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比特 编辑
量子比特,物理学术语,参照Shannon信息论中比特描述信号可能状态的特征,量子信息中引入了“量子比特”的概念。叠加状态大于两个能级的量子比特被称为量子电码,它可存在于0、1和2等多个态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陆朝阳、刘乃乐、汪喜林等通过调控六个光子的偏振、路径和轨道角动量三个自由度,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
中文名:量子比特
提出时间:1983年
提出人:Stephen wiesner
提出论文:量子货币
1983年,Stephen wiesner在他量子货币的提案中第一次引入了量子比特的概念。而“量子比特”这个术语的问世应归功于Benjamin schumacher,在他论文的致谢辞中,schumacher 表示术语“量子比特”是他在同William wootters的一次谈话时提出的,只是因为它同古代的一种长度测量单位腕尺(cubit)的发音相似。在量子计算中,作为量子信息单位的是量子比特,量子比特与经典比特相似,只是增加了物理原子的量子特性。
2023年,马里兰大学亚伦·斯米诺团队证明一种超导量子比特,即磁通量量子比特保持量子特性的时间持续了约1.48毫秒,这是迄今最“长寿”量子比特,有望使未来的量子计算机更实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