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致尧 编辑

北宋散文家

曾致尧曾致尧

曾致尧(947年-1012年), 字正臣, 又字正屋,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 散文家曾巩宰相曾布的祖父, 中国北宋大臣。

曾致尧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授符离主簿,累迁光禄寺丞、监越州酒税。数上书言事,献文章,太宗奇之,召拜著作佐郎、直史馆。行视汴河漕运,称旨,改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岁终,移知寿州,转太常博士。真宗即位后,迁主客员外郎,判盐铁勾院,出为京西转运使,奉使安抚西川。张齐贤任泾原等州经略使,辟为判官,迁户部员外郎,上疏自陈,不愿受章绂之赐,坐言词狂躁,责为黄州团练副使。未久,复官,改吏部员外郎,历知泰、泉、苏、扬、鄂五州。大中祥符初(1008年),迁礼部郎中,转户部郎中。祥符五年(1012年)卒,享年六十六岁。

曾致尧喜好著书,为文“闳深隽美,长于讽喻”,著述甚富,有文集十卷、《仙凫羽翼》三十卷、《广中台志》八十卷、《清边前要》三十卷、《西陲要纪》十卷、《为臣要纪》三卷、《四声韵》五卷,均已佚。《全宋诗》卷五四录其诗六首。《全宋文》卷一二六收其文五篇。事迹见欧阳修《曾公神道碑铭》《宋史》卷四四一本传。

基本信息

编辑

字:正臣

所处时代:五代十国、北宋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南丰

出生日期:947年

逝世日期:1012年

主要成就:官至礼部郎中,后改户部郎中

主要作品:《仙凫羽翼》30卷、《广中台纪》80卷等

本名:曾致尧

个人生平

编辑

曾致尧(947-1012),字正臣,江西南丰人,北宋散文家、诗人。官至尚书户部郎中。是曾巩、曾布之祖父。 其八世祖曾略为抚州节度使,子孙散居临川、南城。其曾祖曾洪立,本为南城籍,唐乾符二年(875)为南丰县令,始家居南丰,卒后葬南丰,是为南丰曾氏祖。

南丰曾氏为耕读世家。自巩之祖父致尧于太平兴国八年(983)举进士起,77年间曾家出了进士19位。进士中,致尧辈7人,其子易占辈6人,其孙巩辈6人。此外,巩之妹婿王安国、王补之、王彦深等一批人亦皆进士。披阅《建昌府志》、《南丰县志》及诸曾著作如巩之《元丰类稿》,我们不能不被该家族的儒学底蕴、文化积淀与苦学精神所震惊。曾巩进士同年苏轼苏辙赠诗称:“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非虚言也。

其性格刚正,体察百姓疾苦,减免苛捐杂税,深得民心。为人正直,敢于揭奸人之过,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时,多行不法,无人敢言。曾致尧则进行弹劾。宋太宗认为,曾致尧敢对魏庠进行弹劾,确实难得,遂将魏庠罢免。不久,命曾致尧安抚西门(今四川成都),改知寿州(今安徽寿县),转太常博士。离任时,寿州百姓再三挽留,以致几天不能成行,后以单骑带二卒,才悄悄离开。

宋真宗即位(998年)后,曾致尧为主客员外郎、三司盐铁判官。张齐贤荐为翰林知制诰,但因曾常常在奏章中言词激烈,得罪不少权臣,故没有被任命。咸平四年(1001年),任户部员外郎。此时,党项族首领之一的李继迁围攻灵州,真宗欲以宁夏五州来安抚李继迁。曾致尧上书力陈李继迁反复无常,多次降叛,不可信任,而宁夏为宋之西陲,不宜放弃,应重兵防守。因词旨尖锐,被贬为黄州副使。未几,任吏部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历知泰、泉、苏、扬、鄂等州。大中祥符初(1008年),任礼部郎中,改任户部郎中。卒后赠谏议大夫。后因其孙曾布任右相,赠其为太子太师,封宁国公。

曾致尧在南唐后主李煜时曾中进士,却不就仕,至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复举进士,为北宋以来南丰第一个进士。初任符离主簿,梁州录事参军,著作佐郎、直史馆,改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其性格刚正,体察百姓疾苦,敢于上书言事,对有违法制的苛捐杂税给予减免或废除,所到之处,颇有政声。敢于揭人之过,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时,多行不法,无人敢言,致尧则进行弹劾。宋太宗说:曾致尧敢对魏庠进行弹劾,确实难得。并将魏庠罢免。不久,命曾致尧安抚西川(今四川成都),改知寿州(今安徽寿县),转太常博士。调离寿州时,百姓再三挽留,以致几天不能成行,后以单骑带二卒,才悄悄地离开了寿州。

曾巩(1019—1083)北宋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字子固 。少有文名,为欧阳修所赏识,王安石尝与之交游。嘉祐二年进士。初为太平州司法参军,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为实录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等州。元丰三年(1080),判三班院。四年,迁史馆修撰,典修五朝国史,管勾编修院。未及属稿,擢中书舍人。后病卒于江宁。任地方官时,注意除民害,平冤狱,治疫救灾。任职史馆,曾整理《战国策》、《说苑》,并校定南齐、梁、陈三书。散文含蓄典重,雍容平易,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亦能诗。著有《元丰类稿》。

个人著作

编辑

曾致尧喜好纂录,长于诗文,著作颇富。散文多为论治乱得失兴废之作,文风隽美,长于讽喻。诗赋朴实无华,情趣横生,语言浅近明快,流露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著有《仙凫羽翼》30卷,《广中台纪》80卷、《清边前要》30卷、《西陲要纪》10卷、《为臣要纪》3卷、《直言集》10卷、《文集》10卷等,共达176卷(篇)之多。其孙曾巩为其集得诗文20卷,名曰《凫绎集》行于世。《宋诗纪事》、《江西诗征》存其诗。《全宋文》收其文4篇,县志亦存其诗文多篇。

诗歌作品

编辑

东 林 寺

江南杨柳春,日暖地无尘。

渡口惊新雨,夜来生白苹。

晴沙鸣乳雁,芳草醉游人。

向晚前山路,谁家赛水神。

望 京 楼

望京楼上望,望久思踟躇。

境土连江徼,人家匝海隅。

隔山川隐映,近郭水萦纡。

雨过风腥槛,潮来岸浸芦。

题刘居士江楼

刘八江楼雅,诗家不易言。

春风花对岸,夜月水当轩。

帘卷青山入,窗开白浪翻。

画来须妙手,梦去亦清魂。

吟称云初满,登宜雪正繁。

鱼龙惯灯火,鸥鹭识琴樽。

波动檐摇影,潮回砌露痕。

势雄邻碧落,景好怕黄昏。

未许凡踪到,宁教俗态存。

主人凭槛处,寥廓共谁论。

崇 觉 寺

水深花影地莓苔,春色烘人若不开。

走报鴒原无别事,远将歌管酒壶来。

题军山徐秀才居

买断军峰不计钱,屋前屋后水潺潺。

青春花发帘帷外,白日云浮栋宇间。

金鼎欲成红气溢,玉芝初种紫苗悭。

未知桃熟先生醉,鹤驭何人得往还。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华林书院集群英,讲育兴来里巷荣。

宾友尽为文苑客,子孙多是帝门生。

宋史文载

编辑

曾致尧字正臣,抚州南丰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解褐符离主簿、梁州录事参军,三迁著作佐郎、直史馆,改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尝上言:“去岁所部秋租,惟湖州一郡督纳及期,而苏、常、润三州悉有逋负,请各按赏罚。”太宗以江、淮频年水灾,苏、常特甚,所言刻薄不可行,诏戒致尧毋扰。俄徙知寿州,转太常博士。

致尧性刚率,好言事,前后屡上章奏,辞多激讦。真宗即位,迁主客员外郎、判盐铁勾院。张齐贤荐其材,任词职,命翰林试制诰,既而以舆议未允而罢。

李继迁扰西鄙,灵武危急,命张齐贤为泾、原、邠、宁、环、庆等州经略使,选致尧为判官,仍迁户部员外郎。既受命,因抗疏自陈,愿不受章绂之赐,词旨狂躁。诏御史府鞫其罪,黜为黄州副使,夺金紫。未几,复旧官,改吏部员外郎,历知泰、泉、苏、扬、鄂五州。大中祥符初,迁礼部郎中,坐知扬州日冒请一月奉,降掌升州榷酤,转户部郎中。五年,卒,年六十六。

致尧颇好纂录,所著有《仙凫习翼》三十卷、《广中台志》八十卷、《清边前要》三十卷、《西陲要纪》十卷、《为臣要纪》一十五篇。子易从、易占皆登进士第。------《宋史列传第二百》

下一篇 刁衎

上一篇 句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