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憨笨 编辑
牛憨笨(1940年2月11日—2016年7月4日),山西壶关人。光电子学和超快诊断技术专家,物理电子学专家,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原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院长。
牛憨笨1960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62年任学生政治辅导员,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1978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8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9年晋升为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9月调入深圳大学工作,组建了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
牛憨笨毕生从事国防军工研究,专业光电子学,主要研究变像管超快诊断基技术、微光夜视技术和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等。
中文名:牛憨笨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出生日期:1940年2月11日
逝世日期:2016年7月4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当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2年)广东省“十大杰出创新人物”(2010年)
牛憨笨
1940年2月,牛憨笨出生于山西壶关。
196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66年至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
1968年8月至1970年1月,到洪泽湖解放军农场劳动锻炼。
1978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
1979年8月至1981年11月,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进修。
198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
1987年至1996年间,先后多次应邀到前苏联科学院普通物理研究所、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物理天文系、美国马里兰大学电子工程系、法国斯特拉斯堡核物理研究中心及中国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
1989年,晋升为研究员。
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99年9月,调入深圳大学工作,并组建了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
2016年7月4日15时3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逝世,享年76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牛憨笨从研究微光夜视开始,一直从事图像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显示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变像管超快诊断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中国地下核试验、激光核聚变、光化学、光生物学、凝聚态物理、激光技术等研究领域提供了多种超快图像信息获取手段;设计并负责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个获得重大应用的静电聚焦、静电偏转通用变像管;创建了动态电子光学理论,负责研制成功的九种变像管和七种变像管相机,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禁运,并使中国超快诊断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发展了动态电子光学理论。
发表论文
牛憨笨生前曾发表论文150余篇;论文被英、美、俄、德、法、日等国的学者引用近百次。
科技成果奖励
牛憨笨生前曾先后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和二等奖1项。
获奖年份 | 奖项级别 | 获奖项目 |
---|---|---|
1997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软X射线瞬时摄谱仪 |
1993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一种同步重复扫描变像管 |
1991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一种飞秒扫描变像管 |
1990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 一种光电阴极导电基底 |
1985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 现代国防实验中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 |
参考资料: |
专利成果
牛憨笨生前曾获国家发明专利21项、苏联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各1项。
人才培养
培养理念
牛憨笨院士和学生在一起
培养成果
来到深圳大学后,牛憨笨组建了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和光电工程学院,在他的带领下,光电工程学院建立了光学工程博士点、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三个硕士点,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链,光学工程被评为广东省攀峰学科;在深圳大学培养了近70名硕士、博士。
荣誉表彰
获得年份 | 荣誉称号 |
---|---|
1991年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1992年 |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1993年 | 第二届王丹萍科学奖 |
1997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1997年 | 陕西省先进工作者 |
1997年 | 中国科学院模范导师 |
2010年 | 深圳改革开放“30年30位杰出人物” |
2010年 | 广东省“十大杰出创新人物” |
参考资料: |
牛憨笨曾担任太原理工大学双聘院士,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深圳市光学学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广东省及深圳市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及理事长,微光夜视专业委员会成员。
名字即是人生态度
牛憨笨
牛憨笨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已去世,母亲在他2岁时改嫁。祖母为他起名“憨笨”,本意是“取个歪名好养活”,希望他能好好地活下去。牛憨笨不仅健康成长,并用名字来勉励自己,名字成为了他的座右铭。“我觉得自己的名字很好,人有点憨、有点笨是好事。人就是要感到自己foolish,才会不断地去学习;人的一生,总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名字不重要,最本质的是对自己的认识。我的名字其实蕴含了老祖母的智慧。”
这位叫“憨笨”的老者一生都有点憨直,一生都在要求自己憨直;“憨笨”,于他,已不再是一个名字,已经成为了对待人生的态度。
在清华担任辅导员
牛憨笨院士和他的团队
“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要与同学们谈话、要了解同学的心理和情绪、要掌握同学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当同学遇到困难要及时给与帮助……辅导员的工作很多,也确实是很辛苦。”
当时清华大学规定,辅导员要比普通同学多学一年,即七年毕业。因为辅导员的工作太多,严重影响辅导员的课业时间,以至辅导员会耽误课程、要等到第二年再重修课程,所以担任辅导员的同学普遍要7 年才能完成课程。牛憨笨一直很勤奋、刻苦,虽然长期担任辅导员,但是一门功课都没有落下,始终坚持着和本班同学一起上课、学习、考试,甚至完成了三个月的毕业设计。当时,牛憨笨找到学校,因为课业已经完成,希望能与本班同学一起毕业。最终,学校决定让他再辅修一个专业,仍是七年毕业。世事难料,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学生们全部被滞留在“园子里”,牛憨笨辅修专业一事亦被搁置。直到1967年,牛憨笨与同学们一同离校,如愿成为1966届毕业生。
带头做模范少吃粮食
牛憨笨在清华大学求学时正是中国的困难时期,每个人都要报定粮。“因为我肚皮大,高中时45斤的定量都不够吃,所以上大学后,我就报了45斤,当时只是想45斤都不够吃啊。书记找我谈话,说你是辅导员又是班长,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后来就改成了30斤,最后学校考虑到30斤确实是不够吃,就给我批了35斤。”牛憨笨回忆道。
牛憨笨是中国电子光学理论和变象管诊断技术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为中国的国防建设和高科技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评)
“牛憨笨院士是中国电子光学理论和变像管诊断技术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变像管超快诊断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中国地下核试验、激光核聚变、光化学、光生物学、凝聚态物理、激光技术等研究领域提供了多种超快图像信息获取手段。他设计并负责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个获得重大应用的静电聚焦、静电偏转通用变像管,创建了动态电子光学理论,负责研制成功的九种变像管和七种变像管相机,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禁运,并使中国超快诊断技术跻身世界前列,为国防建设及核聚变新能源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牛憨笨院士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光电子学事业。他的逝世是国家科技界的重大损失,对此我们表示沉痛的悼念和深切的缅怀!” (深圳大学评)
牛憨笨作为中国电子光学理论和变像管诊断技术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深圳经济特区引进的第一位院士,牛院士主持成立了深圳大学第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华南第一个光电博士后工作站、深圳大学唯一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中国国防建设和高科技发展,为提升深圳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特区高水平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民日报海外版》评)
牛憨笨投身祖国的科研事业钻研奋斗了一生,矢志不渝。牛憨笨是中国国内外著名的光电子学和超快诊断技术专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从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到深圳大学,牛憨笨几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他以实验室为家,废寝忘食,带领同事们一起潜心研究,攻克一个个科学难题。除了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光电子学事业,他同时还是一位仁慈宽厚的长者,在他的培养带动下,一大批年轻科研人才脱颖而出。虽然他已经逝世,但科学大师留下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求真务实的科学思想、锲而不舍的攻关精神以及对于事业的孜孜以求,将会一直传承下去。 (新华网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