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世言 编辑

陆人龙创作话本小说集

型世言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代陆人龙创作的短篇话本小说集,刊刻于明末天启、崇祯年间。

《型世言》共十卷,四十回,除第十五回写南宋之事,第三十八回系元代话本外,其余各篇均演绎了明代的人物故事。它以朴实的笔墨不但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示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真实地再现了从元末明初到崇祯年间二百多年的社会现状,反映了一个王朝起落兴衰的历史流程,而且对明代世相进行了直接的描写,尤为精细地描摹了市井细民的音容笑貌与生活百态,涵盖了晚明社会的时代风尚和历史面貌。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型世言

作品别名: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

作者:陆人龙

创作年代:明代

文学体裁:短篇话本小说集

字数:369000

内容简介

编辑

《型世言》共有四十回,所记多为明代的故事,很多是当时的历史人物的事迹和传说,个别没有纪年的故事,背景也是明代的。

《型世言》共四十回,每回演一故事。每篇前面有陆云龙的序文、眉批和总评。

作品目录

编辑

第一回 烈士不背君贞女不辱父

第二回 千金不易父仇 一死曲伸国法

第三回 悍妇计去孀姑 孝子生还老母

第四回 寸心远格神明 片肝顿苏祖母

第五回 淫妇背夫遭诛 侠士蒙恩得宥

第六回 完令节冰心独抱 全姑丑冷韵千秋

第七回 胡总制巧用华棣卿 王翠翘死报徐明山

第八回 矢智终成智 盟忠自得忠

第九回 避豪恶懦夫远窜 感梦兆孝子逢亲

第十回 烈妇忍死殉夫 贤媪割爱成女

第十一回 毁新诗少年矢志 诉旧恨淫女还乡

第十二回 宝钗归仕女 寄药起忠臣

第十三回 击豪强徒报师恩 代成狱弟脱兄难

第十四回 千秋盟友谊 双璧返他乡

第十五回 灵台山老仆守义 合溪县败子回头

第十六回 内江县三节妇守贞 成都郡两孤儿连捷

第十七回 逃阴山运智南还 破石城抒忠靖贼

第十八回 拔沦落才王君择婿 破儿女态季兰成夫

第十九回 捐金有意怜穷 卜屯无心得地

第二十回 不乱坐怀终友托 力培正直抗权奸

第二十一回 匿头计占红颜 发棺立苏呆婿

第二十二回 任金刚计劫库 张知县智擒盗

第二十三回 白镪动心交谊绝 双猪入梦死冤明

第二十四回 飞檄成功离唇齿 掷杯授首殪鲸鲵

第二十五回 凶徒失妻失财 善士得妇得货

第二十六回 郎妄意院中花 奸棍巧施云里手

第二十七回 贪花郎累及慈亲 利财奴祸贻至戚

第二十八回 痴郎被困名缰 恶髡竟投利网

第二十九回 妙智淫色杀身 徐行贪财受报

第三十回 张继良巧窃篆 曾司训计完璧

第三十一回 阴功吏位登二品 薄幸夫空有千金

第三十二回 三猾空作寄邮 一鼎终归故主

第三十三回 八两银杀二命 一声雷诛七凶

第三十四回 奇颠清俗累 仙术动朝廷

第三十五回 前世怨徐文伏罪 两生冤无垢复仇

第三十六回 勘血指太守矜 音赚金冠杜生雪屈

第三十七回 西安府夫别妻 郃阳县男化女

第三十八回 妖狐巧合良缘 蒋郎终偕伉俪

第三十九回 蚌珠巧乞护身符 妖蛟竟死诛邪檄

第四十回 陈御史错认仙姑 张真人立辨猴诈

创作背景

编辑

《型世言》全书共40篇,基本上都是反映明代现实之作,现实性很强,其素材来,有一则当时的征文启事给人们提供了线索。在由陆云龙编选、峥霄馆刻制的《皇明十六家小品》一书中,发现一则广求异闻为编撰《型世言》二集之用的征文启事,启事云:若“见惠瑶章,在杭州付花市陆雨侯家,在金陵付承恩寺林秀芳江复初寓”,“……兹录其征启内拟刻书名:……一、刊《型世言二集》【征海内异闻】……”这则启事至少可以说明,“广征海内异闻”是作者创作《型世言》的素材来源之一,至少一部分作品素材是通过征文方式获得的。

书中所叙多为明代故事,有的源于史实,大半源于社会生活。陆人龙更多地注意到明代当时的名人传记资料和当时发生的社会新闻,而不像凌濛初那样更多地集中在古代的野史笔记“可新听睹佐谈谐者”,因而其故事都是当时社会上确曾发生过的。

人物介绍

编辑

李懋先

《宝钗归仕女 寄药起忠臣》中人物,会试中永乐二年朱缙榜进士,作为被考人参与科举。后来当了官,李学士升了北京祭酒,是国子监或国子学的主管官。本回由王指挥之妻丢金钗开始写的,后被李时勉的马夫与长班拾得,李侍讲得知后,给其二两银子去买酒,而把钗儿收在自己这里。然而李侍讲并不是要把此钗留作私用,而是要张贴启示寻找失主。

钱公布

《贪花郎累及慈亲 利财奴祸贻至戚》中人物,一位秀才,经人介绍做得别人的老师。在《型世言》第二十七回对钱公布以往的事迹有这样的描写:“谁知这钱公布,他笔底虽是来得,机巧甚是出人。他做秀才,不学这些不肖,日夕上衙门,自坏体面,只是往来杭州代考,包覆试三两一卷,只取一名,每篇五钱;若只要黑黑卷子,三钱一首。到府间价又高了,每考一番,来做生意一次,及至帮补了,他却本府专保冒籍,做活切头。他自与杭嘉湖富家子弟包倒,进学三百两,他自去寻有才有胆,不怕事秀才,用这富家子弟名字进试,一百八十两归做文字的,一百二十两归他。覆试也还是这个人,到进学却是富家子弟出来,是一个字不做,已是一个秀才了。回时大张旗鼓,向亲邻道‘冒籍进学’。”钱公布不但替考,做掮客,这位身为塾师的钱公布还想方设法敲诈他自己的学生。设美人计,骗学生陈我闲陷入人命官司,勒索钱财,并且无休无止。导致学生的母亲得知儿子陷入人命官司,又拿不出那许多钱财满足那些敲诈者,自己又羞又急,竟自悬梁缢死。到后来真相大白的时候,捉拿钱公布,钱公布却说:“我是生员,须有学道明文才拿得我。”

陈雉儿

《烈妇忍死殉夫 贤媪割爱成女》中人物。其丈夫因读书日益辛苦劳心过甚以致积劳成疾,丈夫气绝之时,陈氏欲拔剑自刎同死。之后更是听不进母亲、婆婆的劝语以及丈夫的临终不必同死之言,反倒列出四大必死缘由,以水米不进绝食相抗。这烈妇寻线绦自缢未成,再次趁着次日大家午间困倦,寻一绳在床后无人处自缢,最终遂了愿。

王翠翘

《胡总制巧用华棣卿 胡翠翘死报徐明山》中人物。王翠翘随父到任后经历了被典卖偿还家债,被卖于倡家,又经历了海贼作乱后,寻亲的翠翘误打误撞做了寨主徐明山的夫人。徐明山对待王翠翘极为真诚,两人生活过得十分幸福。朝廷想收复被徐占领的桐乡之地,定下计谋杀死徐明山,在同官兵厮杀过程中,徐明山不幸丧命。王翠翘念起徐明山对待自己的种种好处,心生愧疚一心赴死而不得,此后时日始终过得怏怏不乐,日日心忧,不到半月憔悴之态可见,在朝廷大宴将士次日早上,祭奠完徐明山之后便奋身投江而去。

作品鉴赏

编辑

主题思想

《型世言》通过对传统儒家道德规范如忠孝节义等的摹写与张扬,针对明末黑暗社会中世风颓败发出恳切的劝戒、说教,这正反映出作者塑造典范、以为世型的文本社会价值取向。

小说故事背景多发生在江浙地区,人物多种多样,有皇上、大臣、官员、僧道、举子、商人、农民、百姓、孝子、节妇、海盗、妓女、侠客、义士、流氓、恶棍等,组成了一幅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在这个政治黑暗、政权腐朽的年代,作者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他揭露了明代社会下层百姓民不聊生、一贫如洗的惨状;官府腐败、官员贪渎的恶行;科场舞弊、是非颠倒的黑暗状况。同时,他也看到了存在于人间的正义和善良。他要为“善善恶恶”留影,达到“可以正清”“可以悟真”的目的。

譬如第十一回就生动地描绘了财主放债盘剥农民的情况:“每年冬底春初将来借人,糙米一石,蚕罢还熟米一石;四月放蚕帐,熟米一石,冬天还银一两;还要五分钱起利,借银九折五分钱。来借的写他田地房产,到田地房产盘完了,又写他本身。每年纳邦银,不还便锁在家中吊打。打死了,原为本身只作为义男,不偿命。”第十九回写邹副使家重利盘剥之下,竟逼得贫女投河;有的竟在贫病之下,田地荒芜,无以为生,逼妻改嫁。(第十七回)第二十五回更写到崇祯元年浙江七府水灾的惨状:

各处狂风猛雨,省城与各府县山林被风害,坍墙坏屋,拔木扬沙,木石牌坊俱是风摆,这一两摆,便是山崩也跌倒,压死人畜数多。那近海更苦……便是通海的江河浦港,也都平长丈馀,竟自穿户入户,漂凳流箱,哪里遮拦得住?走出去,水淹死;在家中,屋压杀,哪个逃躲得过!还有遇着夜间时水来,睡梦之中,都随着水赤身露体氽去,凡是一个野港荒湾,少也有千百个尸首,弄得通海处水皆腥赤。

写官府昏愦,官吏贪赃,更是书中的一个亮点。第十六回揭露官场和吏治的弊端,形象而露骨,细致而具体:“这吏员是个钱堆。除活切头、黑虎跳、飞过海,这些都是个白丁。……还吏员自己作弊,是央人代考、贴桌等项。捷径是部院效劳,最快的是一起效劳堂官亲随。吏部折衣服的,叫做‘渔翁撒网’;一起班官,随出入打衣箱的,叫做‘二鬼争环’;提夜壶的,叫做‘刘海戏蟾’;报门引进的,叫做‘白日见鬼’。这些可以作考中,少免省察,还可超选得好地方。”评语一针见血指出:“洞灼吏弊。”第三十回记一个县衙门子张继良,与上司沆瀣一气,包揽公事,贪脏索贿,无恶不作,人称“拆屋斧头,杀人刽子”,就这样一个蠹虫败类,却官运亨通,无人惩治。吏治之黑暗,已至于此!官场如此,科场也好不到哪里去。第二十七回记有人“往来杭州代考。包覆试一两一卷;止取一名,每篇五钱;若只要黑黑卷子,三钱一首。”考中秀才,每名收银三百两。评语曰:“此价遍闻天下矣。”在这个“只论银子,那论文才”的时代,争相夺名,也就不奇怪了。

世风之日下,正是作者抨击的对象之一。第二十回、第二十六回、第二十七回、第二十八回、第三十二回等,作者就揭露和抨击了各色各样的无赖流氓以及害人的骗子的行径,主张人间的正义。第二十七回,举人钱公布身为师尊,心术不正,设局诈骗学生钱财,事发受惩,可谓“巧计害人,终久自害”,令人警醒。第二十八回,道士、尼姑一干奸人,人品低下,迷恋“酒色财气”,骗人成性,最终“致死致祸”,不得善果。第三十二回,通过一只鼎失而复得的故事,告诉人们:财物不能横得,用强使术,“夺人所好”,终究鸡飞蛋打,一无所有。第三十三回,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用天谴的手段,让天雷霹死七个窃财害命贼,以表达作者的善恶、是非观。

《型世言》中,另有几篇以精怪、变异为题材的小说,貌似怪诞,实寓作者尖锐的政治见解。如第三十七回“西安府夫别妻,郃阳县男化女”,写李良雨男变女的荒诞离奇故事。篇末总评中说:“妖不遽兴,必有其征。今红紫载道,丈夫而女子,其饰妖冶自好;丈夫而女子,其容至谐媚承顺;则丈夫而女子,其心浸而士林,士林浸而仕路,浸而一雌奸乘政,群雌伏附之,阴妖遍天下矣,直一李良雨哉!”故事是针砭明未阉官魏忠贤专权乱政、妇寺窃权的黑暗现实。第四十回“陈御史错认仙姑,张真人立辨猴诈”,写修炼七百年的猴精惑人故事。或变成少女,引诱青年男子,采其元阳;或变成老妪,说善恶,讲休咎,卜未耒,算祸福,骗取人们的信任。猴精企图利用陈御史会见张真人之机,骗取真人一印,以便就此入仙班一列。未料破张真人识破,反害了自己。意在警告那些“为恶不悛,巧思弄人”一类沐猴而冠者,不要自作聪明,往往害了自己。

艺术特色

话本特色

小说艺术上,颇具话本小说的传统特色,注重对话,语言贴近生活;写人物,三言两言就勾勒出人物面貌。如写杭州市场的店家妇女:“都身上着得红红绿绿,脸上搽得黑黑白白,头上插得花花朵朵”,十分简约而形象;唯语言更别加诙谐幽默,多有民间俗语,生动有趣。如第二十五回邻居劝说朱小官与所救郑女赶紧成亲时说:“不要狗啃骨实干咽唾。”颇有口语特点。写景状物,亦直观明了。作者生动直白地描写了一幅“极秀才图”:“……众人情急,等得他回时,远远扯住轿杠,也有求的,也有嚷的,也有把手本夹脸甩的,只不放他进门。”(第三十二回)写秀才争名,赤裸如画,毫无体面和遮掩。第三十四回里的周颠,是个半人半仙的人物。做为人,他不拘小节,却又正派;不邪不浊,富有正气,写得令人信服。比如他斥责淫僧就挖苦说:“你(念经)悟得什么?悟得婆娘那个标致?银子怎么赚?”冷面冷语,而没有任何修饰。而做为仙,他喝酒无度:“一杯复一杯,两碗又两碗。那管甓头乾,不怕钟中满。何须肴和馔,那怕冷和暖。放开大肚吃,开着大口咽。筛的不停筛,灌的不停灌。面皮不见红,身子不见软。人道‘七石缸’,我道‘漏竹管’。人道‘醉酩酊’,他道‘才一半’!李白让他海量,刘伶输他沉湎。他定要吸干瀚海涛千尺,方得山人一醉眠。”仍然是直观的描写。

人物形象

作者在书中塑造了一系列正面的、值得肯定的形象,为世垂范。其中包括忠臣义士、孝子节妇、清官廉吏、友爱诚信者等。

第一回就歌颂了“靖难”时期,兵部尚书铁弦对建文帝的忠贞不二。他固守城池,抗拒北军,兵败被俘,慷慨就义。同时又赞扬了贤宁高秀才之义,他冒死收敛铁公骸骨,安置小公子,救出铁公二女,堪称“义士”。铁公二女亦学其父,落难时“坚贞自守”,终得赦宥。此篇情节感人,激情澎湃。第八回写程济护主,伴随建文帝逃难,历经磨难,始终不悔。第十七回的项忠,曾身陷土木城之役,后仍破石城,抒忠靖贼,这都是忠臣的榜样与楷模。第十二回写官员李时勉,“持身严谨”“语言鲠直”,对朋友贫病相助,亦是侠肝义胆。第五回的锦衣卫校尉冯殖,义杀淫妇,并主动承认其行,类似唐传奇《冯燕传》中之冯燕,故人也称他“是个汉子”。

孝子节妇,是书中作者着力表彰的对象,也是此书的主旋律。作者在明清话本小说中,开启孝子千里寻父的先例。王原三岁失父,面庞不识,以一件破道袍、一件裙衫,千里寻父,精忱感格,使父复回,确是孝子。评者问道:“高堂有亲而不能养,视此何如?”颇有示教意义。第二回写孝子王世名,不惜触律身死,为父报仇;第四回写孝女陈孝珍,为祖母“孝心格天”“割股刳肝”,以疗祖母之病。这都是孝子、孝女感人的故事。第十回颂烈妇从夫而殉死,第十六回则赞扬三个寡妇吴氏、陈氏、李氏守节教子,是节、德双馨的榜样。作者说:“节是不为情欲所动,贫贱所移,豪强所屈,坚贞自守;德是不淫、不盗、不贪、不悍、不妒。”第六回写的是烈妇唐贵梅的故事。唐贵梅丈夫死后,以死明志,“断不做失节之人”。唐贵梅事,旧有文人明杨慎作传,又见于明李贽《焚书·唐贵梅传》,在明代流传甚广。第七回写王翠翘,委身海盗徐明山,劝其抗倭降明,后徐被冤死,翠翘投江,以死报徐,义也。情节委婉动人,为后来清代中篇白话小说《金云翘传》所本。

在暴露官场普遍存在的贪污受贿、营私舞弊的同时,作者也塑造了许多清官廉吏形象,使社会生活透出一线光彩、正义与善良。如第二十一回、第二十三回、第二十二回、第三十六回,均属公案故事,是歌颂清官的。前两回是命案,后两回是窃案。第二十一回的石璞为死者伸冤,为生者脱罪,“江西一省都仰石廉使如神明,称他作‘断鬼石’”。第二十三回写殷知县审明谋财杀人案,评语言其:“至殷中尊之发伏,不愧青天之谣。”第二十二回里的张知县,沉着应对劫匪的威胁,“除盗保身”,终脱险境;擒贼伏法,表现了他的胆识和睿智。而三十六回窃案最终真相大白,却令人唏嘘感叹不已。此篇的立意,作者不在于歌颂包公、海公式的清官,而是赞扬知府知错必改、实事求是的精神。作品以人为鉴,对知府作了委婉地批评。这类公案小说,从艺术造诣来看,远远超出明代一般的公案小说。廉吏中,突出的如夏忠靖公,治河诛凶,锄强扶弱,拒绝报恩,高风亮节,殊为可贵。而第二十回写的秦凤仪,洁身自律,不苟言行,励志尚义,堪为官员垂范。

作者赞扬那些讲友情和诚信,有担当的人物。第十九回记林森甫尚义,竟将讲课一年的薪俸八两银子,全部拿出来救助了投水妇人,也挽救了她全家人性命,总得好报。第十四回说在元末明初风云变幻之际,王冕重视友情,不忘承诺,“于朋友分监,则已少遗恨”,堪称楷模。而第十五回则写义仆忠主,重振家事的故事,十分感人。第十八回写明初僧人周颠,忠心护救朱元璋平定天下,充满了神异的传奇色彩。

小说不仅写了众多的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同时也保留着大量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社会生活史料。如第五回写永乐时的北京崇文门、棋盘街、玉河桥、玄宁观、十王府、大缎铺;第二十回扬州钞关、城砖街、梅花岭等,各风物习俗,都十分生动,真实可信,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所记录的贩盐(第二十回)、贩米(第三十八回)、贩布(第三回、第五回)、酿酒(第三回)等活动,亦可有助于了解当时商业和经济情况。

后世影响

编辑

《型世言》可谓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与“三言”“二拍”一脉相承,同时又有它独具的特点,即每回篇首的“叙”和回末的评语。《型世言》篇首都有“叙”,篇末都有总评,行文中还有眉批,或概述作品大意,或寄托作者感慨,或评点艺术技巧。这在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中绝无仅有。因此《型世言》的发现,填补了明末白话短篇小说研究的一段空白。

版本信息

编辑

该书是由陆人龙之兄,杭州书商陆云龙(字雨侯)评点刊刻的。据学者考证,《型世言》刊刻于崇祯年间,间世不久,其删改翻刻本《三刻拍案惊奇》《幻影》《二刻拍案惊奇(别本)》便广行于世,而《型世言》却由于国事交迭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佚失到国外,直至1987年,《型世言》崇祯原刻本才被法籍汉学家陈庆浩和韩国学者朴在渊先后在韩国汉城大学图书馆奎章阁与朝鲜王妃图书室乐善斋(此为朝文本)发现。

作者简介

编辑

陆人龙,字君翼,又号平原孤愤生,钱塘(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平原在山东,此系假托。他是著名小说家、出版家、翠娱阁主人陆云龙之弟。他以平原孤愤生名义,于崇祯三年(1630)写下了慷慨激昂的长篇小说《辽海丹忠录》(八卷四十回),同时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型世言》,奠定了他在中国小说史中的地位。

下一篇 冯惟敏

上一篇 二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