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编辑

名词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高中语文

定义: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人文学科

用途: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定义

编辑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初中学生对于语文有一定的误解,不能很好的把握语文,抓住语文课程的特点与核心内容。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

过渡

编辑

1、增大课内外阅读量;

2、建立一定的学习规律,预习、听课、练习、复习一条龙;

3、针对自己的弱点选择一本合适的练习册;(一定要最合适的,多了也没用,最要紧是能消化)

4、定期对字词等知识进行归纳;

5、最好能提前把该背该记的记忆性知识先提前处理;

6、笔记要做好,课要认真听,有时到了结尾可能急着下课心有点躁,要抵挡住,这时往往是关键、总结精华所在;

7、最好有定期练笔(建议每天坚持写日记);

8、阅读有关语文学习的报刊、杂志;

9、有时间练练字;

10、多记一些文言文,对以后的学习定有帮助;

11、随着散文不断增加,要更深入钻研一篇文章

12、背诵内容要熟记。

差别

编辑

初中语文对课外阅读量要求不高,对文学欣赏水平要求不高,阅读理解以课本内容为主,有时甚至直接就是学过的课文内容,而高中永远不会直接考察课本上的内容。

对于作文,初中讲求的是文法语句章法,高中讲求的是在前者基础上的个性风格,文化底蕴,要一种厚积薄发。要求看问题有深度,有思想,有个性。

最重要的差别就是课内阅读和课外延展的差别,接受程度和认知深度的差别,文学常识和文化底蕴及时代精神的差别。

本质性差别在于初中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是接受型,高中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是自觉型,教师一般都不直接分析课文章法,而是在时代背景,作者思路,文章意境上大做文章。高中语文老师讲课总是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态势,加之一种文学批评和欣赏的眼光来熏陶学生,引领学生认识文学,提高修养的。如果哪个高中语文老师是一句句一段段教课文,1月后就被学生赶下讲台了。

从具体的作业本上看,有周记本,作文本,文选摘抄精粹本,练字本,基础知识归纳本,错题本,读书笔记本等等。

学习方法

编辑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新教材的启用

2003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一系列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的新教材相继出现,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形成了强大冲击。在新形势下,许多旧有的语文教学标准被重新审视定义,一些新的语文教学思路已在不断出现。

新教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强化

在新课标中,将语文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教材中,则体现为情感专题教学的编排体系。新的理念、新的教材要求新的教材处理方法的出现。

新教材知识能力目标的相对弱化

在新教材中,强调人文化教学,打破了过去编排教材的文章体裁体系和语文阅读能力要点体系,固然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否认,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系统性学习。教学中仅仅强调“人物、情节、环境”等套路性的知识固然不当,但完全离开了这些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是否恰当?许多语文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寻求答案,试图探索出一条契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材处理方式。

学生学习意识的弱化

由于评价方式单一、教学方式的相对陈旧,许多高中学生将语文学习简单等同于听讲解课文、做阅读训练,缺乏语文学习的意识。面对一篇课文不知道自己看文章前要注意什么,看课文时要做什么,急需教师给予学习方法上的引导,突破语文学习的藩篱,步入主动学习的天地。

实施方法

编辑

简介

经过多方面方实践,初步形成了以“悟、读、动、讲、练”为中心的语文教材处理方法,简称高中语文教材五字处理法,具体内容如下:

制定计划

每学期开始,各备课组将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泛读多种版本教材,对比内容,定位教材情感教育重点;

(2)研究教材,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将文章分为情感价值训练、知识能力训练、能力升格训练三类,确定文章的处理重点;

(3)情感价值训练类文章,确定重点的相关阅读和活动内容;

(4)知识能力训练类文章,充分考虑制试点的前后联系,使之既有系统,又重点突出。

(5)能力升格类文章,寻找训练突破点。

所谓“悟”,即“情感感悟”,让学生通过阅读、写作、讲述、日记等方式谈学生自己的情感体会,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在学生感悟过程中起顺水推舟的作用,对健康情感予以肯定和拔高,对模糊情感予以理清,对不良情感予以纠正。

所谓“读”,即“广泛阅读”,(1)强化语文诵读功能,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情感;(2)指导学生语文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所注意的问题;(3)鼓励学生阅读《语文读本》并相互交换阅读心得;(4)开放阅览室让学生自由阅读;(5)及时印发课文相关内容,强化情感教育;(6)随时印发与时政相关的思想深刻或描写生动的文章,开阔学生视野,培养语文的思辨能力。

所谓“动”,即“语文活动”,开展语文美文背诵大赛、语文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和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在举行活动时,教师只作为引导者,将一切交给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所谓“讲”,即“精选精讲”,(1)教师对部分文章作深层次讲析,指导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研究的方法。教师认真研究文体体系和阅读能力训练点,使“讲”成为体系,每一次“讲”都要精心准备,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自主总结出相关知识点。(2)学生轮流自主出题,互相考察,在班级中充当“小教师”,进行讲解。

(1)精选习题,针对性训练;(2)学生自拟题目,讨论解答,自己讲解;(3)在训练作文的基本能力的同时,及时结合情感教育目标,适时作文,激活情感。

注意事项

编辑

1、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乐趣,语文教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者存在。

2、讲解不求面面俱到,务求重点突出,形成系列。如《想北平》一文,浓烈的感情、京味语言、概括要点均为重要内容,我们在讲解时只选择概括要点这一个重点。

3、教学计划必须依据学情及时加以修改。如《我与地坛》原本设定“珍爱生命”作为情感训练重点,但让学生谈论感悟时,大多数学生却在抒发自己对母爱的赞颂,下课后,我们又及时印发了《母亲颂》《一个父亲的札记》等内容,强化学生对父母亲情的情感体验。

4、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随时依据学生学习方式加以改进

如美文背诵大赛,我们在实践中反复修改,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由一开始的教师组织、教师点评,转为学生组织,又转为学生专人点评,再转为学生随即点评。在举行中,完善不足,让学生时时有一种新鲜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推出,引起了众多老师的教学反思。中学语文教师在反思基础上的探索更新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尚未完全成型的教材处理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使之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业评价

编辑

调查目的

一、 调查目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如何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就成为有非常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为了全面了解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评价状况,我们进行此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分两部分,主要就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内容进行调查

1、 学生方面 主要从以下几个条目进行:

(1) 作文批改主体有哪些?

(2) 老师评改作文通常写评语吗?

(3) 老师写的作文评语你喜欢吗?

(4) 老师通常写那一类的评语?

(5) 当你回答问题有困难或回答错误时,老师通常是 怎么做的?

(6) 当你答出老师的问题之后,老师通常是如何评价的?

(7) 当你回答问题正确时,有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

(8) 老师评价你的语文水平,他的根据主要是什么?

教师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条目进行:

(1)在语文教学中你通常用那些评价方式?

(2)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一般你是怎么做的?

(3)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主体是谁?

(4)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你一般用那些语言来评价?

(5)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 ,你一般用哪些语言来评价?

(6)你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 ?

(7)你有没有让学生做成长记录袋?

(8)一个学期结束,一般你用那些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调查状况

调查时间、范围、对象

本课题从2004年3月17日开始到4月中旬,调查了安家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共144名学生和13名教师。

调查的重点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评价情况。

调查途径

调查方法:学生教师问卷法,分不同年纪、班次的学生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详见附表)

对145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效卷145份,其统计结果显示各项数据呈正态分布,情况是正常的。

附表一:

选项及 人数

条目 A B C D

作文批改主体

37老师全改 34 全由学生自改或互改 61 老师改三分之一,其余学生自改或 互改 4 老师改一部分,其余不改。

老师评改作文通常写评语吗?

25 只有分数 112 既有分数又有评语 8既没分数也没评语

老师写的作文评语你喜欢吗? 107 喜欢 13 不喜欢 26 无所谓

老师通常写那一类的评语? 22激励性的 4批评性的 107激励性的多,批评性的少 9激励性的少,批评性多

当你回答问题有困难或回答错误时,老师的态度是怎样的? 90加以启发 52叫其他同学回答 6批评甚至挖苦

老师评价你的语文水平,他的根据主要是什么? 110以考试分数为主 12 以平时表现为主 22 两者皆有

附表二:

选项及人数

条目 A B C D E

在语文教学中你通常用那些评价方式? 5 记录袋法 9表现法 9观察法 11测验法 7学期和学年报告评价法

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一般你是怎么做的? 8让学生回答 9启发引导 4批评甚至挖苦

对学生评价,主体是谁?

9教师 2学生 0家长 2三者相结合

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你一般用那些语言来评价? 11激励性的 2批评性的 6激励的多,批评的少 2激励的少,批评的多

你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 12有 11没有 1有时有,视情况定

有没有让学生做成长记录袋? 3有 11没有 1有的有

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及其对策

从调查的结果看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评价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 评价主体单一化。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 位,基本上没有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2、 评价方式以量化为主,仍以传统地位的纸笔考试为主, 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3、 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的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4、 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5、 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的知识,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综合素质的考察。

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拟以下对策:

1、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学校本身也应身体力行改变传统的评价教师的方法与手段。

2、教师转变观念,接受新课程理念,并切实落实到自己的教学评价中去。

3、教师评价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需求。

5、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介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6、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7、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8、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教材目录

编辑

必修一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必修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必修1

2.诗两首

雨巷(戴望舒

再别康桥(徐志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6.鸿门宴(司马迁

第三单元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8.小狗包弟(巴金)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第四单元

10.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11.包身工(夏衍)

12.*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

必修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必修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必修2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朱自清

2.故都的秋(郁达夫

3.*囚绿记(陆蠡)

第二单元

4.《诗经》两首

采薇

5.离骚(屈原

6.*《孔雀东南飞》(并序)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第三单元

8.兰亭集序(王羲之

9.赤壁赋(苏轼

10.*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12.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必修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必修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必修3

第一单元

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2.祝福(鲁迅)

3. *老人与海(海明威)

第二单元

4.蜀道难(李白

5.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7.*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

第三单元

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9.劝学.《荀子》

10.*过秦论(贾谊)

11.*师说(韩愈)

第四单元

12.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

13.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

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必修四

第一单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必修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必修4

1.窦娥冤(关汉卿

2.雷雨(曹

3.*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第二单元

4.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5.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6.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三单元

8.拿来主义(鲁迅)

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

10.*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蒙田)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

信条(富尔格姆)

第四单元

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12.苏武传(班固

13.*张衡传(范晔

必修五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2.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3.*边城(沈从文

第二单元

4.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5.滕王阁序(王勃)

6.*逍遥游(庄周)

7.*陈情表(李密)

第三单元

8.咬文嚼字(朱光潜)

9.*说“木叶”(林庚)

10.*谈中国诗(钱钟书)

第四单元

11.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12.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

13.*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

附录

城南旧事 别样离愁,纯美格调

魂断蓝桥 爱情地久天长

阿甘正传 英雄自凡人

淘金记含着眼泪的笑

卧虎藏龙侠与人,心与剑

音乐之声乘着歌声飞翔

海底总动员父子亲情的颂歌

三国演义 历史是由人书写的

故宫 中华文明的盛宴

下一篇 苏轼传

上一篇 江苏省泰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