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辨 编辑
清辨(Bhavaviveka,约490-约570) 音译“婆毗吠伽”。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论师。据《大唐西域记》卷十等,为南印度人,与护法同时,赴中印度从众护学大乘经典和龙树教义,后回南方从事传教。为《中论》作释,破护法之有宗而显空宗之说。中心围绕遍计所执、依他、圆成实等之自性的染、净性质,以及“三白性”属真谛还是俗谛等问题展开。清辨认为,依他与遍计相同,其性为“染”,“二谛”不属言教,而属境界,故主“俗有真无”。这些说法,均与瑜伽行派有差别。著有《大乘掌珍论》、《般若灯论释》、《中观宝灯论》、《从中观心论颂》等。
中文名:清辨
外文名:Bhavaviveka
出生日期:约 490年
逝世日期:约 570年
清辨
他主张俗有真空,认为瑜伽行派所执的三性,从世俗谛可许为有,但从胜义谛则应为空,并与瑜伽行派展开辩论。后世称这一场辩论为“空有之争”。在方法论上,清辨认为不管是破是立,都应该自己立量,即用因明格式建立适当的比量以积极地表述空,反对中观派另一学者佛护只破不立的归谬论证法,故后世把清辨倡导的这一派称作“自立量派”或“自续派”。清辨著作甚多。为当时注解《中论》的八大家之一。流传下来的主要著作有《中观根本般若灯释》(又名《般若灯论》)、《中观心论》、《大乘掌珍论》、《异部宗精释》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