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掷 编辑

词语

弃掷弃掷

弃掷,汉语词语,拼音是qì zhì,意思是乱丢乱扔,出自《阿房宫赋》。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弃掷

外文名:throw away;give up

拼音:qì zhì

出处:《阿房宫赋》

解释:乱丢乱扔

解释

编辑

乱丢乱扔。

出处

编辑

唐·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诗:“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

唐·杜甫《别苏徯(赴湖南幕)》:故人有游子,弃掷傍天隅。他日怜才命,居然屈壮图。

唐·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宋·周邦彦《丁香结·商调》:汉姬纨扇在,重吟玩、弃掷未忍。登山临水,此恨自古,销磨不尽。

宋·赵令畤《蝶恋花·镜破人离何处问》:玉容不见空传信。弃掷前欢俱未忍。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地久天长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

宋·洪适《满庭芳·再作寄景卢》:尚记乘舟西溯,楼卷雪、曾到雷池。今非昔,畏寒闭户,弃掷夏商彝。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生涯几何,宁堪此弃掷哉?”

下一篇 逦迤

上一篇 金块珠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