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宿海 编辑
星宿海( xīng xiù hǎi),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东与扎陵湖相邻,西与黄河源流玛曲相接,古人以之为黄河的源头。星宿海,藏语称为“错岔”,意思是“花海子”。星宿海地区海拔4000多米,有五岳之首泰山的近三倍高度。 这里的地形是一个狭长的盆地,东西长30多公里,南北宽10多公里。
中文名:星宿海
藏语:错岔(意思:花海子)
所属城市:青海省玛多县
栖息动物:野牦牛、藏羚羊、斑头雁、湟鱼等
所属国家:中国
星宿海
史载,唐朝贞观年间,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曾“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唐宋以来,曾长期将星宿海称为黄河源头。元朝专使都实奉命查勘河源后,说河源在“尕甘思西部”,“有泉百余泓,或泉或潦,水沮如散涣,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溺,不胜人迹,弗可逼视,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说的就是星宿海。直到清代专使拉锡,阿弥达才西逾星宿海,经过实地勘察,认为阿勒坦郭勒河(今卡日曲)为黄河上源。
星宿海的无数湖沼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如同孔雀开屏,十分美丽壮观。因而藏族同胞把黄河源流称作玛曲,意即孔雀河。在星宿海的碧绿的滩地上,紫色的高山紫苑、黄色的垂头菊、粉色的马先蒿、还有点地梅、报春花、紫云英等,一丛丛,一簇簇;在山坡山,野牦牛、藏羚羊等一群群任情游荡;溪流里,斑头雁、黄鸭拨水嬉戏,无鳞湟鱼成群游弋,真是美景天成。
名景星宿海
黄河之水行进至此,因地势平缓,河面骤然展宽,流速也变缓,四处流淌的河水,使这里形成大片沼泽和众多的湖泊。在这不大的盆地里,竟星罗棋布着数以百计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湖泊,大的有几百平方米,小的仅几平方米,登高远眺,这些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星宿海之名大概即由此而来。
星宿海
看了这两张图片,也不禁让人联想起正在发生的西南地区干旱。这一切到底因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是否导致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否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与会的学者、专家与“2度计划三江源考察队”的曲向东、王海荣从这些话题引发了更加深入的探讨,甚至不乏激烈的争论。
从他们现场发布的图片来看,三十多年沧桑变化,黄河正源的星宿海已经名不符实,过去星罗棋布的美丽的湖泊风景,已经变成干涸的湖底、荒芜的戈壁;而在长江正源的姜根迪如冰川,则明显可以看到大片的冰川退缩融化。
星宿海
曲向东,电视策划人、主持人。他曾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对话》、《大家》等栏目主持人,零距离采访了数百位大师级人物,广泛涵盖经济界、科学界、文化界、艺术界等领域。1998年,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驾车沿黄河沿岸,从入海口到源头,采访拍摄“黄河断流,万里探源”,开始了一个“生态见证人”用心灵和足迹抚摸地球的旅程。他的足迹已经遍布了南北极、亚马孙、三江源、西伯利亚、南非草原、安第斯高原、罗布泊、塔克拉玛干、喜马拉雅冰川…… , 2007 年IPCC第四次报告,首次提出“2摄氏度阈值”的概念,即2度是人类社会可以承受的最高升温幅度,他就开始在旅途中关注并思考:为什么是2度?它真的会发生么?1850到2050,我们的地球到底发生了什么?
星宿海
发布会上,刚从高原回来的曲向东似乎还没有从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影响中完全恢复过来,抑或是三江源的见证给他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回答每个问题时总需要略微思考一下。但谈及气候变化这一兼具科学、政治、社会、经济、道德的问题时,他却有着缜密的思路和滔滔不绝的观点。
照片本身用了两年时间才拍到,期间经历了一次极其艰难的失败,2009年,在距离源头仅有18公里的地方,面对着恶劣的气候和泥泞的冻土,经历了一百多次陷车和挖车,在油料和补给几乎断绝的情况下,曲向东和队员王海荣等人不得不选择放弃。谈及那次经历,他们依然十分兴奋。
2010年3月,他们再次向江源挺进。为了避免第一次挺进江源时遇到的冻土融化陷车,他们选择了青藏高原尚在大地冰封的时候挺进江源。一切都很顺利,越野车在坚硬的冻土甚至河面上突进,不再有任何泥泞的阻碍,只除了快速上升带来的严重高原反应,以及零下30度的低温。
星宿海
有记者提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一系列调查结果遭遇信任危机,气候变化是否存在?是否是人类造成的结果?这些刚刚成为定论的观点似乎正在遭受着人们的质疑。面对这个问题,曲向东表示,真理的追寻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拍摄这个照片,并不仅仅是为了证明什么,我们更想通过我们的行动来表示,我们在现场,我们不能依靠道听途说、依靠别人的观察和数据来得到我们的结论,我们需要走出去,我们需要到现场,作出我们自己的观察、判断。作为一个正在逐渐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他同时强调,无论真相如何,已经没有人能够置身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论争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格局的变化之外,以行动来关注这一话题,并作出正确的选择,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正确认识这一点,也正是“2度计划”的目的所在。
星宿海
根据十万分之一航测地图测量,卡日曲比约古列宗曲长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积为3126平方千米,约古宗列曲流域面积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汇合处附近,测得卡日曲流量为6.3立方米/秒,测得约古宗列曲流量为2.5立方米/秒。据此1978年的黄河源头考察认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据黄河水利委员会1985年测量后更正,卡日曲为约古宗列曲“又称玛曲”的支流,玛曲才是黄河的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竖立河源标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