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住户口 编辑
常住户口是我国根据户籍制度所确定的一种称呼,原则上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进行生活,如果离开应当进行户口迁移,其目的是方便统计人口和管理,在法律上也作为诉讼管辖的依据。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人户分离的现象比较普遍,如在其他地方长期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居住地则作为本人的住所地。
在法律上讲,户口登记地就是常住户口所在地(也就是户籍地),如果是人户分离,则一旦涉及人员身份证明、户籍迁移等与户口相关的问题,是以本人的户籍所在地为准的。
中文名:常住户口
外文名:Permanent residence
拼音:cháng zhù hù kǒu
相关领域:我国户籍制度
法律意义:户口登记地就是常住户口所在地
重要性:非常重要
常住户口
公民在常住地死亡,城市在葬前,农村在一个月内,由其亲属,抚养人或邻居或所在单位、居(村)委会向死亡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死亡。所需手续: 1.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或村(居)委会或其所在单位出具的《死亡证明信》; 2.死者的身份证、户口簿。
公民应在《准予迁入证明》和《户口迁移证》有效期限内到迁入地公安派出所申报迁入登记。所需手续: 1.迁入地公安机关签发的《准予迁入证明》和迁出地派出所出具的《户口迁移证》; 2.计划生育审查证明。
公民跨市(指市区)、县范围迁移的,除高等院校录取和分配的学生、被征集服现役的公民等,凭有关证明办理迁出手续外,其他人员凭迁入地公安机关签发的《准予迁入证明》到常住户口登记地公安派出所办理迁出登记手续。
1.公民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五个项目需进行变更、更正的,持相关证明到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2.上述五项以外的其它项目需变更或更正的,持相关证明直接到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变更更正手续。
公民在市内六区范围内将常住户口迁出原公安派出所管辖区的,到迁出地公安派出所开具《户口迁移证》,到迁入地公安派出所落户时还应持有计划生育部门开具的计划生育审查证明。
公民因婚姻、居住等原因分开生活居住,需分户、立户的,持有下列材料直接到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 1.申请人书面申请; 2.原《户口簿》; 3.新家庭的成员名单及单位证明或房产证明; 4.属结婚或离婚分户、立户的,还须提供《结婚证》或《离婚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