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义 编辑
田义(1534年-1605年),号渭川,陕西西安府华阴县人,明代司礼监太监。
别名:渭川
所处时代:明代
出生地:陕西西安府华阴县
出生日期:1534年
逝世日期:1605年
本名:田义
外文名:TianYi
民族:汉族
田义在他9岁那年被净身送入宫中,从此便开始了他漫长的宫廷生活。隆庆在位年间,田义被任命为司礼监提督太监下属的六科廊掌司,管理内外章疏和内官档案。
万历皇帝初登大宝之际(1572年),仔细考察了身边伺侯他的人,最终发觉田义忠心耿耿,处事干练老成,可以担当大任,于是就在第二年(1573年)委以重任,提拔到文书房当管事,为司礼监的助手(相当于机要秘书)。明朝时,宦官升入司礼监,必须是从文书房出来的才行,因而文书房管事也就等于是司礼太监的预备班。田义进入文书房,充分显示了他本人的才干,也说明他已从众多的内官中脱颖而出,为他日后荣升司礼监乃至掌司礼监印铺平了道路,这是田义发迹的开端。
田义升入文书房管事后,专门负责保管百司奏章和出纳皇帝旨意。因政绩卓著,又升为内官监太监,专掌国家造宫殿陵墓,并铜锡妆奁器用诸事,外厂甚多,同时监视吏部选官,亦为清要之职。
在此任间,田义曾于万历十年(1582年)奉旨押发秦府永寿王府辅国中尉怀墉至凤阳。怀墉是怀顺王的弟弟,他们一共兄弟五人。怀墉兄弟四人仗着兄长怀顺王的势力,常以皇家子弟出入市井,鱼肉乡里,后被秦敬王上奏朝廷,神宗治怀墉为“逆恶乱常,大违祖训”之罪,四凶中一人赐死,怀墉等三人被废为庶人,发落到安徽凤阳高墙中禁锢。万历皇帝考虑到怀墉出身皇室,素来桀骜不驯、作威作福,且押送路途遥远,恐有闪失,因此,皇帝就把押送怀墉的重任交给了办事最得力的太监田义。
田义奉旨行事,一路上风餐露宿、小心谨慎,平安到达凤阳,将怀墉交给了太监韩寿,转发高墙。途经家乡华阴县时,他特意回家上坟祭祖,并对乡党亲旧厚加赠遗。他的升官发迹与衣锦还乡,使得乡人十分羡慕,纷纷以之为荣。田义回京后,龙颜大悦,次年便提拔田义担任南京副守备,实际上掌握监军大权。
万历十一年(1583年),御旨任命田义为南京副守备,同时以南京司礼监太监掌南京内官监印。三年后转正守备兼掌南京司礼监印,留都南京的军政大权都握在了田义的手中。南京是明朝早年定都的地方,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便定南京为留都,一切官府人员均照北京设置,宦官各监也是如此,就是没有皇帝,于是便设守备一人,以公、侯、伯充之。到仁宗时改为派一个宦官去当守备,俨然是皇帝的代表,职务自然十分重要。万历认为南京是“国家根本重地”,特命田义协助正守备新建伯王承勋及兵部尚书翁大立参赞机务、操练军马、抚恤人民、禁戢盗贼、振举庶务、保护宗庙山陵等,不得欺压百姓、乱征科税、以私减公、玩忽职守,务使军民“安分守法”,一定要“勉之慎之”,“庶副朝廷委托之重”。职权虽大,不过任务也非常重。
此后田义青云直上,官运亨通。万历十七年(1589年),皇帝特将田义由南京召回北京担任司礼监随堂办事,“总理中外文书,提督教习兼督礼仪房”。万历十九年(1591年),掌司苑局印。万历二十年(1592年)兼掌巾帽局印。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掌司礼监印,兼掌酒醋面局印,总提督礼仪房”。
在田义担任的这些要职中,司礼监随堂办事、提督教习、督礼仪房、司礼监掌印、总提督礼仪房等都属司礼监系统中至为关键的职务。礼仪房也属司礼监,一般由掌印或秉笔兼摄,掌管“一应选婚、选驸马、诞皇太子女、选择乳妇诸吉礼。”至于田义兼掌的司苑局、巾帽局、酒醋面局又分别是“八局”中比较实惠的职务,司苑局掌蔬菜瓜果,巾帽局掌宫中内使帽靴、驸马冠靴,酒醋面局掌宫内食用酒醋糖酱面豆诸物。
纵观田义的宦官生涯,发现他几乎是从始到终都在司礼监任职(内官监除外),无论是接受宫廷教育的内书堂,还是最后的司礼监掌印,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司礼监掌印,田义整整当了10年直到因病去世,这一职务在明代可谓举足轻重。正因为司礼监负责批阅奏章、传达圣命,所以大臣们对司礼监太监也是拱手听命,仰其鼻息,就是大臣入阁,照例要拿着名片,捧着礼物,先拜谒司礼太监,然后才正式就职;平时路上遇见则叩头跪拜。
伴随着田义职位的上升,也由于他忠于职守、谨慎操劳,因此备受万历帝赏识,得到的赏赐格外优厚。万历初年田义当内官监太监时,皇帝就赐他蟒衣玉带。万历十四年(1586年)赏他岁加禄米。万历十七年(1589年)又“钦赐坐蟒,许禁地乘马”。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再“钦赐内府坐橙杌”。此后,他还奉旨“团营大阅”和“法司录囚”,这些在当时都是特殊的恩典。
田义
上奏陈疏为无辜
《酌中志》卷五记载: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田义刚当司礼监掌印,就冒死拿着两折奏稿去密谏皇帝。
明朝蟒衣
另一折奏稿大致说的是:微臣我发现御前执事宫人、内官,有的惹皇帝生气,处罚遣送络绎不绝。有的被打成重伤,加上患时疫而死亡,天天都不在少数。向来是圣旨下达,当日用刑,而掌刑者怕连累自己,便用刑严酷;押解犯人者也怕牵连进去,日夜严加看管,致使受刑者能得性命的十无一二。如此致伤天和,有违圣德。万历皇帝看后觉得在理,奖励了田义后,便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而田义的果敢行为使众多的性命得以拯救,弊习立除,真正做了一件善事;同时他还劝勉皇上及时亲政,免得大权旁落,滋生变故。这与明朝大多数太监揽权的行径截然相反,很是难能可贵。
御前救吴宝秀
吴宝秀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进士,官拜大理评事,后被贬为南康知府。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湖口的税监李道仗着是皇帝的特使,恃势妄为。吴宝秀为人正直,不愿巴结李道,故不和他往来。李道恼羞成怒,诬告吴宝秀,说他阻挠税务,下令逮捕了他。宝秀的妻子陈氏闻讯悲痛万分,把平日积蓄的银钱和首饰交给宝秀,哭着说:“把这些作为路费吧!”当晚陈氏上吊自杀。
吴宝秀被押解到北京后,关在诏狱里。诏狱由锦衣卫直接控制,代皇帝行刑,权力超越一切法律之外,下诏狱就是下地狱,刑法极其严酷,生还的可能性极小。不少大臣也上书皇帝,为宝秀伸冤。奏章积压了十多件俱不上报,即便上报了,皇上也一概不理。
一日,田义汇集所有的奏疏送到万历面前,万历十分愤怒,把奏章都扔到了地上。田义从容地捡起奏章,又放到皇帝面前,磕着头说:“大臣们在门外跪候多时了,得不到答复绝不退出。”皇帝怒气稍平,把奏疏看了一遍,下令把吴宝秀由诏狱移至刑部。九月,吴宝秀被贬为庶民释放,次年病死,南康士民为宝秀和他妻子建了祠庙。直到天启年间,宝秀的冤案才平反,被追赠为太仆少卿,享受祭祀,并录用他一个儿子当官。
为矿税直谏皇上
万历皇帝
在田义据理争论时,中使拿着遗诏回来复命。田义愤愤然走出,正好撞上沈一贯。田义气愤地唾骂沈一贯,说他胆小如鼠,不能坚持把弊政废除。由于遗诏被万历皇帝收回,矿税让当时人民又多吃了18年的苦,直到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这一弊政才废除。
田义墓
蔡东藩先生在《明史通俗演义》中就矿税一事称赞田义:“不期太监中,亦有此人,其名曰义,可谓不愧。”刘若愚在《酌中志》中称赞他“贞介忠诚,有大臣度……性俭朴寡言,休休有量,人不敢干以私”。也正因此,他死后万历帝给予他隆重的待遇,赐祭三坛,树享堂碑亭,祠额题为“显德”,更证明其德性高洁。后代的太监追随他气节品行而葬于其墓侧。而清代太监慈有方诚心发愿捐出私产,营建慈祥庵来保护田义墓地,使之以存久远。
田义墓冢
田义墓
此外,慈祥庵有殿宇两进,三楹,内供观世音像。两侧为禅堂。有一小门与田义墓相通。田义墓环境清幽,游人少至,如在清晨或黄昏前往最为惬意,不但能欣赏精致的文物,发思古之幽情,还能放松身心,享受一下新鲜空气。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