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Shanxi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山西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建设单位,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山西省试点学校,中国通信工业协会轨道交通产教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轨道交通智造与运维协同创新平台副理事长单位、“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交通职业教育与技能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山西省轻工业学校。2009年,更名为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3月,更名为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0年1月,学校占地面积184.8亩;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纸质图书总册数16万多册(含期刊合订本),电子图书10万册;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下设8个教学系部,开设29个高职专业;有专兼课教师202名,全日制在校生7416人。
中文名: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Shanxi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所在地:太原市
创办时间:1958年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学校特色: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山西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2021年)
主管部门:山西省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岳高社
高职专业:29个
院系设置:8个教学系部
校训:立德、强技、笃学、致远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马道坡街57号
院校代码:14247
1958年,学校创建,称山西省轻工业学校。
1959年1月,经山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山西省轻工业学院。
1961年,与山西省纺织工业学校合并。
1998年,被山西省政府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专。
2003年,学校经山西省政府批准,山西省轻工业学校与其它五所中专学校合并成立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轻工业学校更名为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轻工分院。
2004年6月,学校图书馆现址投入使用。
2009年,学校更名为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学校与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并列入“山西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2020年3月,学校更名为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021年,学校入选山西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2022年,学院成立梁斌思政教育省级名师工作室;同年7月16日,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交通职业教育与技能发展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在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学校成为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会员单位与“交工委”副主任单位成员。
2023年6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下设8个教学系部,开设29个高职专业。
系(部) | 专业 |
---|---|
交通运营系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物流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连锁经营与管理、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 |
智能控制系 | 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机电工程系 |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铁道车辆、铁道供电技术、轨道机车、机电一体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增材制造技术方向)、应用电子技术 |
交通工程系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铁道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
轻化工技术系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煤化工技术、化妆品经营与管理、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精细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介绍 |
艺术设计系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室内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印刷数字图文技术、包装策划与设计 |
基础教学部 | - |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 -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专兼课教师202名,硕士及以上162名,副高职称45名,中级职称78名,“双师素质”教师71名,专业带头人21名。
教育部职业教育基本专家库成员:赵爱威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教师:梁斌
中国轻工联合总会教学名师:乔建芬
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乔建芬、徐秋菊
山西省优秀教师:张红梅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山西省骨干专业1个,山西省特色专业2个,山西省职业教育高水平重点专业1个,山西省示范专业2个,山西省高职高专首批紧缺人才专业3个。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山西省高水平重点专业1个,山西省职业教育品牌专业1个,山西省重点专业1个,山西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1个;拥有多个实训室、实训基地。
类别 | 名称 |
---|---|
山西省职业教育品牌专业 |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
山西省高水平重点专业 | 光伏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 |
山西省骨干专业 | 伏工程技术与应用化工技术 |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 | 煤化工技术、数字图文信息技术 |
山西省特色专业 | 煤化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 |
山西省重点专业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山西省职业教育高水平重点专业 | 伏工程技术与应用化工技术 |
山西省示范专业 |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工艺美术 |
山西省高职高专首批紧缺人才专业 | 材料工程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
山西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 | 通运营管理专业群 |
资料来源: |
教学成果
2022年,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十四五”山西省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及新形态教材项目10项。
2021年,学校教师有3项教学成果分别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名称 | 负责人 |
---|---|
“验”出真理特色文化育人品牌 | 李建珍 |
资料来源: |
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名称 | 负责人 |
---|---|
以德铸魂 以匠育人 | 乔建芬 |
非遗铸魂 艺美山西 | 莫殿霞 |
红色引领 匠心传承 | 庞惠文 |
咫尺•匠新高职辅导员工作室--基于 | 申彦丽 |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德才兼备的铁路工匠 | |
“路与拾光•征途号”生涯教育工作室——秉承“双创”理念,在心育中践行生涯教育 | 陈彦芳 |
智慧工匠 | 乔霞 |
“三融三进三课堂”文化育人品牌 | 苏霞 |
资料来源: |
作者 | 名称 | 获奖等级 |
---|---|---|
庞惠文 | 《色彩原理与应用》等相关案例 | 全国职业院校“互联网+”轻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
- | 《“岗课赛证”融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丘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2021年山西省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一等奖 |
- | 《“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四维一体”思政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 | 2021年山西省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二等奖 |
资料来源: |
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 建设周期(年) | 承接部门、团队或个人 |
---|---|---|
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文化育人体系 | 1 | 基础部 |
赵鑫、徐鹏、马乾力、徐秋菊、何栋 | ||
梁斌团队 | ||
高标准打造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 1 | 学生工作部 |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德技双馨典范 | 1 | 人力资源部 |
聚合资源,组建职教集团与产教联盟 | 1 | 继续教育发展部 |
教务部 | ||
多元合作,打造产业学院 | 1 | 智能控制系、艺术设计系、机电工程系 |
产教融合,建设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 1 | 机电工程系 |
打造思政教育品牌,构筑铸魂育人新高地,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 1 | 薛晓丽团队 |
资料来源: |
学生成绩
2018年,学校学生参加山西省第十二届技能大赛,“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一等奖,“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项目获二等奖;“市场营销技能”获团体二等奖;参加2018 年山西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
2021年,学校学生在山西省第十四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大赛获三等奖,智能电力装备系统设计与应用大赛三等奖,铁道牵引变电技能竞赛三等奖;在山西省第十五届职业院校高职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综合应用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1项,团体三等奖1项。
2022年,学校学生在第八届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2金2银4铜2优秀,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山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2银4铜;在山西省梦从这里出发第七届高校毕业季优秀美术作品展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在2022年全国院校室内设计技能大赛山西省选拔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在第六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各1项;在2022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计与应急处理赛项选拔赛中获一、二等奖各1项;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视觉系统应用”赛项技能大赛,获全国三等奖1项。
合作交流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携手中铁十二局、中国中铁电气化北方公司等共建校外实践基地;与中铁太原局、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晋豫鲁铁路通道股份有限公司、中鼎物流园、华远国际陆港集团、山西安泰集团、山西美锦能源、山西亚鑫集团等展开深度合作。
科研成果
2022年,学校教师申报省级各类课题12项。
2021年,学校教师有72篇论文发表在全国各种期刊;有16项国家专利被授予专利权。
科研课题 | 备注 |
---|---|
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琉璃烧制技艺 | - |
高职院校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非遗传承与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 - |
高等职业院校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服务产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 |
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 - |
资料来源: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类别 |
---|---|---|
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与研究 | 梁斌 | 思想政治教育专项 |
高职院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 苏霞 | 思想政治教育专项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拥有馆藏纸质图书总册数16万多册(含期刊合订本),期刊128种,电子图书10万册,视频200集。
形象标识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徽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徽整体来用圆形,保留了原轻院校徽的形制,使其具有延续性。中心图案以“山西”二字为基础进行变化。上半部以半抽象的高楼大厦替换“山”字笔画,下半部以轨道、田野交错形成“西”字,中间采用复兴号车头抽象变形处理,穿越与城际田野之间。寓意铁路文通贯穿通途的职业特色,是城际,乡村的枢纽,联系着千家万户,充分体现了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属性。
校徽的色彩整体沿用原轻院的深蓝色,暗喻原轻院理工科专业的主体延续,其中加以绿色系列衬托,绿色代表的环保、健康、清洁能源,也预示着铁院紧随山西转型发展的步伐,大力开展相关专业。
标志整体看来似一辆新兴技术下的新能源列车贯穿于城市乡间,寓意着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驶向广阔无垠的美好天地。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标
精神文化
校训
立德、强技、笃学、致远
立德:古人云:德者本也。德是立身、立业之根本。立德即广大师生树立高尚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建设和管理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强技:强化技术技能教育,培育学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笃学:语出《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即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地学习。要求全院师生要树立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的学风,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地求知、学习,博采众长,实现理想;以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风貌、博学多才的美好形象展示于社会。
致远:此词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体现了一种传承与发展的理念。寓意着学院及全院师生应立足现在,着眼未来,树立远大理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创造学院新的辉煌。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红日文学社、广播站、舞之韵舞蹈社等15个社团,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五四”主题活动、“春风十里梦起航 踔厉奋进向未来”主题系列活动、第十届“5.25 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用青春舞动铁院 用活力点燃冬日”广场舞活动、第一届“铁院之星”校园风采大赛等活动。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岳高社 |
党委副书记 | 张耀川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杜秀群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王福成 |
资料来源: |
姓名 | 备注 |
---|---|
任煜锋 | 山西隆鑫泽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山西闹他球迷俱乐部董事长 |
孙继伟 | 中国首位问题管理专家、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大简资本创始人 |
刘丽滇 | 荣获2011年太原市餐饮业十佳职业经理、2018山西省财贸轻纺烟草五一劳动奖章、三晋技术能手等荣誉 |
时间 | 荣誉奖项 |
---|---|
- | “教育部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建设单位 |
- | 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 |
- | 山西省产教融合特别贡献奖单位 |
- | 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典型案例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