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中正 编辑

北宋右谏议大夫

滕中正(908~991),字普光,北宋大臣.潍州北海(治今潍城)人。后周显德时,滑帅向拱召其为掌书记,后升任河南府判官、检校户部员外郎。967年(乾德五年)因其有才干,入为殿中侍御史。宋太宗即位后,迁任考功员外郎,授四川东路转运使。981年(太平兴国六年)因荐官失人降为本曹员外郎。不久,又升任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其为人情性严峻,权中丞时,振举纲宪,时人皆称许。985年(雍熙二年),因年老辞归。旋出任河南府,不久因病免。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滕中正

字:普光

出生日期:908年

逝世日期:991年

人物经历

编辑

滕中正,字普光,青州北海人。曾祖瑶,高邮令。祖煦,即墨令。父保裔,兴平令。中正弱冠,举进士不第。周显德中,滑帅向拱奏辟为掌书记。拱移镇彭门,会中正丁外艰,复表夺情,仍署旧职,加朝散大夫。拱镇襄阳,以中正为襄、均、房、复观察判官。及留守西洛,又奏署河南府判官、检校户部员外郎。

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度支员外郎侯陟表中正有材干,入为殿中侍御史。两川平,选知兴元府,判西京留台,俄通判河南府留守司事。(宋)太祖雩祀西洛,以祗事之勤,转仓部员外郎。

太宗即位(公元976年),迁考功员外郎,授四川东路转运使。

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召为膳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

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命与中书舍人郭贽、户部郎中雷德骧同知京朝官考课。中正尝荐举监察御史张白知蔡州,假贷官钱二百贯籴粟麦以射利,坐弃市。中正降为本曹员外郎,依旧知杂。未几,又擢拜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雍熙元年(公元984年)春,大宴,上(宋太宗)欢甚,以虚盏示群臣。宰相言饮酒过度,恐有失仪之责。上(宋太宗)顾谓中正曰:「今君臣相遇,有失者勿弹劾也。」因是伶官盛言宴会之乐。上(宋太宗)曰:「朕乐在时平民安。」是冬乾明节,群臣上寿酒,既三行,上(宋太宗)目中正曰:「三爵之饮,实惟常礼,朕欲与群臣更举一卮,可乎?」中正曰:「陛下圣恩甚厚,臣敢不奉诏。」殿上皆称万岁。

二年(公元985年),以年老辞,出知河南府。未几,被病罢,分司西京。

淳化初年(公元990年),判留司御史台,命其子元锡权河南司录以便养。

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卒,年八十四。

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元锡至刑部郎中,元晏后名世宁,至工部郎中。

下一篇 刘蟠

上一篇 刘保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