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鲁番汗国 编辑
吐鲁番汗国(1456年-1570年),中国西部的汗国,羽努思汗于1456年所建,由蒙古帝国的东察合台汗国分裂而来,统治区域为以吐鲁番为中心的草原地带,即汉朝的西域,唐朝的西州、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
察合台汗国于1347年分裂为东察合台汗国、西察合台汗国。
1369年,西察合台汗国合不勒汗逝世,由帖木儿将其逐渐演变为帖木儿帝国。
东察合台汗国在中国史籍以国都为名,先后称为别失八里汗国(唐朝的庭州、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亦力把里汗国(即伊犁,今新疆伊宁市)。
15世纪中叶,斡思汗逝世后,长子羽努思和次子也先不花争夺汗位,东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
东部,羽努思汗于1456年,以吐鲁番及汗国北部草原为中心,建立吐鲁番汗国(即唐朝的西州、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西部,也先不花以天山南部的哈什哈尔(喀什噶尔,今喀什)等地为中心仍称东察合台汗国。公元1514年,吐鲁番汗国满速尔汗的三弟赛义德攻占也先不花系的东察合台汗国建立叶尔羌汗国(1514-1680年)。
1570年吐鲁番汗国最后一任大汗马速与同是察合台系的叶尔羌汗国交战被俘,东察合台汗国正支汗统结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