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生老母 编辑
无生老母全名叫“明明上帝无量清虚至尊至圣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又叫无极老母、瑶池金母、育化圣母、维皇上帝、明明上帝,简称老母或皇母。 明中期以后各种新兴的民间宗教均崇奉无生老母,并把其信仰概括为“无生老母,真空家乡”八字真言。在传世的各种民间宗教宝卷中,无生老母是创世女神,无生老母又是一位救世主,对受苦受难的世间男女来说,她是一位慈祥的老母。
道教以追求长生成仙为其特色,在诸多的仙人之中,女性神仙为数不少,这其中有地位显赫的尊神,如无生老母、西王母、后土女神、斗姆元君、上元夫人等。 关于无生老母的来历,郑志明和马西沙认为,罗祖的继承人所尊奉的“无生老母”,显然就是从无极生祖(罗祖所创)一无极圣母,再参酌佛教的无生观念, 以及在五部经中出现过的无生父母,自然而然地推演变化而来的。 至于西王母和无生老母的关系,部分学者认为金母或瑶池金母(西王母)的形象是无生老母的化身或别名。以往学界认为的罗祖五部六册,是无生老母信仰的源头,但根据史料来看,“无生老母”一词,可能是明代道教一支融入民间的金丹道南宗,根据道教西王母的“老母”称呼,再透过扶乩方式所创造出来的新神名。其后逐渐被其他新兴的民间宗教教派所接受,并融合五部六册中的无生父母概念,到了明末清初由当时金丹派南宗的弟子罗蔚群编写完成《龙华宝经》一书,代表完整无生老母信仰的形成。 从民间宗教教派所流传下来的宗教宝卷来看,只有西王母与无生老母互称。 《护国威灵西王母宝卷》言西王母考察儒释道三圣人,又言西王母即无生老母化身。 在明代中叶以前,民间宗教的最高神是弥勒,在这之后无生老母被尊奉为最高神。各教派一致认为,无生老母为创世主和人类的祖先,是一位无生无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至仁极慈的女上帝,其地位高于佛教的最高神诸佛、也高于玉皇大帝、道教的三清。
无生老母
罗梦鸿在编辑罗教的教义中,从民间神话和传说中制造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无极圣祖,又名无生父母,从无极圣祖后来衍生出“无生老母”。无生老母被称为是世界至高无上的女神。她既是造物主,又是救世主:她是人类的祖先,创造了宇宙与人类,同时又拯救沉沦于苦海中的后代。以无生老母为最高崇拜,以真空家乡为理想境界,以龙华三会与未来佛即弥勒佛为信仰核心,主张三教归一,注重内丹修炼以及规范化的仪式等形成了罗教的主要内容。
“无生老母”崇拜和“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八字真言,是罗教的基本教义,也是明清时期秘密教门的共同信仰。概括地说,“无生父母”或无生老母就是人类的始祖和宇宙的主宰,“真空家乡”就是“无生父母”居住的地方,乃是人类的出生地和最后的归宿。罗清认为,“真空”(又称“无边虚空”、“本来面目”等)是宇宙的最高本体,世界万物是由它派生出来的,即由原始本原的“真空”幻化出宇宙的万有——大千世界。人们只要“晓得真空法”,悟通“无为大道”就可以回到出身之地——“家乡”(亦称“自在天空”)。人们一旦回家还乡,就会享受天堂胜景,无生无死,安然快乐。世人不知回归“家乡”的根源在于他们从家乡坠落尘世以后,被世间“虚花景象”所迷惑,失了本性再找不到出路,因而沉沦苦海,困入六道轮回,受尽各种磨难。罗清将人们受苦受难的世间称为“流浪家乡”,奉劝世人切莫留恋这个家乡,为转瞬即逝的享乐和荣华所诱惑,应该赶紧参修“无为大道”,“晓得真空法”,回归人们本来的“家乡”。而真空的创立者乃“无极圣祖”,这一形上本体即由民间“无生老母”化来。
无生老母
明中叶以后,无生老母登上了民间秘密宗教的神龛,大为行时。她成为创世主、世界宗教史上拥有最多信徒的女上帝、人类的祖先。《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称颂她:“古佛出现安天地,无生老母立先天”、“无生母,产阴阳,婴儿姹女。起乳名,叫伏羲,女娲其身”。她不仅创造了宇宙和人类,同时她又是救世主,她要拯救沉沦于苦海的人类。在民间秘密宗教的经卷中,她差遣天真佛、弥勒佛、大意佛、太上老君等神佛,下凡临世,目的都是为了把现今迷恋在红尘的九十二亿无生老母的皇胎儿女,收回真空家乡。
无生老母是明清民间信仰教派构造出来的一位至高无上的尊神。在历史上,民间信仰教派与全真道交涉颇多,不仅传承全真道的丹道,亦传承全真道的斋醮仪式。当代一些华北全真道更是将无生老母与后土老母等十二老母的塑像置于自己的宫观内。“十二老母朝无生”神话在华北有着广泛的信仰基础。在无生老母的传说中,有“化身”神话,以为后土老母等十二老母都是无生老母的化身,但“无生老母”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一些偏僻的山区佛道建筑里,偶尔会有“无生老母”的像,不过早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宗教意义,成为民俗文化之一,在民间祈求平安的“十二老母朝无生”中,偶而能见到“无生老母”像。
关于“无生老母”的教派神话,清道光年间直隶官员黄育便《破邪详辩》卷四曾予考辨“邪教”,始自后汉妖人张角、张梁、张宝,下冶唐宋元明,历代皆有邪教,从未闻有供奉无生老母。至明末万历以后,有飘高…一时并出,始奉无生老母为教主,可见无生出自明末,原无疑义。再查直隶沧州城内,有无生庙碑记。文系明朝进士官至尚书之戴名说所作。内言无生著于明世,至万历时,灵异尤甚。……至飘高传教…..又捏出未有天地先有无生之说…………皆从飘高之言,供奉无生,以煸惑愚民。被所误者遂误信无生为天上神仙。沧州尚书戴名说正与飘高等同时,亦误信飘高之言,以为灵异尤甚。………余任沧州时,始将无生碑与两邪庙,并各种邪经尽行毁绝。”②
黄育便认为“邪教”的无生老母神话信仰始自明末,但最早为无生老母神话的奠定信仰基础的则是无为教创始人罗梦鸿(人称“罗祖”)的“五部六册”。③“五部六册”初刊于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此后多次重刊),比讲述“无生老母”神话最为详尽的《龙华经》早90年左右。①在“五部六册”的第一部《苦功悟道卷》中,罗祖回顾了自己的参道历程。在参道之初,罗祖认为,人的灵魂和肉体来自“彼天国上”的“无生父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