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循 编辑
抚循,汉语词语,拼音:fǔ xún,注音:ㄈㄨˇㄒㄩㄣˊ,释义:指安抚,慰问。
安抚,慰问:
《墨子·尚同中》:“助之言谈者众,则其德音之所抚循者博矣。”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
晋 潘岳《马汧督诔》:“沾恩抚循,寒士挟纩。”
北朝 北齐 魏收《魏书》卷三十九:“神俊循抚兵民,戮力固守。诏遣都督崔暹,别将王罴、裴衍等赴援,敬宗退走。”
唐 姚察、姚思廉《梁书·康绚传》:“除振威将军、 华山 太守。推诚抚循,荒馀悦服。”
唐 房玄龄等《晋书》卷六十二:“琨抚循劳徕,甚得物情。”
唐 颜真卿《谢浙西节度使表》:“即当缮修甲兵,抚循将士,观察要害,以备不虞。”
《资治通鉴·晋记》卷第九十八:“既为都督,总内外兵权,乃抚循殿中将士,皆奏为殿中员外将军,爵关外侯。”
明 宋濂《元史·陈孚传》:“大德七年,诏遣奉使宣抚循行诸道。”
明 焦竑 《国朝献徵录》一百十九卷:“是故,大义微言绍其传,抚循绥辑大其化,文治武功详其制,平天成地著其猷。”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丞相每岁时,代其王周行郡国,巡察官吏,省视城池,较阅车马,抚循百姓,此是旧规。”
清 毕沅《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一:“河北诸郡,宜令诸郡选才干,众所推服,能纠民迁徙者,愿之河南或晋安、河中及诸险隘,量给之食,授以旷土,尽力耕稼,置侨治之官,抚循教战,渐图恢复。”
《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九:“国柱抚山西年馀,捕诛自成馀孽伏民间者,安集抚循,民渐复业。”
章炳麟 《山阴徐君歌》:“明明我君,夙夜劳勤。抚循士卒,莫不怀仁。”
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