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三阙 编辑
汉三阙,又称东汉三阙,即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腹地及周围。
汉三阙是一种特殊的石雕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国家级礼制建筑遗存,是研究建筑史、美术史和东汉社会史的珍贵资料。
2010年8月1日,包括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文名:汉三阙
别名:东汉三阙
开凿时代:东汉
构成: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
类别:石雕艺术
保护等级: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状态:不向游客开放
阙,是中国古代一种标志性的礼制建筑,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礼制思想。
东汉三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国家级礼制建筑遗存,是研究建筑史、美术史和东汉社会史的珍贵资料。嵩山东汉三阙,世界闻名,国之无双,历史学家为之惊喜,文物学家为之骄傲,金石学家倍加推崇,考古学家奉若珍宝,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汉三阙,始建于东汉,是中国1961年3月公布的首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太室阙是中国古建筑国家级文物类1号保护单位,少室阙、启母阙编号分别是2号和3号文物保护单位,足见国家对其保护的重视。专家建议,由于东汉三阙年代久远,属于濒危稀缺文物,应把学术研究放在首位,尽快结束目前的半开放状态,将其封闭保护起来。
2010年8月1日,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太室阙
太室阙
太室阙由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组成,每阙又分正阙和子阙。阙顶用石块雕成“四阿”顶(庑殿顶),阙身四面用减地平雕的技法,浮雕有百戏、狩猎、斗鸡、铺首衔环等浅浮雕图案60余幅。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庙阙之一,对研究我国汉代建筑史、绘画艺术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少室阙
少室阙
少室阙阙身分别浮雕狐逐兔、赛马、蹴鞠、兽斗、铺首衔环以及山水图案60余幅,反映了我国汉代的民俗风情。特别是蹴鞠图,为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我国提供了有利的实物佐证。是研究汉代建设史、雕刻绘画艺术史的实物史料,也是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之一,它与太室、启母阙合称为“嵩山汉三阙”。
启母阙
启母阙
启母阙铭前十二行为题名,后二十四行为四言颂辞和仿楚辞体裁的赋,铭文记述了鲧、禹治理洪水情况以及汉朝的圣德等内容。除铭文外阙身还有浮雕图案60余幅,其中女子蹴鞠图曾在1990年北京举办的亚运会上展览,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先祖。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
少室阙在登封市区西6000米处的少室山下,阙上铭文叙述了大禹在古时治理洪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启母阙在万岁峰下,是启母庙前的神道阙。在阙的东北面,耸立着一块几丈高的石头,名为“启母石”。相传大禹治水之事感动上苍,玉皇大帝施展法术,让禹成为一个开山凿渠的大力士。
鉴于东汉三阙的重要性和目前中国石质文物保护面临的新压力,专家建议对东汉三阙实行封闭管理,待文物监测、恒温保护等技术手段完备时再对外开放。随意的强光拍照、抚摸,盲目的打拓片,甚至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都会对石质文物造成损害。2011年8月,东汉三阙已启动了保护工程建设,处于保护状态,不向游人开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