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街书会 编辑
马街书会,流行于河南省宝丰县的传统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河南省宝丰县的马街书会又称“十三马街书会”,是全国曲艺行当的交易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三为书会的会期 ,十三为书会正日。书会在宝丰县城南7公里处杨庄镇马街村北应河岸边举行,届时来自河南省和外省市的说书艺人负鼓携琴,汇集于此,说书亮艺,河南坠子、道情、曲子、琴书等曲种应有尽有,规模壮观。
2006年5月20日,河南省宝丰县申报的马街书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X-58。
中文名:马街书会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民俗
遗产编号:X-58
申报地区:河南省宝丰县
马街书会
马街书会的主要活动包括了祈神、拜师、收徒、说书、亮书、听书、卖书、买书以及其他民间艺术演出等内容。
打擂
马街书会
曲种
马街书会乐器种类多,曲种曲目繁杂。在这众多的曲种当中,河南坠子受人喜爱。它的特点是说唱内容简洁明快,演技幽默传神,让听众听之易懂,过瘾。马街书会每年亮出的曲艺种类比较多。河南坠子是书会当中的第一大曲种,流动于马街书会上的曲种,还有三弦书、大调曲子、大鼓书、评书、徐州琴书、道情、湖北渔鼓、凤阳花鼓、四川清音、山东快书、陕西快板、相声、小品等十多种。
乐器
马街书会
亮书和写书
艺人在书会上说唱称为“亮书”,邀请艺人说唱称为“写书”。亮书是指艺人们在浩瀚的书会会场上摆阵对歌,以展示自己吹拉弹唱的技能。而“写书”一词并非指著书立传,它是随着中原民间文化的发展,自然形成的种文化交流现象。在乡下,如果家里“过事”,就来到书会上选择说书人,他们以质论价,即通过对演唱者水平的评估,选择自认为好的,便私下与说书人商议书价,或找经纪人在袖筒里比画价格,说定后就留下日子,请说书人到家中演唱。
马街书会
至农历正月十一,已有不少艺人赶至马街村,举办会前各种准备活动和祈神、拜师、收徒仪式。农历正月十三日为书会亮书、写书的日子,因此所有赴会艺人这一天必须到会亮书,亮书活动结束后,被写书请走的艺人要于正月十四应约赴演出地点演出,有的艺人一直演出到农历二月初二。
故而十街书会正式节日虽发生在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但从农历正月初七筹备始,到二月初二演出结束算起,马街书会具有实际意义时段已近一个月。
传承价值
马街书会
传承方式
构成和维系马街书会这一文化空间的传承包括三个方面:书会会首的传承;作为书会核心的当地主要曲种代表艺人的传承;接待艺人的主要村民家族的传承。
1.书会会首的传承。1994年,马街成立了马街书会理事会,负责马街书会的事务,主要包括艺人演出、接待和马街书会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编印等工作。
2.作为书会核心的当地主要曲种代表艺人的传承。曲艺行里的规矩,谁收了徒弟都要交待十三马街书会的事,并带徒弟到会上给艺人的行会组织“三皇社”社头和会首引荐,同时跟曲艺界前辈见面、拜年、请教技艺,这样艺人赶会代代相传,相沿成俗。
3.接待艺人的主要村民家族的传承。马街一带薛潭、东彭庄、新寨、马头寨、白水营、乌恋照等村庄的村民历来待艺人如亲人,对操办书会兴致极浓。每年春节书会来临之际,家家户户无偿为艺人安排食宿,为艺人亮书提供方便,涌现出了司氏、孙氏、胡氏、黄氏、郭氏、刘氏等热心接待曲艺艺人的村民家族,对于马街书会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宝丰县人民文化馆获得“马街书会”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马街书会项目保护单位宝丰县人民文化馆评估合格。
重要活动
2019年2月1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余名艺人负鼓携琴,汇聚在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天作幕,地为台,弹唱献艺,说书会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