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操守 编辑
职业操守是指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必须遵从的最低道德底线和行业规范。这又是一个因为中国人的过度使用而概念模糊化的词语。操守,往往指涉道德。职业操守是个听上去很抽象但实际上很具体的概念。其实职业操守是并不单指是一个道德问题。个人道德也是职业操守的来源之一,甚至不是首要来源。职业操守集体败坏,成为一种行业现象,成为或明或暗的行业运作规则。只认其是从业者的道德问题,不认其是社会公共系统的治理混乱,这是道德驱逐理性的表现。对于职业操守屡屡被突破的问题,长期以来,舆论似乎习惯归咎于制度惩处的不严厉。
诚信的价值观
职业操守
遵守公司法规
遵守一切与公司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并始终以诚信的方式对人处事,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也是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所在。
确保公司资产安全
职业操守
诚实地制作工作报告
正确并诚实地制作工作报告是每个员工的基本责任。这里指的工作报告是您在业务活动中产生或取得的信息记录,如工作记录、述职报告或报销票据等。任何不诚实的报告,例如虚假的费用报销单、代打卡等都是绝对禁止的。禁止向公司内部或外部组织提供不实的报告,或者误导接收资料的人员。尤其要注意,向政府机关提供不实的报告将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
不要泄密给竞争对手
与竞争对手接触时,应将谈话内容限制在适当的范围。不要讨论定价政策、合同条款、成本、存货、营销与产品计划、市场调查与研究、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等内容,也要避免讨论其他任何联想的信息或机密。身为一名员工,可能会知悉有关所在公司或其他公司尚未公开的消息。常见的内幕消息包括:未公开的财务数据;机密的商业计划;拟实施的收购、投资或转让;计划中的新产品。作为员工,都不要将这些泄露给竞争对手。
语言规范
举止得体
待人热情
公私分明
公平公正
光明磊落
遵守公司纪律和规范
很多年轻人在求职简历中都会在个人评价中加上“为人诚实,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这么一句话。不过这些加上如此评语的朋友里,有几位是真正了解其含义,又有几位是真正能够履行的呢?
有人觉得说,职业操守是一种规范,有一定限制的规范,只要不违反某些要求,就是具备“职业操守”。这种观点到底正确与否我不想妄加判别,但是就我个人看来,“主动”与“被动”才应该是是否具备良好职业操守的衡量准则。
恰好有另一个调查可以引证。国家卫生部、司法部等机构支持举办了对 3182名医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7.44%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良好”,有44.82%想放弃医师职业,91.9%认为自己付出与报酬不相符。一方面公众调查认为医生居职业操守败坏之首,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医生认为执业环境恶劣,付出与回报不符,甚至近半医生想放弃职业。仅以道德命题来解释这种结果,显然已经不能说明问题。
这些调查的数据并不新鲜,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预演”。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医生是一个救死扶伤的职业,职业操守不高必将威胁公共生命安全,当然是“最可怕”的,排在首位不会有什么争议。当然,在这背后,也确实有不少现实的职业操守沦丧案例作为“支撑”。
看看这些所谓失去操守最为严重的职业,其职业环境都有触目可见的体制性矛盾:医疗保障不足,医患矛盾突出,医生成为社会怨恨的替代品;公安干警有时听命于权而不能听命于法,被派去跨省追捕网民或是其它社会抗争事件的前沿;教育投入不足,资源配置失衡,教师身处其间进退失据;部分律师为有关部门掣肘,不得不钻营逢源,附庸其上;公权力制约机制乏力;媒体往往受到金钱诱惑与权力限制;大学行政化日甚, 学者因权力捆绑成“御用”论证师,为学术泡沫不惜造假。
凡此种种,如果以为这十足是为体制加罪,为道德开脱,则无异于无视这些问题的存在。道德有自身的边界,如果不准备打造圣人国,则不应事事以道德说事。硬要诉诸道德的强加,只能令道德失衡,人心失信。因此,看清职业操守败坏的体制来源,是要矢志于公共建设,肃清那些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改革那些抑郁人心的陈规陋习,真正为各行各业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制度空间。
职业操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