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邦宪 编辑
徐邦宪(1157—1233),字文子,号东轩,居武义城东学宫旁,从小聪慧敏捷有胆识,先拜师永嘉学派名儒陈傅良“究名物义理,以通史传百家之书”,又师从南宋史学明招文化集大成者吕祖谦,绍熙四年(1193)中进士,授为秘书郎。徐邦宪果敢荐才,关心百姓疾苦,主张强国富民再抗金,耿直善谏,多次贬知降职外调,嘉定元年(1208)升吏部司封郎兼太子侍讲,又升工部侍郎兼临安知府。他多次被诬陷又多次被皇帝赏识,迁太平知州时患病辞职,封集英殿修撰进宝谟阁掌修国史,晚年归里筑修书台山书院,墓葬县城西门外壶山脚。徐邦宪是南宋朝廷有作为有影响的高官,隐居书台山整理旧作,计有《奏议》3卷、《东轩集》4卷、《周礼解》6卷、《史记考》10卷及《无党论》、《君子绝德论》等。
出生日期:1157年
逝世日期:1214年
主要成就:任内理事果断,善荐贤才
主要作品:《奏议》
本名:徐邦宪
国籍:中国
籍贯:武义县
徐邦宪,字文子,号东轩。自幼聪明勤学,长大后先拜永嘉学派代表陈傅良为师,又从金华学派代表吕祖谦学于明招寺,史上称他“少负隽才,学问超诣,弱冠即声动名流”。
徐邦宪从政后,勤政爱民,敢于直言。“疏劾平原”,徐邦宪在仕途上初试锋芒,结果名动朝野。“平原”指的是韩侂胄。绍熙四年(1193年),礼部科试他拔得头筹,登进士第,由秘书省正字任校书郎。嘉泰四年(1204年),宰相韩侘胄提出开兵端以抗金,幕僚皆随声附和,没人敢提出非议,徐邦宪却“独首言之”,认为“用兵仓促,势必误国殃民”,因此得罪了权贵韩侘胄。
后来,徐邦宪请求外任,被委任处州知州。向皇帝告辞时,他仍然力谏“兵不可妄用”,详论史上“用兵过骤”而失败的教训,并直言:“兵革一动,变故横生,虎豹豺狼怪异日出,君臣独运之智,果足以坐镇之乎?”皇上虽然连连称是,但并没有息兵。
开禧二年(1206年),韩侘胄下令分兵攻金。结果,田俊迈攻宿州失利被俘,皇甫斌攻唐州亦败,诸军退守江淮,金军渡淮河南下,与宋军对峙。这时,徐邦宪又奉诏回京,当时陈亮就撰写了《送文子赴阙》诗为他饯行,称赞徐邦宪敢于直谏,“电抉雷掀”般反对权臣,为国忠诚的言辞痛快铿锵,并祝贺他得到皇帝的信任,希望他向君王禀告民众的疾苦。
次年,徐邦宪又直言上谏,提出应先发仓谷赈济饥民,赶农时恢复生产,待“秋储粮草,重整兵甲”后,再出师征伐,才能直捣敌巢,收复失地。
后来,徐邦宪以朝廷正在商议与金停战议和的名义,再次慷慨力谏,遭到韩侘胄的反对与记恨。韩唆使御史徐柟攻击徐邦宪,将其降职二级,并外调。后来,边将多失利,朝廷百官都叹惜未采用徐邦宪的意见。
不久,徐邦宪复官,任江西宪职,负责弹劾纠察。后转任江东漕,又改江东运判视事。阅月,以户部郎总领江东淮西军马钱粮。
后来,韩侘胄兵败被杀,其头颅被送给金军议和。尚书倪思推举徐邦宪代替自己,嘉定元年(1208年),皇帝召见徐邦宪,认为“秦桧专权,天下犹可以缉理,今侘胄专权,天下败坏尽矣”,授徐邦宪为尚右郎兼太子侍讲,后改司封郎官兼太子侍读、左司郎中。徐邦宪编撰严谨,讲论认真,得到皇帝赞赏。
1209年正月,徐邦宪升授宗正少卿,十月权工部侍郎,兼临安(杭州)知府。他任内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理事果断,且善荐贤才。后来,徐邦宪以母老乞求还乡,任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公元1214年,皇帝留下请辞的徐邦宪为集英殿修撰,掌修国史。尔后10多年,徐邦宪依然恪尽职守,直至归乡。
晚年的徐邦宪,回归故里武义,在壶山南麓修筑书室读书,号“书台山”。当地学子以能与大儒高官伴读为荣,每天清晨来这里晨读者络绎不绝。平时,各地学子也纷纷登门求学,他也总是热情相待,不吝赐教。
1233年,徐邦宪逝世,谥封“文肃”,墓葬在壶山脚下。“北山四先生”之一的王柏为其撰写墓碑:“平生慷慨刚决,器识宏达,多建事功。”后人为纪念徐邦宪,在武义县城大南门内建有徐文肃祠,在县城东边又建了省元坊。
计有《奏议》3卷、《东轩集》4卷、《周礼解》6卷、《史记考》10卷及《无党论》、《君子绝德论》等。
徐邦宪,字文子,婺州义乌人。幼颖悟,从陈傅良究名物义理,以通史传百家之书。绍熙四年,试礼部,第一人登进士第。三迁为秘书郎。
韩侂胄开兵端,同恶附和,无敢先发一语议其非者,邦宪独首言之。丐外,知处州,陛辞,力谏用兵不可太骤。再岁召还,言:"求名义以息兵,莫若因建储而肆赦,借殊常之恩,为弭兵之名,因行赦宥,大霈德泽。东委宣谕,西委宣抚,洗弄兵之咎,省戍边之师;发仓粟以赈饿殍,及农时而复民业。如此则建储之义,正与息兵相为表里也。"
又上侂胄书,侂胄恶其言,嗾御史徐柟击之,镌秩罢祠。未几复官,除江西宪,改江东漕,以户部郎为淮西总领。侂胄已诛,尚书倪思举邦宪自代。召对,上言:"今日更化,未可与绍兴乙亥同论。秦桧专权,天下犹可以缉理,今侂胄专权,天下败坏尽矣。"除尚右郎兼太子侍讲,除左司,为金贺正使接伴。除宗正少卿,回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丐祠,知江州,奏乞郡,得节制屯戍兵,至郡疾,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卒于官,年五十七,谥文肃。
徐邦宪是南宋名臣,由于仁义爱国敢直言,多次遭贬,仕途起伏。他被贬时,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曾两度为他写诗:“禁侍燕闲如献纳,愿将民瘼达君王。”“已闻塞下销锋镝,正自胸中有甲兵。”陈亮是徐邦宪妻子的哥哥,两人是同年进士,徐邦宪是那年的“省元”,省考第一;陈亮则是那一榜的“状元”,殿试第一,徐邦宪殿试第三,成了“探花”。
徐邦宪还是吕祖谦的嫡传弟子、浙东学派代表人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