。
民国后,历任有:
辛亥后,曾担任上海货物税公所所长,浙江省财政厅厅长、湖北省财政厅厅长、江苏省财政厅厅长、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1928年)、江苏沪海道尹。
为北洋政府理财
从辛亥革命到“九·一八事变”(1911年-1931年),张寿镛先后当了十多年的财政官员,为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理财,遍尝官场生涯甘苦辛酸,终于长揖辞官,以办学、编书为乐。
张寿镛
从1915年到1918年,他担任湖北省财政厅长。那时已进入军阀混战年代。湖北的财政比浙江更难治理,他以在浙江时的办法,而且管得更严更细。曾做调查土宜、振兴物产方案计两三万字,当时,湖北督军是军阀王占元,为扩充地盘和势力,掠夺民财,增发官银局钞票。张校长不肯附和,就离开湖北。
1920年,张寿镛由北洋政府派任江苏省财政厅长。当时,江苏督军是李纯,因张校长不是他的亲信,被挡驾了,后调派为山东省财政厅长。但山东当权者强调鲁人治鲁,实际上也是变相挡驾,他接任不到十天,就主动辞职离去。
此后,北洋政府数度调他去北京任财政部秘书、总务厅长、库藏司长以及执政府秘书、上海南北和议秘书等,一度还在北京筹办劝业银行。然而张校长均不感兴趣,自称:此数年中,最无足述,流露了他对仕途的厌倦。
四明丛书
作者名称 张寿镛
作品时间2006-8
刊刻有《四明丛书》,共8集,178种,1000余卷《诗文初稿》《经学大纲》《诸子大纲》《文学大纲》《约园杂著》著《四明经籍目》《游蜀草》《史诗初稿》《约园演讲集》《史学大纲》《两浙学术考》等。
久居上海,极喜藏书,抗战初期曾加入“文献保存同志会”,与何炳松、郑振铎、徐鸿宝等人,在上海抢救沧陷区古籍,两年中收古籍15000余部。于上海收得陶氏“涉园”、歙县宋氏“一览楼”等故家藏书及抄本,积50年之功,得珍本、善本4860部,普通本11000多部,总藏书达成16万卷之巨,庋藏于“约园”诸11个藏书楼中,每室都有其室名:独步斋、双修楼、咫进阁、临流轩、听雨楼、葆光簃、带草堂、鸡鸣馆、尚絅室、燕诒榭、三益庐等。
1937年冬编有一善本书目,大部分为明刻本,以藏书的刊刻年代为序,共达735部,抄校本254种。搜集浙江地方文献刻为《四明丛书》10集,收浙江鄞县古今先贤人物著作总集205种,搜采之广,卷帙之繁,为丛书中罕见,多从北京图书馆、天一阁、文澜阁、嘉业堂等公私藏书中翻抄而来。曾作《述怀》诗:“藏书如不读,滋味那知长?琳琅廿万卷,椠刻不寻常”。
所作读书记有《甲申检书记》,专记善本;《癸未读书记》记普通之本;《抄本善书跋》记传抄之本。编《元明刊本编年书目》2卷,按照版本年代先后为序。1949年后,其家人将遗藏4万多册图书,捐献给北京图书馆,受到文化部褒奖。藏书印有“约园藏书”、“后世子孙所宜永永宝藏”、“泳霓之印”等。
父亲张嘉禄 (1846-1900),光绪三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有着述行世。
张寿镛育有六子十女,孙辈众多。其中第五子张芝联为著名历史学家,曾获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