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粉 编辑
蛋白粉,采用提纯的大豆蛋白。对于健康人而言,蛋白质缺乏不会发生。蛋白质摄入过多,不但是一种浪费,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是有危害的。2024年1月,保健食品蛋白粉首张备案凭证、蛋白粉复配产品首张备案凭证相继发放。
蛋白粉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怀孕妇女则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以制造红血球和胎儿的发育,而传统的大鱼大肉的补法往往让许多女性生完孩子后体重仍无法减轻,因为她们在补蛋白质的同时,也补进去了大量的脂肪。手术之后以及大病初愈的病人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以促进机体康复,提高免疫力。
2023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相关部门发布的《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大豆分离蛋白》《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乳清蛋白》开始施行。2024年1月,保健食品蛋白粉首张备案凭证、蛋白粉复配产品首张备案凭证相继发放。
另外食欲不好或消化功能不良的人以及通过节食方法来减肥者、素食主义者都可能蛋白质摄入不足,这不仅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影响机体水分代谢,还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睡眠不良和贫血等多种疾病。在这些情况下,优质蛋白粉就成为一种良好的补充品。
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素,它的存在与生命的各种活动紧密联系,例如参与机体的构成及机体的代谢,参与遗传信息构成和代谢,同时也为机体提供热量。
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也不同
蛋白质的种类极其繁多,不同食物来源的蛋白质,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也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有所区别,而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氨基酸评分(AAS)是测评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一个常用指标。
健康人不需要食用蛋白质粉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推荐成人每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是65~90克,或者按总能量计占10%~12%即可满足代谢需要。此外,蛋白质摄入量因人的年龄、体重及劳动强度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怀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蛋白质的需要量一般高一些。
蛋白质是人体氮元素的主要来源,不但能提供消耗的部分能量,还能用来合成新的组织。成人体内蛋白质约占体重的17%,每天都有3%的蛋白质参加代谢更新。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除了维持组织蛋白质更新外,还要合成新的组织。当体内蛋白质不足时,人的基本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可导致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体重过轻,智力发育障碍;成年人出现疲倦,体重减轻,贫血,血浆白蛋白降低,甚至水肿;并可引起妇女月经障碍。食用蛋白质粉,可有效防止或改善这些症状。
2. 预防疾病
心脏病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是导致死亡的第一杀手。血浆胆固醇含量高是导致心脏病的主要原因。饮食中动物脂肪可以提高血浆胆固醇含量,是导致动脉硬化、诱发心脏病的重要因素。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血胆固醇过多与心脏病有着直接联系,减少血浆胆固醇,也就减少了心脏病的发病危险。1982年,多国科学家分别在意大利和瑞士,对高胆固醇患者采用大豆蛋白质替代动物蛋白质对比实验,结果证明每天摄取50克大豆蛋白,其血浆总胆固醇量下降了20%,这项研究证明大豆蛋白质可以降低高胆固醇患者的血脂和胆固醇对心脏的不利影响。
在美国,医生建议心脏病患者在使用降低胆固醇药物之前,食用大豆蛋白质。因为大豆蛋白质既非药物(无毒副作用)又便宜,能有效预防心脏病,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3. 减轻肾脏负担
肾病是一种常见的长期糖尿病并发症,20%多的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受损。摄入动物蛋白,将增加肾脏负担,从而导致病情的加重。大豆蛋白质通过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起到防止和减轻动物蛋白对肾脏的损害。通过对肾病患者的饮食治疗观察,用大豆蛋白质替代动物蛋白效果最好,肾病患者也乐于接受含有大豆蛋白的食品。
同时,蛋白质在体内代谢的产物氨、尿素、肌酸酐等含氮物质需要经过肾脏排泄。一个人如果食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肝、肾负担,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蛋白质绝不是多多益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最高蛋白质摄入量是每千克体重0.92克,如果超过这个量,就有可能损害人体健康。
(1) 按推荐摄入量服用。
由于各生产厂使用的原料、工艺不完全一样,故其标签说明上都有各自推荐的蛋白质粉食用量,服用者不要随意增量或减量。吃得太少,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吃得太多,又会造成浪费或副作用。
(2) 不要空腹服用。
空腹吃蛋白质粉,蛋白质粉会被作为一般的“产热食品”消耗掉,浪费了宝贵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因此,在吃蛋白质粉之前或同时,吃一些其他食品。患者只能吃流质,可将蛋白质粉加入牛奶、豆浆、麦片、麦乳精等食品中一起食用。
(3)吃温或冷,不吃热或烫。
乳清蛋白粉
(4)加调味品要控制。
蛋白质粉可以加入到多种食品中食用,喜欢吃甜的可以加糖,喜欢吃咸的可以加盐,但是都不能加得太多。因为过多摄入糖和盐对人体健康不利。还有,吃蛋白质粉时不要加味精,因为蛋白质粉本身有一定的鲜味,乳清蛋白质粉中的氨基酸组成比例较好,而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它在体内经代谢后分解出谷氨酸,在蛋白质粉中再加味精等于画蛇添足。
(5)不要与酸性饮料一起吃。
苹果汁等饮料里含有有机酸成分,与蛋白质粉相遇后,会形成凝块,影响消化吸收。
由于肝脏对蛋白质的加工、利用出现障碍,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但对于肝昏迷、肝硬化晚期患者,供给过多蛋白质会增加肝脏负担,加剧病情,应限制动物蛋白。又因其在体内代谢会产生较多的氨,可以诱发或加重肝昏迷,所以这类患者可以选择某些富含支链氨基酸的植物蛋白,特别是大豆蛋白。因为支链氨基酸主要在肌肉中代谢,对肝功能有保护作用。
2. 三岁以下的孩子不宜吃
新生儿不宜食用蛋白质粉,婴儿的最好营养品是母乳。如果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吃母乳,应该选择相应月龄或年龄的配制奶粉,而不应该吃蛋白质粉,因为后者的蛋白质组成并不适合幼龄儿童,也不利于孩子的消化吸收,吃了以后很有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或过敏。
3. 痛风病人要谨慎选择
食用以大豆蛋白为主要成分的蛋白质粉。因为大豆中的嘌呤,可以造成体内尿酸增高,促成或加重痛风。但也有些品牌的大豆蛋白粉经过了特殊的处理,降低嘌呤含量。
4. 特殊病人食用前应征求医生的意见
蛋白质粉中所含的蛋白质量很高,在体内要经过肝脏分解、再合成人体自身组织成分,其代谢产物又要经过肾脏从尿液中排出。已有肝脏、肾脏疾病以及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吃了蛋白质粉以后,可能会加重器官的负担。因此,吃蛋白质粉以前应征求医生的意见,再决定可否食用。如果要增加蛋白质粉的食用量,也应听听医生的建议。
蛋白质是浓缩饲料的主要原料。我国是蛋白质资源短缺的国家,主要蛋白质原料仍然依靠进口,如鱼粉约70%需要进口,生产豆粕的大豆约70%需要进口,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合成氨基酸50%以上需要进口。浓缩饲料又称蛋白质饲料,是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微生素饲料和某些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其中蛋白质饲料占主要成分。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能直接供动物食用的配合饲料。
②食用级蛋白粉
蛋白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七大重要营养素之一。食用级蛋白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便是用作营养补充剂,而膳食营养补充剂是营养保健产业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产品类别。蛋白粉类产品约占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的3.1%。人体通过日常的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来摄取动物性蛋白以及植物性蛋白。因此,人们通过对含有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或植物性食物进行加工,提取出高纯度的蛋白质原料,此蛋白质原料再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等行业进行生产加工,通过其产品进行更健康方式的蛋白质摄取。
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素,它的存在与生命的各种活动紧密联系,例如参与机体的构成及机体的代谢,参与遗传信息构成和代谢,同时也为机体提供热量。
2. 动、植物蛋白粉营养有何不同
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之所以会有不同,与蛋白质的来源有很大的关系。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是不同的,这即意味着它们的营养价值也有差异。
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米面类、豆类,但是米面类和豆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同。当然,这种不足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改善,例如在米面中适当加入富含赖氨酸的豆类食品,则可明显提高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
健身目标在选择蛋白粉时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健美者和减肥者在营养素比例方面就有明显不同。练习举重的人应该寻找蛋白质含量高的产品,而耐力运动员则需要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高的蛋白粉,但减肥者需要的蛋白粉则侧重于高蛋白,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数量较少。
2. 质量和价格
俗语讲“一分钱一分货”,这同样适用于蛋白粉。尽管价格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不应该作为选择产品的单一标准。市场上确实存在价廉物美的高质量蛋白质,但大多数情况下,厂商会根据不同消费层次提供便宜或质优价高的产品。
3. 阅读成分列表
购买蛋白粉时了解成分很重要。标签上会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其他成分的详细含量。此外,还应该清楚产品使用的是天然糖,还是高果糖玉米糖浆等人造甜味剂。
4. 根据口味选择
市场上的蛋白粉有不同口味,除了健身目标,价格和成分等因素以外,口味也是选择最佳蛋白粉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生产商还会提供少量样品供消费者品尝。
食物名称 | 蛋白粉 |
含量参考 |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376 千卡 |
蛋白质 | 82.4 g |
碳水化合物 | 4.5 g |
糖 | 4.5 g |
叶酸 | 96 μg |
钠 | 1238 mg |
镁 | 72 mg |
磷 | 89 mg |
钾 | 1116 mg |
钙 | 89 mg |
铁 | 0.2 mg |
锌 | 0.16 mg |
维生素B1(硫胺素) | 0.04 mg |
维生素B2(核黄素) | 2.32 mg |
烟酸(烟酰胺) | 0.72 mg |
维生素B6 | 0.02 mg |
维生素B12 | 0.53 μg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