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地气候 编辑

气候特点

局地气候局地气候

局地气候(local climate),又称地方气候,是指垂直范围和水平范围介于大气候和小气候之间的局部地区的气候特点。例如大片森林、大型水库、城市、山地、湖泊等所具有的气候特点,都属于局地气候的范畴,它们分别称为森林气候、水域气候、城市气候、山地气候、湖泊气候等。

目录

定义

编辑
局地气候(local climate),又称地方气候,是指垂直范围和水平范围介于大气候和小气候之间的局部地区的气候特点。

例如大片森林、大型水库、城市、山地、湖泊等所具有的气候特点,都属于局地气候的范畴,它们分别称为森林气候、水域气候、城市气候、山地气候、湖泊气候等。

区别

编辑

大气候

大气候是指全球性和大区域的气候,如: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型气候、极地气候、高原气候、季风气候等。

局地气候与通常所说的大气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局地气候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的铅直梯度和水平梯度都要比大气候相应的梯度大几倍、几十倍甚至更大,且气候要素的日变化异常激烈。

小气候

小气候是指更小范围的气候,如:贴地气层和小范围特殊地形下的气候(如一个山头或一个谷地)。

局地气候与小气候的区别 ,除了局地气候的垂直范围和水平范围略大于小气候外,二者并无明显的界限。因为从小气候过渡到局地气候,很难规定一个清楚的数量界限,其气候要素的变化往往是连续的。故在目前,习惯上把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所引起的局地气候的变化也归为小气候的研究范畴,这样局地气候和小气候可视为同一性质的气候特征,不再单独划分出局地气候。按照上述观点,森林气候与森林小气候,城市气候与城市小气候,水域气候与水域小气候应该指的是同一范畴。

类别

编辑
局地气候包括森林气候、城市气候、水域气候、山地气候、湖泊气候等。

森林气候

森林气候通常指森林地区的局地气候,由林区地理位置、环境条件、面积大小、地形特点、林木种类、林型结构等综合影响而形成,属中、小气候范畴。广义则指地球上森林地带的气候类型,包括不同气候带中各种森林气候,如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针叶林气候等,属大气候范畴。

城市气候

图1 城市与郊区气候特征比较图1 城市与郊区气候特征比较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在城市里人口密集,下垫面变化最大。工商业和交通运输频繁,耗能最多,有大量温室气体、“人为热”、“人为水汽”、微尘和污染物排放至大气中。因此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中表现最为突出。

城市气候是在区域气候背景上,经过城市化后,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局地气候。在8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兰兹葆曾将城市与郊区各气候要素的对比总结如图1所示。

从大量观测事实看来,城市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效应(混浊岛、热岛、干岛、湿岛、雨岛)和风速减小、多变。

水域气候

水域气候与陆面各种类型气候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域的辐射特性与热力特性所决定的。水域气候有以下特征 :

(1)与陆地比较起来,水域上的温度变化非常缓和,因而温度的日变幅和年变幅水域比陆地小。

(2)水域内具有充足的水,因此具有最大的蒸发力。水域上云雾的变化与陆地也不同。夏季,水域上的低云以夜间最多,夏季水域上不利对流云的发展。在冬季,由于水面比周围陆地温度高,这时较冷的空气移到水面,就容易促成湖上雾的形成。

湖泊气候

湖泊气候,由于湖泊(包括水库)水体的存在而造成异于周围陆地的一种局地性气候,其特征以湖泊范围大者显著。 湖泊气候的主要特点如下:

①由于湖泊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水体比热大,蒸发耗热多,使湖面上气温变化与周围陆地相比较为和缓,冬暖夏,夜暖昼凉。例如,贝加尔湖中大乌西根岛一月份平均气温比湖东的巴尔古津高13℃,而七月份低7℃。

②湖面上湿度大。夜雨多于日雨。由于湖泊的存在使冬季和夜间近地气层不稳定,夏季和白天则气层稳定,因此湖面上日雨量减少,雷暴多发生于夜间。由于夏季和白天雨量较少,使年总降水量偏少,但冬季和夜间湖区降水量反可比陆地多。例如,中国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库区夏季降水量比建库前约减少90毫米,冬季降水量约增加10毫米,年降水量减少在80毫米以上。

③由于湖泊和陆地之间的温差,形成以一昼夜为周期的湖陆风,夜间风从陆吹向湖,白天风从湖吹向陆。由于湖风的调节,湖滨地区夏季白天气温偏低,冬季偏高。例如,中国洞庭湖畔的岳阳和沅江平均每年最高气温≥35℃的炎热日数,分别为14.5和15.8天,而距湖较远的常德和长沙平均每年分别为24.8和33.0天。

湖泊的影响可波及附近一定距离的陆地,使之具有湖泊气候的某些特点。湖泊面积愈大,湖水愈深,湖泊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周围陆地的影响愈明显。

山地气候

山地气候是指在地面起伏很大、山峰与谷底相间的山地形成的局地性气候。

山地气候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热带高山,由山麓到山顶,可出现由热带、温带到寒带的气候和植被变化。在河谷、盆地,冬季冷空气下沉,出现逆温现象;山地气候地区的气流遇山抬升,易成云致雨,故降水随高度上升而增多;但达一定高度后又减少,该高度称降水最大高度。如天山北侧,山麓为荒漠,降水最大高度处生长森林;山脉对气流有明显阻挡作用,使山脉两侧的气候出现较大差异。大的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如秦岭为中国北方和南方、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分界点。

下一篇 小气候

上一篇 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