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涣之 编辑
王涣之(1060年-1124年),字彦舟,衢州常山(浙江常山县)人,家居京口(镇江),王汉之之弟,宋代官吏。
元丰二年(1079年),中进士上第,特补武胜军节度推官。时新置学官,被任为杭州教授,又知颍上县。元祐中,任太学博士。后出任卫州通判,入朝后编修《两朝鲁卫信录》。徽宗立,进言受帝嘉奖,升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
崇宁初,进给事中、吏部侍郎。后出任外官。知广州时,坚决将杀害奴仆的蕃客正法。张商英任宰相时,复任他为吏部侍郎。后因病提举明道宫。宣和六年(1124年),王涣之卒。
字:彦舟
出生地:常山
出生日期:1060年
逝世日期:1124年
本名:王涣之
因未及授官年龄,特补武胜军节度推官。不久,调杭州教授。八年任宣义郎,知颍上县,改越州教授。元祐中为太学博士,校对黄本秘书,后任卫州通判。元符元年(1098)召入编修《两朝鲁卫信录》。徽宗即位,经大臣推荐应召入朝论国是。有“求言非难,听之难;听之非难,察而用之难”及“言无逆逊,唯是之从;事无今昔,唯当为贵;人无异同,唯正是用”等语,徽宗欲任以谏官御史,涣之以“臣由大臣荐,不可以居是官”,坚辞不受,改任吏部员外郎,调左司员外郎、起居舍人,升中书舍人。崇宁元年(1102)进给事中、吏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广州。因党争被解职,改知舒州,被蔡京列入“元祐党籍”。继而出守滁、潭、杭、扬诸州。大观四年(1110),复任给事中、吏部侍郎。重和元年(1118)知中山府,加宝文阁直学士。 恬静寡欲,淡于仕进。常言:“乘车常以颠坠处之,乘舟常以覆溺处之,仕宦常以不遇处之,则无事矣!”
将王之涣误作王涣之,始于明正德年间阳山顾氏文房刻本《集异记》中“王涣之”条,叙“旗亭赌酒”故事,《集异记》乃中唐薛用弱所著,其它书均作王之涣。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