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带 编辑
在忽略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分布差异的情况下,由于三圈环流,在气压带之间形成的全球性大气环流。全球性大气环流分布在不同纬度位置,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大气水平运动地带,叫做风带。
风带共有六个,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和东北(南)信风带,南北半球相似。
风带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三圈环流。分别为: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在简化后(认为大气在均匀地面上运动,忽略海陆因素等对风带影响),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产生大气的三圈环流,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作用下,使得0~30处近地面为东北风,即东北信风。同理,产生了剩余的几个风带。同时,在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如西伯 利亚高压一样的高(低)压中心,随季节变化,出现了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位置移动也是成因之一)。
季节移动
风带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15°、35°—45°、60°—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带的过渡地带。
气候类型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①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带)
②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压带)
③冰原气候(极地高压带)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①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①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②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和表现。
例如: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
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形成了地形雨,再加上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低压都是下雨的。因为降水首先要降温。因为低压的地方空气都是上升的,而上升离开地面的热源温度是降低的。大家爬山都有这样的经历,夏天到山顶上还要穿大衣呢。而高压是下沉的气流,升温过程一定是不下雨的。那么水平运动的风怎么办?就看风是由高纬向低纬吹呢?还是相反的。升温是没法儿降雨的。反过来由30度向60度吹的时候就会下雨了。把干湿性质搞清楚了,再画两条竖线,表示这两条竖线圈起来的是陆地,两边是海洋。这样可以分出大陆的东西岸。对大陆的西岸来说是离岸的,所以就有不同。看到了这样的大陆以后,再去往上面叠加气候就简单了,在赤道南北纬10度之间,一定是常年高温多雨的赤道雨林气候。再高一点的就不下雨的,因为是受信风的。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都是副热压高压和信风控制,所以就是热带沙漠气候了。位置再变又变成了干燥的副高的西风控制,这就变化了地中海气候了。40度到60度的地区,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了。
所以要知道了气压带、风带的干与湿的性质,和它所控制的地区,这样气候的特征就出来了,包括考气候的一串,名称、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气候成因都解决了。这样就可以帮助它转变到自然带的分布上。而且还可以解决三圈大洋环流的图,最主要的是西风、风海流。赤道地区大部分是由东向西流动的呢?因为赤道的南北都是偏东风。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