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去华 编辑
张去华(938年-1006年),字信臣。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张谊之子,北宋文学家。
张去华自幼读书刻苦,敏于诗赋,五代时以荫补太庙斋郎。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平淮南,献《南征赋》《治民论》得召试,命为御史台主簿,时年仅十八岁。后因参加御史台之台、殿、察三院议事,不得预坐,认为簿领之职非大丈夫所为,遂弃官而归,闭门苦读。宋建隆二年(961年),应举,荣登榜首,授秘书郎、直史馆。建隆四年(963年),平定荆南后,命为道州通判。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随太宗征北汉,监随驾左藏库。后历任京东、江南、河北等路转运使。雍熙三年(986年),著《大政要录》三十篇,太宗诏书褒奖,命为开封府推官。真宗即位,迁给事中,出知杭州、苏州,建议废除吴越国统治时留下的身丁钱税。景德元年(1004年),迁工部侍郎致仕。景德三年(1006年),因病去世,终年六十九岁。
张去华善于言辞,崇尚气节,曾献《元元论》,大意以养民务农为急,真宗十分赞赏,命以缣素书写为十八轴,张挂于龙图阁四壁。有文集十五卷。
字:信臣
所处时代:后晋至北宋时期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开封府襄邑县(今商丘市睢县)
出生日期:938年
逝世日期:1006年
主要成就:宋朝第二位状元,父子状元
主要作品:《南征赋》《大政要录》《元元论》等
本名:张去华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张去华生于开封府拱州(今河南睢县)。
张去华幼年勤奋好学,对写文作辞十分敏捷,因父亲的官荫补太庙斋郎。
后周世宗南征淮南,张去华时年十八岁,感慨而叹说“:战争不停止,老百姓的事务不加治理,这不是保持统治国家长久的办法。”因而写下《南征赋》、《治民论》,敬献给周世宗。被召应试,授予御史台主簿之职,隶属三院议事,不得列朝,他对所亲近的人说:“簿领的职位,不是我所干的。”于是抛弃官职到郑州,三年闭门不出。
宋朝刚建立, 张去华便挟诗文游学京师,其行为文章为李昉所称扬,一时名声大噪。第二年,考中进士甲科,并授予秘书郎、直史馆之职。 一年后,因年限已到没有得到升迁,张去华上章自诉,并说制诰张澹、卢多逊,殿中侍御史师颂文学肤浅,却居高位,希望与他们比较好坏。宋太祖立即召令张澹等人与张去华临轩策试,让陶谷等人进行考试。张澹由于答非所问,被降级。宋太祖提升张去华为右补阙,赐予袭衣、银带、鞍勒马。朝廷官员议论轻视张去华急躁升职,因而张去华十六年不被提职。
张去华曾经在便殿应对, 被宋太祖问到家世,张去华于是诉说父亲开始由于得罪权贵们,因而遭到贬职。宰相薛居正也替张去华诉说,宋太祖为此感动,并说:“汉室不仁道,奸臣专权,这是我所亲自看到的。”荆湖平定后,命为道州通判。张去华上奏说“:桂管为五岭的交通要道,如今刘钅长为了保全领地顽强坚守,依赖桂管作为防卫屏障,如果大军首先攻占他的城池,奔赴番禺,犹如进入无人之境。”并叙说桂州能够攻取的情状,太宗颁布诏令给予奖励。回京,任磁、乾二州知州,选为益州通判,升任起居舍人、知凤翔府。
张去华随从宋太宗征战太原,督管随军左藏库,于是被任命为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转运使。先后担任左司员外郎、礼部郎中。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任江南路转运使。
雍熙年间(984~987年),宋军讨伐幽州,张去华监督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粮草运输到拒马河,于是命为河北转运使。
雍熙三年(986年),任陕州知州,没有到任,写下《大政要录》三十篇敬献朝廷,宋太宗看后对此加以称赞,诏令给予嘉奖,赐予五十匹彩丝,因此留京没有被派遣。
恰遇许王为开封尹,张去华被任命为开封府判官,殿中侍御史陈载为推官,都赐予金紫服。宋太宗说“:你们都是朝廷的正直之臣,特地加以选择任用,要很好地辅佐我的儿子。”各赐予钱百万缗,一年后,就被授予左谏议大夫一职,又令枢密使王显下达旨意,表明辅助的意思。不久,庐州尼姑道安诉讼其弟妇不诚实,开封府不给妇人治罪,就用镣铐拘禁送回庐州。弟妇是刘铉妻子的外甥。道安击打登闻鼓,说刘铉用书信请托,张去华故意不治罪,宋太宗大怒,张去华被降职,贬为安州司马。这年年末,受召授予将作少监、知兴元府,没有到任,改任晋州知州,升任秘书少监、知许州(今河南许昌)。
至道三年(997年),宋真宗继位,张去华又被重新授予左谏议大夫一职。不久,又被升任给事中、知杭州。两浙路从钱氏征收丁赋以来,有的死了也不免除,张去华建议请求免除死者的赋税,有司以经费依靠为由,一直坚持没有批准。
咸平二年(999年),迁任苏州。不久,由于患病请求分司西京。在洛阳修补园庐,作“中隐亭”来表明自己的心志。
景德元年(1004年),被改任为工部侍郎。
景德三年(1006年),因病去世,终年六十九岁。
游七星岩
桂林平地起山尖,独此奇峰个个圆。
上应星辰三四点,中藏空洞几千年。
乘槎客子频相访,骑鹤仙人竟不还。
多少南来骢马客,品题诗句细磨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