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 编辑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和“根祖文化广场”五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 。
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时间从北宋末年宋室南迁开始,到明朝洪武、永乐形成高潮,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叶。历时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至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约700余年的时间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迁徙 。为了巩固明朝统治的经济基础,朱元璋实行移民屯田,奖励垦荒的民屯、军屯、商屯之制 ,这对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迁徙长达五十年之久,涉及1230个姓氏,由这里迁往各地的移民后裔,数以亿计 。
从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遍布河南、山东、河北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份。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 。
中文名: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外文名:Hongtong Dahuaishu Ancestor Memorial Garden
地理位置:临汾市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开放时间:1月18日-2月11日 09:00-16:00(最晚入园15:30);2月12日-次年1月17日 07:30-18:30(最晚入园18:00)
景点级别:AAAAA级
门票价格:80元/人
占地面积:3.5 km²
著名景点:碑亭、二、三代大槐树、祭祖堂、广济寺等
景区类型:历史景观、文化景观
移民背景
政治上
古大槐树处旧貌
蒙古入主中原后,以掠夺人口为特色的奴隶主们渐渐变成了兼并土地的封建地主。他们兼并的工具,主要依靠马鞭和利剑。甚至,他们不用契约的形式,而是骑马一跑,圈进的土地就尽其有了。元朝的百姓,就这样在官府、地主、高利贷者的重重盘剥下,痛苦地呻吟着。
经济上
元末明初的中原人民,不仅遍历兵灾战火的祸患,而且遭受水、旱、蝗、疫的侵扰,其严重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再加上几十年的战祸,老百姓非死即逃,使得中原一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不少富庶地区,也变得荆棘遍地,疮痍满目。
文化上
古大槐树处旧貌
在元朝时,无论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还是居于被统治地位的民族,其中都有一地位最为卑下,命运最为悲惨的阶级,叫做“驱口”。元朝末期,因饥饿与灾荒,阶级矛盾白热化了,然而却以民族斗争的形式爆发了。农民的义旗插遍了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声势最大的是红巾军。
移民起因
古大槐树处旧貌
移民政策
洪洞大槐树移民时期,明朝政府实行了发给移民耕牛、种子、农具以及3-5年不征赋鼓励农民生产的措施,北方各城市附近荒闲的土地,政府又分给无地的人垦种,每人为15亩,另给菜地2亩,“有余力者不限顷亩”。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政府又颁发额外垦荒,永不起科的诏令,规定: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的移民除纳税的土地外,其余垦荒之地,听其自有,永不征税。
移民来源
移民迁出地
由于明朝大移民在山西省洪洞县广济寺门前的大槐树下进行移民手续办理,即移民的起点,因此本次移民叫做洪洞大槐树移民,而在此移民出去的人群,绝大多数并非洪洞县人,甚至不是山西人 。
移民去向
大槐树移民分布图
从洪武元年(1368)开始,到永乐十五年(1417)结束,历三朝50年,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先后从山西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共计移民18次,遍布河南、山东、河北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份,涉及1230个姓氏 。
移民结果
户口的增殖
古大槐树处旧貌
农田的垦辟
据《朱元璋传》记载,洪武元年(1368年)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垦荒数字从770余顷提升至53930顷,洪武十四年全国耕地3667715顷,以上十一年的总垦面积为180多万顷。
据《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记载,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土田总数增加为8567623顷。远远超过了宋元以来的垦田数,比洪武元年的垦田总数增加了4倍,按全国人口平均,当时每人可占有耕地17亩。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以洪洞大槐树移民垦田的数目为多。
粮食产量增加
古大槐树处旧貌
平均每户生产粮食50多石,棉花1900多斤。这598户移民耕地13,380余顷,平均每户22顷,如所有耕地均为粮田,每顷产量可达200~300石左右,亩产2-3石之间,在当时是相当高的水平。
移民考证
大槐树移民考证
洪武六年(1373年),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明史·食货志》)
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于凤阳屯田,遣人赍冬衣给之。(《明太祖实录》、《明史·太祖本纪》)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干余户,悉还为民。(《明太祖实录》郑一三一)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徒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明史·太祖本纪》)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山西沁州民张从整等一百一十六户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整等钞锭,送后都督佥事徐礼分田给之。(《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七)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冯胜、傅友德与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出西,箝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 (《明史·太祖本纪》、《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
大槐树移民剧照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干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明太祖实录》卷二三六)
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明史·成祖本纪》)户部遣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洲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明太祖实录》卷十二下)
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真余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布政司编布里甲……上悉从之。(《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
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史·成祖本纪》、《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一)
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史·成祖本纪》、《明太宗实录》卷四十六)
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吏李懋二百十四人言愿为民北京。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明太祖实录》卷五十)
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里费一百锭,口粮五斗。(《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九)
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上以其(隆庆)当要冲,而土宜稼樯,改为隆庆州……而以有罪当迁谪者实之。(《明太宗实录》卷一四九)本州原编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红门,黄报,白庙,版桥,富峪,红寺六屯,谓之前十里,谪发为事官吏充之。榆林、双营、西桑园、泥河岔道、新庄、东园、宝林、阜民九屯,连关厢谓之后十里,迁发山西等处流民充之,每户拨田五十亩,任种办纳粮差。(嘉靖《隆庆志》卷一)
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徒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于保安州,赐复三年。(《明史·成祖本纪》、《明太祖实录》)
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阙上言“乞分丁于北京、广平、清河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仍免田租一年。(《明太宗实录》)
移民传说
“解手”一词是否出自大槐树移民
解手场
大槐树景区文化顾问樊德昌认为这是后人的一种编排、演绎,没有可靠依据。
移民后裔脚小趾指甲是否复形
移民传说
据说,官兵在移民的脚小趾指甲上,用刀子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至今,移民后裔的小脚趾指甲都是复形的。
大槐树景区文化顾问樊德昌认为,从遗传学角度来讲这是不可能的,之所以会有这种传说,是人们想通过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来辨认老乡。
是否出现被迫移民
有传说认为,人们不愿离开故土,明政府便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消息赶来后,却发现被骗了,只能被迫移民。
大槐树景区文化顾问樊德昌认为,这只是个传说,并没有根据。大槐树移民前后持续了近50年,明政府不可能总骗老百姓,而是提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如减免税赋,发放银两、种子、耕牛等。
“思乡鸟”是什么
思乡鸟
这些小鸟,每天黄昏纷纷从四面八方飞来,栖息于大槐树景区大大小小树木上,就是没有丝毫离去之意,可第二天早上你去看是时,却已无影无踪,不知去向。这群可爱的精灵,只有在每年临近四月一日才陆续在这里聚集,清明时节,便已是密密麻麻,不计其数。此后,便渐次减少,四月十日后,就零落无几了。于是,这莫名其妙的精灵就自然而然得到了一个亲切的名字:“思乡鸟”。时至今日,这令人敬畏、诱人遐想的思乡鸟没有变,每年清明时节准时来、准时去。
根雕大门
根雕大门
根字影壁
根字影壁
碑亭(古大槐树处)
碑亭(古大槐树处)
二、三代大槐树
这就是由第一代古大槐树滋生的第二代大槐树,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二代大槐树同根滋生的第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当年移民告别故土时,无不把大槐树当作家乡的象征,迁入新地后,纷纷在庭院种植槐树,并悬挂一个吉祥物以祈求故土的保佑,寄托对故土的思恋。
千年槐根
千年槐根
移民浮雕图
三组浮雕以大槐树为背景,自左至右为:移民国策、移民惜别、移民迁徙。中间有文字隔开,以文释画,文画互彰。具体讲述了大槐树移民的起因、槐乡人们别离乡土、迁徙途中的情景。
移民情景雕塑
通过朝堂决议、大槐树下、讲不完的故事三组移民情景雕塑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大槐树下的移民历史。第一组雕塑是朱元璋听取朝中大臣的奏议,下令开始迁民的场景,我们叫它朝堂决议。这第二组雕塑就是讲述大槐树下老人在与他的子女话依依惜别之情。第三组讲不完的故事可以看到当年外迁时的那位青年壮丁已经变成了老人,还在给他的子孙后代讲述着迁民的故事。
祭祖堂
祭祖堂内景
望乡阁
望乡阁位于祭祖堂东侧,是专门用来接待远方归客的地方,里面环境清幽,布局朴素,大家可以在这里品一品家乡水,看一看有关大槐树移民的书籍。整个茶室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因为前面我们看到的老茶室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回乡游子的需求了,所以我们开辟了这个茶室,它的作用、意义和原来的茶室都是一样的。一杯清茶,一瓢清水接待不远千里前来寻根祭祖的移民后裔,以此来表达老家人对各地移民后裔的一片亲情。以茶待客是一种尊贵的礼仪,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用家乡的水、家乡的茶接待老乡更有非凡的意义。
献殿
献殿
溯源阁
溯源阁位于祭祖堂西侧,与望乡阁对称而建,是大槐树主体建筑“一堂两阁”之西阁,建筑造型为仿古四角攒尖顶三檐双层建筑,上层有爬廊与祭祖堂相连。溯源阁取义溯源,意在追溯移民史实,感念先祖功德。而溯源阁整体布局也凸显了溯源移民历史,展示老家文化这一主题。
中华姓氏苑
中华姓氏苑主要由中华民族的姓氏来源、发展演变,11969个姓氏,姓氏郡望、堂号、堂联、家训等姓氏文化布置而成。您将在这里欣赏到一场中华姓氏文化的盛宴。
移民实证展览馆
这里有移民情景泥塑群雕,这里有移民先祖生活用品、这里有许多珍贵的移民谱牒,在这里展出的每一件实物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都是对移民历史最真实的见证和最珍贵的佐证。
广济寺
广济寺
槐木化石
槐木化石是从洪洞西山煤矿挖出来的,据专家考证已有上亿年的历史。上面的许多地方已经炭化,这就形象地说明洪洞早在亿年前就有了槐树的身影,所以被称为“槐乡大地”是当之无愧、名不虚传的。
石经幢
石经幢
过厅
这座过厅为五间三开一启的过厅。门厦琉璃盖顶,吻兽齐全,正中檐下书写七绝二首。第一首意为:所有移民后裔都是杨侯国人“洪洞人”,这并不是没有根据,众多的私家碑记、谱牒都有记载。第二首意为:北京、河南、山东以及安徽滁和一带的移民后裔都是同根、同源,请不要担心互相误认,关于小脚趾为两瓣的古老传说就是我们相认的凭据。
洪崖古洞
洪崖古洞
民俗村
民俗村一角
魁星楼
民俗村最南面那个塔式造型的建筑就是魁星楼。据《汉书》记载:魁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主宰文运。魁星楼是古代村庄里供奉魁星的圣地,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以祈求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所谓“魁星点状元”,就是如此。魁星楼的旁边还设有北斗七星,而北斗前四星称为“璇玑”,也叫魁,又因为四颗星排列如“斗”字,也称“斗魁”。
同源渠
同源渠
思源潭
水流千里总有源头,人处四海难忘故土。移民先祖当年从这里开拔外迁,开疆拓土,但从没有一刻忘记过对故土的思念。几百年后,移民后裔也绝不会因时间的遥远而淡忘对自己源头的眷恋。在这里,您可以默念祖恩,掸尘净手,以虔诚的心情去祭奠您的先祖。
一代大槐树(仿)
一代大槐树(仿)
牌坊
这座牌坊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它的正额与背额分别镌刻着“誉延嘉树”、“荫庇群生”。“誉延嘉树”说的是随着大槐树后裔的辗转迁移,大槐树在海内外也享有盛誉;“荫庇群生”说的是大槐树的神灵世世代代庇护着移民后裔,庇护着大槐树下的芸芸众生,辛亥革命时期槐乡大地就因大槐树而免去了一场大的浩劫。
茶楼
茶楼
茶室
茶室,建于民国三年,专供游客歇脚休息、品茶聊天的场所。面宽10.45米,进深4.77米,面积不大,脊高一般,形貌与民居无异,意义却不一般,它是为接待远方归来的游子而特意兴建,匾额与楹联所表述的也正是这种老家与归客之间的亲情。
三座桥
西桥取名莲馨桥,有两层寓意。其一洪洞自古就有莲花城的美誉,当时县城高而四周低,人们蓄水植莲。到夏天莲花的香气弥漫着整个洪洞城,真乃“水包座子莲花城”。其二“莲馨”谐音“心连心”,喻指老家人与移民后裔永远心连心。
三座桥
东桥取名鹳鸣桥,是借鹳鸟的鸣叫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首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民谣里的老鹳指的是一种体型像鹤的水鸟,但脖子和身子比鹤短。以前在汾河边常看见它们大片的觅食,在大槐树上筑有巨大的窝 。
位置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地处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东隔霍山与古县交界,西靠吕梁与蒲县相连,北与霍州、汾西县为邻,南与尧都区接壤 。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地貌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临汾盆地北端,平均海拔430米。东部为霍山;西部为吕梁山系,山势低缓绵长 。
气候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比较显著,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少雪 。
水文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属相对富水区,流经景区的汾河自北向南贯穿,全长45.8公里;有12条季节性河流,河流全长332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87立方米;地下储水量为1.04亿立方米;泉水126处,年径流量为1.5亿立方米,其中霍泉最大,年径流量为1.3亿立方米 。
领导人参观景区
1994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 ;4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委员长乔石视察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 。
2002年3月,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拟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2007年4月,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由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凤凰卫视、山西电视台、临汾电视台等现场直播,被评选为“人民网2008年度最受关注的各地节庆” 。
2008年4月,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被山西省文明办列为“中国清明节”系列活动的重点项目 ;6月,“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2009年5月,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被山西省文化厅列入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名单 。
2011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 。
2015年3月,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在旅游商报举办的“十个百佳”评选活动中,荣膺全国“百佳旅游景区”战略合作伙伴 。
2017年1月,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名园”;4月,景区被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5月,景区被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授予“2016中国旅游总评榜年度旅游景区人气奖”;6月,景区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15-2016年度青年文明号” ;7月,山西卫视《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二季旅游发展大会2017年度“老记忆、新地标”评选活动揭晓,洪洞大槐树入选山西“老记忆” ;10月,景区被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授予“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11月,景区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被授予“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
国家AAAAA级景区揭牌
2018年2月,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成功获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10月,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拟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荣获2018宜居中国与生态革命论坛最具影响力景区 ;景区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
2021年11月,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被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12月,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下称“洪洞大槐树景区”)获评“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成为2021年山西省首家获此认证的单位。
截至2015年1月,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先后被授予“中国最佳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中国著名品牌”、“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西省文明和谐景区”、“山西旅游十大品牌企业”、“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五星级基层工会”、“山西省五星级职代会”、“山西省巾帼文明岗”、“山西省模范集体”、“山西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美好印象山西十大旅游景区”等100多项荣誉 。
2022年,山西出台龙头景区建设工作方案,实施“9+13”梯次打造计划,首批打造包括洪洞大槐树在内的9家龙头景区。
祭祖节日
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
1991年4月,首次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举办。随着改革潮流的高涨,以古大槐树移民遗址为载体的“根祖文化”活动空前活跃,蓬勃发展。九州大地、乃至四海大槐树后裔,思乡寻根之情,回乡祭祖之潮与日俱高。为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洪洞县委、县政府,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举办了首次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
2007年4月, 第十七届“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由山西省政府和临汾市政府联合主办,是历届寻根祭祖节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凤凰卫视、山西电视台等媒体现场直播,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吴小莉、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朱军、山西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李丽萍主持节目,著名歌唱家谭晶一曲《大槐树》唱出了人们对大槐树的无限深情,阎维文现场演唱的《母亲》表达了华夏儿女的一片赤子之情。原山西省副省长宋北杉主持大祭,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偕夫人向先祖敬献花篮,一代名流、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外甥黄大伟也特意从他乡赶来,在此发表祭祖感言,以表达外公生前对故乡的眷念之情,本次寻根祭祖节在全球乃至世界华人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
1991年开始,每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都有数以万计的大槐树移民后裔云集于此,表达着对大槐树老家浓浓的爱、深深的情。江泽民、乔石、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贾平凹、张玉凤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莅临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参观考察,寻根祭祖,挥毫泼墨,题词留言 。
实景演出
演出类型 | 演出名称 | 演出时间 |
---|---|---|
实景表演 | 《大槐树移民情景剧》 | 周一至周四09:30、10:00、14:50 周五至周日(含节假日)09:25、09:50、14:35、15:10 |
《铁锅记》 | 周一至周四11:10、16:00 周五至周日(含节假日)11:20、16:20 | |
《苏三路过大槐树》 | 周一至周四15:25 周五至周日(含节假日)15:45 | |
互动演出 | 《开门迎亲》 | 周五至周日(含节假日)08:50 |
《花样锣鼓》 | 周一至周四09:00 周五至周日(含节假日)08:50 | |
《传统婚庆》 | 周一至周四11:40 周五至周日(含节假日)11:45 | |
《魁星点斗》 | 周一至周四15:30 周五至周日(含节假日)10:55、15:55 | |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 | 大槐树祭祖习俗《祭祀》 | 周一至周四10:35 周五至周日(含节假日)10:25 |
洪洞县道情戏《孝感天地》 | 周一至周四17:05 周五至周日(含节假日)16:55 | |
大槐树祭祖习俗《寻根祭祖大典》 | 每年清明节(公历4月4或5或6日);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
《大槐树移民情景剧》
演出地点:一代大槐树(仿)
实景演出《大槐树移民情景剧》
《铁锅记》
演出地点:洪崖古洞
实景演出《铁锅记》
《苏三路过大槐树》
演出地点:碑亭(古大槐树处)
实景演出《苏三路过大槐树》
影视作品
作品名称 | 题材 | 上映时间 |
《大槐树》 | 电视剧 | 2010年1月首播 |
《远方的家》之《大槐树下是我家》 | 纪录片 | 2016年1月14日 |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之《合》 | 纪录片 | 2018年2月26日 |
《洪洞大槐树之寻根记》 | 电视剧 | 2021年8月首播 |
音乐作品
歌曲名称 | 演唱者 |
《中国娃》 | |
《大槐树》 | 谭晶 |
《心中的大槐树》 | 王诗沂 |
《大槐树之歌》 | 毛国臣 |
书籍作品
作品名称 | 著作人 |
《移民大迁徙》、《大槐树寻根》 | 黄泽岭 |
《增广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志》 | 景大启 |
《洪洞大槐树移民志》 | 张青 |
《祖槐寻根》 | 高春平 |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 | 金石声 |
景区门票
门票:旺季票 成人:80元/张;淡季票 成人:60元/张。
免费政策:身高<1.2米儿童、年龄≤6周岁以下儿童、65周岁以上老人、新闻总署颁发记者证、军官证、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园。
优惠政策:年龄6周岁—18周岁未成年人、学生、60~64周岁之间老年人凭相关有效证件可享门票挂牌价五折;洪洞地区居民凭身份证享有不同程度优惠。
交通信息
自驾游路线:
-北京、天津上京港澳高速→石家庄转京昆高速→洪洞县下高速→景区;
-陕西上京昆高速→洪洞县下高速→景区;
-山东上邢汾高速→平遥转京昆高速→洪洞县下高速→景区;
-内蒙古上呼包高速→大同转大运高速→洪洞县下高速→景区;
-河南上连霍高速→三门峡转大运高速→洪洞县下高速→景区。
民俗饭店
大槐树民俗饭店
2022年11月,入选2022全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优秀案例名单。
2022年12月,入选2022年11月AAAA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
2023年12月,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被确定为智慧化景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