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宗礼 编辑
陈宗礼(1203~1270),南宋官员。字立之,号千峰,江西南丰人,一说江西广昌杨溪乡上峰村人。汉族。早年以教书为业,43岁方中进士。调邵武军判官,知赣州,入为国子正,转秘书省著作佐郎,迁秘书监。景定四年拜侍御史,直龙图阁、淮西转运判官,迁刑部尚书。宋度宗即位时,历任殿中侍御史兼直讲、礼部尚书、枢密院参知政事,卒于官,谥文定。为政直言清节,主张治国注重赏罚,为文以释经义、述政治主张为主,以挺拔峻峭穷理著称。所著《寄怀斐藁》、《曲辕散木集》等,已佚。
陈宗礼
十二年初任邵武军判官,入为国子正,迁太学博士、国子监丞,转秘书省著作佐郎,兼考功郎官、国史实录院校勘、景献府教授,升著作郎。宝祐六年(1258),丁大全为丞相,把持朝政,网罗党羽,推陈宗礼为尚书郎兼丞相掾。陈宗礼为人耿直,对丁大全擅作威福,迫害忠良,以致贤士藏匿,民心大失,危及社稷而上疏弹劾。丁大全极为恼怒,将陈宗礼罢归。
开庆元年(1259)十月,丁大全罢相,吴潜、贾似道为左、右丞相,陈宗礼被起用为太常少卿,以直宝谟阁、广东提点刑狱进直焕章阁,迁秘书监。监察御史虞宓秉承贾似道之意,弹劾陈宗礼任广东提点时与吴潜互相唱和,语多讥讪。陈宗礼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居住。
陈宗礼
陈宗礼从政数十年,敢于抨击权相擅权误国的刚直性格和一生清廉俭朴,除正俸外,无丝毫多取的生活作风,博得了人们的赞誉。他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享有“文祖欧曾接真气,诗尚陶韦得真趣”之誉。著有《寄怀棐藁》、《曲辕散木集》、《两朝奏议》、《经筵讲义》、《经史明辨》、《经史管见》、《人物论》等,已佚。《宋史》卷四二一有传。
范文正公全集
陈宗礼字立之。少贫力学,袁甫为江东提点刑狱,宗礼往问学焉。淳佑四年,举进士。调邵武军判官,入为国子正,迁太学博士、国子监丞,转秘书省著作佐郎。入对,言火不循轨。帝以星变为忧,宗礼曰:“上天示戒,在陛下修德布政以回天意。”又曰:“天下方事于利欲之中,士大夫奔竞趋利,惟至公可以遏之。”兼考功郎官,兼国史实录院校勘,兼景献府教授,升著作郎,迁尚左郎官兼右司。时丁大全擅国柄,以言为讳。宗礼叹曰:“此可一日居乎!”陛对,言:“愿为宗社大计,毋但为仓廪府库之小计;愿得天下四海之心,毋但得左右便嬖戚畹之心;愿寄腹心于忠良,毋但寄耳目于卑近;愿四通八达以来正人,毋但旁蹊曲迳类引贪浊。”拜太常少卿,以直宝谟阁、广东提点刑狱进直焕章阁,迁秘书监。以监察御史虞虑言追两官,送永州居住。
宋史文载
迁礼部侍郎,寻权礼部尚书,乞奉祠,帝曰:“岂朕不足与有为耶?”以华文阁直学士知隆兴府,再辞,依旧职与待次差遣。逾年,依旧职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加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寻兼权参知政事。疏奏:“国所以立,曰天命人心。因其警而加敬畏,天命未有不可回也;因其未坠而加绥定,人心未尝不可回也。”卒官,遗表上,赠开府仪同三司、盱江郡侯,谥文定。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