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区 编辑
吉利区(Jili District),位于河南省洛阳东北部黄河北岸,距洛阳主城区19公里。西和西北与济源市接壤,北和东与孟州市相邻,南濒黄河,与孟津隔河相望,东西长13.9公里,南北宽11.16公里,总面积80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积1502公顷。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吉利区常住人口为69142人。
吉利,古称河阳,1982年因建设洛阳炼油厂(今洛阳石化总厂)而设立,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中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吉利区现辖4个办事处,2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2019年,吉利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4亿元。
2021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孟津县、洛阳市吉利区,设立洛阳市孟津区,以原孟津县、吉利区的行政区域为孟津区的行政区域 。
中文名:吉利区
外文名:Jili District
别名:河阳、河雍
行政区划代码:410306
行政区类别:区
所属地区:中国河南省洛阳市
地理位置:距洛阳市中心35千米的黄河北岸
面积:80 km²
下辖地区:河阳街道、吉利街道、西霞院街道等
电话区号:0379
邮政编码:471012
气候条件:北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小浪底、黄河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西周铜爵、北魏石窟
车牌代码:豫C
地区生产总值:79.4 亿元(2019年)
特产:黄河鲤鱼、怀南四药
人口:69142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吉利区小区
夏为冀州南境。殷都朝歌,为畿内地。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大军在此泛舟三昼夜横渡黄河。又以武王会盟诸侯于此谓之盟津,也曾称孟。
周初,十二邑封苏忿生,时称“向”,又称“盟”(1973年在白坡已出土了西周时期的铜爵)。
西周时,为周都洛邑畿内地,春秋初属郑,后属晋为河阳邑。战国时属魏,为垣雍地。
秦为河雍县,属三川郡。汉高祖封陈谓为侯国,武帝分天下为十三部,此日河阳县,隶河内郡。新莽改河亭,东汉复置。
东魏元象年间在河阳的黄河中筑中潬城,在黄河南岸筑南城,加北中府城,称“河阳三城”,为京都洛阳戍守要地。
吉利区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将河阳升为孟州,隶河北道。五代孟州还属河北道。金世宗大定年间,河阳城被黄河洪流冲毁,州治向东迁徙,称上孟州。后古城修复,复徙州治于故城,称下孟州。元朝初年(公元1271年),又移州治于上孟州。明代改州为县,废河阳,始名孟县,属怀庆府。清因之。
民国3年(1914年),属河南省豫北道,后改为河北道。十六年道废,直属河南省,后改属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78年1月,将孟县的吉利公社和济源县坡头公社的马洞等七个大队划归吉利工程指挥部领导,实行政企合一,属洛阳市管辖。
1978年4月,建立河南炼油厂建设指挥部地方工作处。
1982年2月,建立吉利区筹备处。8月,国务院国函(1982)167号文正式批准建立洛阳市吉利区。
2021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孟津县、洛阳市吉利区,设立洛阳市孟津区,以原孟津县、吉利区的行政区域为孟津区的行政区域。
区划变革
1989年,吉利区辖吉利乡、大庆路办事处。
2012年,撤销吉利乡,设吉利街道、西霞院街道。
2016年10月26日,吉利区撤销大庆路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新设4个街道,按区域划分为西霞院、康乐、吉利、河阳街道办事处。
区划详情
吉利区下辖4个街道,有西霞院街道、康乐街道、吉利街道、河阳街道。
街道办事处 | 管辖面积 | 街道驻地 | 管辖范围 |
---|---|---|---|
河阳街道 | 23.556平方公里 | 河阳社区办公大院(中原路211号) | 辖坡底、横涧、冶戌、清庄、小川5个行政村,和河阳新村、河阳2个社区 |
康乐街道 | 17.381平方公里 | 吉利乡人民政府办公楼(河阳路与长治路交叉口西) | 康窑、北陈、下柳、上柳、郑庄、韩庄、六门、马庄8个行政村,和双苑、中油、康乐3个社区 |
吉利街道 | 16.184平方公里 | 原大庆路办事处(胜利路35号) | 里村、吉利、涧西、东杨、西杨5个行政村,和三和、开元2个社区 |
西霞院街道 | 22.463平方公里 | 阳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三楼) | 白坡、南陈、西庄、权庄、送庄、东寨、济涧、金鹅、柴河、郭庄、马洞11个行政村和紫金花园、祈福花园、博泰花园、石化六区 |
位置境域
吉利区位于洛阳市东北部黄河北岸,华北平原的西南端,太行山东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9′22″至112°38′50″与北纬34°51′至34°57′之间。西和西北与济源市接壤,北和东与孟州市相邻,南濒黄河与孟津县隔河相望。东西长13.9公里,南北宽11.16公里。全区总面积为80平方公里 。
地貌地质
吉利区主要有丘陵、平原、滩地等地貌类型。北部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多为坡地和梯田,海拔高度在160~290米之间。中部平原,属侵蚀冲积阶地。地形是北高、南低,西北偏高,向东南逐渐降低。南部为黄河超漫滩,西北较窄,东南较宽,最宽处可达7华里。黄河在阶地下10米左右向东流去,排水条件好。北部是黄土剥蚀丘陵区,有1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5%。中部为侵蚀冲积阶地平原,有4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0.1%。南部黄河滩地,有23.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9.4%。地层形成年代为第四纪晚期,地质条件一般属于湿陷性黄土。
气候
吉利区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特点: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风多雨少,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雨量集中,晴和日照长。
吉利区域气温比较适中,年平均气温14.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3℃。极端最高气温41℃(1992年7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13.5℃(1990年2月4日)。吉利区农业气候:春季光热资源较好,但雨量不足,干旱风多。初夏光热资源充足,夏季炎热雨量充沛,但光照不足。秋季晴和日照长,光热水资源配合较好,但后期阴雨日较多,光资源较少。全区一般生产季节光照充足,光辐射有余,热量丰富,为农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吉利区降水量,年内各月分配不均,大部分集中在6、7、8、9四个月中,尤以7月降水较多,冬季最少。
水资源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黄河水。全区水资源总量为8885.1万立方米。大气降水,年均降水量为614.2毫米。
地表水资源:地表径流总量年平均值为636万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陵区地下水不丰富甚至缺水,打井一般打不出砂卵石含水层,表层土质砂黏土和红土,降雨入渗系数很小,每昼夜渗透系数约0.1~0.5米,下层砂岩及黏土岩渗透性更小,地下水流不畅。中部平原区,经多方水文资料证实送庄地质构造属黄河故道中心部位,是济涧构造断裂中心,水源丰富,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上,炼油厂在送庄建立了水源基地,加上吉利水源基地,按1993年统计,全年供给新鲜水7722395吨,大大满足了生产和生活用水。
黄河滩区地下水资源:年平均值为6684.9万立方米。黄河流经吉利区河段长16公里左右,对平原区和滩区均有侧渗补给,滩区含水层水量丰富,透水性好。
动植物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还有大麦、谷子、大豆、黄豆、绿豆、红薯、高粱等。
油料:有芝麻、花生、油菜、棉籽等。
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麻、药材等。
蔬菜:有萝卜、白菜、黄瓜、大葱、大蒜、芹菜、菠菜、韭菜、茄子、辣椒、豆角、番茄、莲菜、土豆、黄花菜、莴笋等。
主要林木:以泡桐、杨树、榆树为主,还有柳树、杏树、桃树、苹果树、山楂树、石榴树、梨树、枣树、枸树、葡萄树等。条木:有荆条、白蜡条、紫穗槐等。
花卉:有月季、牡丹、菊花、夹竹桃、桂花、百日红、玉兰、文竹、杜鹃花等。
吉利区境内药用植物分野生和人工种植两部分,常用药物有上百种。特产药物有怀生地、山药、牛膝、菊花。其它有紫苏、防风、牛子、天花粉、紫地丁、洋金花、何首乌、红花、芍药、百合、柴胡、茵陈、党参、白术、益母草、半枝莲、金银花、薄荷、透骨草、墓头回等。
全区草场和牧草主要分布在黄河滩与北部陵区。牧草有茅草、白草、狗尾草、马唐、狗牙根、芦苇、牡蒿、米口袋、苍耳等。草丛草场2556亩,滩地疏林草丛草场3474亩,林间草场731亩,平均亩产鲜草281公斤。
畜禽:有牛、羊、马、驴、骡、猪、兔、鸡、鸭、鹅等。
野兽:有獾、狐狸、黄鼠狼、野兔、松鼠、刺猬等。
飞禽益鸟:有大山雀、猫头鹰、啄木鸟、布谷鸟、戴胜、茶花鸡等。
猛禽:有鹰、雕、鱼鹰、鸬鹚等。
鸦科鸣禽:有喜鹊、乌鸦、山老鸦等。
鸦科游禽:有大雁、野鸭、鸳鸯等。
涉禽:有绿鹭、水老鹳等。
鹑鸡类飞禽:有野鸡、鹌鹑等。
其它鸟类:有麻雀、斑鸠、画眉等。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69076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吉利区常住人口为69142人。
概况
2013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5亿元,同比增长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7亿元,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36亿元,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6亿元,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9600元和10500元,分别增长10%。
2019年,吉利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4亿元,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高于全市增速5.5个百分点。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9.5亿元,增长7.7%。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161.4%。
工业
吉利以石油化工等朝阳产业为重点。建区以来,依托洛阳石化总厂,形成了以化工、化纤、纺织为主导产业的完善的地主工业体系。
总投资近600亿元,其中投资64亿元已建成投产的洛阳化纤工程,是建国以来河南省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填补了省内乃至中西部地区聚脂工业的空白。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利科技园一期开发建设,二期规划正在进行。洛阳石化炼油规模扩大到800万吨/年,新建45万吨/年对二甲苯联合装置。
吉利区
农业
吉利区1989年全区农户8076户,农业人口32607人。2000年全区农户8895户,农业人口31776人。1989年耕地面积33820亩,人均耕地1.03亩。1993年耕地面积30405亩,人均0.9亩,分别比1989年减少3415亩和0.13亩。1998年耕地面积24805亩,人均耕地0.78亩。2000年耕地面积24199亩,比1989年减少9621亩,人均耕地面积0.77亩,比1989年减少0.26亩。
吉利区
1989年,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完成742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506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33.7%;1996年社会总产值8.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000万元;2000年社会总产值7.92亿元,和1989年相比,增长847%。198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1元,1993年为1088元,增长84%;1996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比上年增加245元;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5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吉利区已成为河南省首批、洛阳市唯一整体实现小康的县(区)。
2013年,落实各项惠农补贴400余万元,惠及农户9100余户。通过引沁灌溉和机井提水灌溉,解决1.6万亩农田灌溉问题。在柴河、送庄、白坡等村试点发展果蔬采摘型、生态休闲型农业,全区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1265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5%。新增蔬菜种植面积900余亩,高效农业种植面积达到8500亩,农业产业化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5%以上。
服务业
吉利区
社会保障
吉利区
教育科技
2013年,吉利区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年度家教先进区”。圆满完成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和推广力度持续加大,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称号。
中小学校:吉利区高级中学、吉利区第一初级中学、吉利区第二初级中学、吉利区第一小学
吉利区
吉利区境内有焦柳铁路通过,并设有留庄火车站,车站建于1970年6月20日。留庄车站设客运、货运和行车等机构。车站是吉利区、孟州、济源(南部)的货物转运站,车站设有仓库。
2023年10月,焦洛平高铁线路走向及设站方案基本确定,拟在洛阳市吉利区东南部设置洛阳北站。
文物古迹
龙山文化遗址、万佛山石窟、商汤王庙、营花寨、湛城、长春观、圣水庙
万佛山石窟是洛阳地区一处重要的一处汉化鲜卑洞窟,礼佛图之多,浮雕画面之广可以说赋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它是北魏时期一处重要的石窟造像,于2013年5月被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吉利区万佛山石窟保护规划立项申请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同意万佛山石窟保护规划立项编制工作,这对万佛山石窟的保护将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自然风光
西霞院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湖、北方千岛湖景观 、吉利黄河湿地保护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