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亭 编辑
亭是供游人避风雨、避晒、休憩和观景的园林建筑。《园冶》谓:“亭者,停也。”而“停”之含义尤其丰富,能停之处必有得景丰富、引人入胜的特点,其常常可以注目、动心、驻足、休憩、得趣、赏心、灵活、以少胜多、饶有余音。亭在造型上通常有屋盖并向四周开敞,其内部是半透空间,有一定的护蔽和安全感。《园冶》指出:“宜亭斯亭。”可见要因境安亭,即亭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和适应。
中文名:园亭
外文名:pavilion
作用:休憩、导引、标志、得景、成景
亭定义:供游人避风雨、避晒、休憩和观景的园林建筑
亭选址:因境安亭,须与山、水、植物结合起来组景布置,多位于观景点、风景点上,或作为主体建筑的陪衬
亭类型:以亭所在的自然环境不同可将其分为山亭、水亭、平地亭;以亭的空间组合结构可将其分为单体独立亭与组合亭,其中,依据平面形状又可将单体独立亭分为三角亭、正四方亭、矩形亭、多边形正、扁亭、圆亭、扇面亭、梅花亭等,而亭的立面又有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盝顶、组合顶等不同类型。
因境安亭
安亭先要立意,其讲求应目会神,迁想妙得,象形合意,精艺输巧。亭的类型多样,以安亭的环境可分为山亭、水亭、平地亭等。其中,山亭又可分为山麓亭、山腰亭及山顶亭等;水亭则可分为滨水亭、跨水亭、贯溪亭、沉水亭等。下作详述:
峨眉山山麓“第一山”亭
1)山麓亭,常位于进山口,其具有导引、休憩、标志的功能。例如四川峨眉山山麓报国寺前的“第一山”即为山麓亭的佳例,起到标志峨眉山的作用。
2)山腰亭,位于山腰,用以半山休憩,常具有指引、休憩、观景、承启的功能。例如泰山中麓瀑布前酌泉亭,其联曰“且依石栏观飞瀑,再渡云桥访爵松”,表明该亭既可停下观眼前飞瀑,又吸引人继续登高访松,是为承启;又如苏州天平山一线天前青峰亭,有联曰:“高树鸟啼青嶂裹,半山泉响白云中。”其既表四周叠翠之景,又迁想山顶云烟之色,亦有承启之用。
3)山顶亭,位于山峰,常挺拔如横空逸出,是披襟长啸的绝佳妙处,易于眺望。例如避暑山庄内青枫绿屿两端山顶上的南山积雪与北枕双峰均是借景的佳亭;又如避暑山庄次高峰上的四面云山是环眺极望的佳例。
承德避暑山庄四面云山
水亭
杭州灵隐寺冷泉亭
2)跨水亭,位于水流之上,游憩、观景、听音皆备,如圆明园之香雪廊。
承德避暑山庄曲水荷香
4)沉水亭,周遭环水,其突出于水面之上又极贴水面,常成为视线的焦点。苏州拙政园西部塔影亭等。
单体独立亭
杭州西湖小瀛洲开网亭
1)三角亭,具有一面进、两面观景的特点。例如杭州西湖小瀛洲开网亭等。
2)正四方亭,守规循矩,平正大方,可四面观景。例如北京颐和园知春亭、苏州拙政园梧竹幽居、扬州瘦西湖钓鱼台、苏州沧浪亭等均为正四方亭的佳例。
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此外,多边形正、扁亭、圆亭等常常周环皆有景。例如苏州拙政园荷风四面亭(六角亭)、笠亭(圆亭),北京北海静心斋枕峦亭(八角亭)等。扇面亭有大面的观景方向,又有“延南薰”、“扇被仁风”的隐喻,故其位置多变,北方宫苑多位于轴线上,江南私家园林亦可在转角处,既可在山岩前,亦可在湖池边。例如北京北海公园的“延南薰”、颐和园的“扬仁风”均借扇仁风之意取形安亭;苏州狮子林扇面亭则在园中犄角处欲取景全园;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置于水畔,其扇面形仿佛若有清风徐来,契合安亭立意。
2.2.2组合亭
北京北海五龙亭
北京景山上五亭鸟瞰
2.3现代亭
近代、现代建筑中采用钢、混凝土、玻璃等新材料和新技术建亭,为建筑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条件。因此,亭在造型上更为活泼自由,形式更为多样,其中包括各种平顶式亭、伞亭、蘑菇亭等;在布局上更多地考虑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在使用功能上除满足休息、观景和点景的要求外,还适应于园林中其他多种需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