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青铁路 编辑
川青铁路(Sichuan-Qinghai Railway),是一条连接四川省成都市和青海省西宁市的铁路 ,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修订版)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兰(西)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13年10月,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黄胜关段开工建设;2022年10月29日,川青铁路海东西至黄胜关段全线开工建设;2023年11月28日,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运营 。
截至2023年11月,川青铁路成黄段由青白江东站至黄胜关站,设车站13座,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川青铁路海东西至黄胜关段设车站16座,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
截至2023年12月28日,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满月,发送旅客突破19万人次。
2024年,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和巴南高铁有望建成通车。 4月13日消息,随着隆务河大桥的首根钻孔桩开钻,标志着西成铁路(西宁至成都)10标段内隆务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 。6月29日,从成兰铁路公司获悉,新建四川成都至青海西宁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全线铺轨完成。
中文名:川青铁路
外文名:Sichuan-Qinghai Railway
开通日期:2023年11月28日
线路长度:836 km(含与既有西成高速铁路成都东至青白江东、兰新高速铁路海东西至西宁共线段)
设计速度:200 km/h
铁路等级:国铁Ⅰ级
起止站点:青白江东站、海东西站
车站数量:28座
途经省份:川、甘、青
川青铁路最初建设工程名为“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简称成兰铁路),原规划自成都经什邡、绵竹、茂县、松潘至九寨沟,向北延伸与兰渝铁路哈达铺站接轨至兰州。因黄胜关至哈达铺段途经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专家多次研究、论证、评审,为避免对该区域的生态破坏,最终取消了黄胜关至哈达铺段。同时,研究新建黄胜关至西宁段,并在甘肃省合作地区与兰合铁路接轨,形成成都至西宁(兰州)的铁路通道(建设工程名为“新建西宁至成都铁路”)。2023年4月,成都经黄胜关至西宁铁路被正式命名为“川青铁路” 。
原成都至兰州铁路规划走向
2009年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项目建议书》 。2月21日,成兰铁路建设启动暨松潘车站开工动员大会举行(后实际未建设) 。
2010年4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批复《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该方案,成都至兰州铁路自黄胜关向北延伸至兰渝铁路哈达铺站,线路全长463千米 。12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以《关于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复了川青铁路成黄段初步设计。
2011年2月26日,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先期动工段(三星堆站至绵竹南站、川主寺至黄胜关段、上漳至黄土梁段)开工建设 。
2012年12月17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暂缓审批新建成兰铁路成都至黄胜关段工程设计变更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13年9月17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批复《新建铁路成都至兰州线成都至川主寺(黄胜关)段工程设计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变更后,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在四川平原段、茂县至镇江关叠溪路段有大的变动,在松潘县城附近由桥梁变更为隧道,新增车站2座;为减少对大熊猫影响,以隧道形式穿越大熊猫栖息地,隧道进出口均在大熊猫栖息地以外 。
青白江东至黄胜关段
2013年10月,原中国铁路总公司批复成都至川主寺(黄胜关)试验段开工建设 。
2016年6月16日,川青铁路成黄段全线首架成功 。7月19日,川青铁路首座隧道(黄胜关隧道)贯通。
2018年8月9日,川青铁路成黄段客站站房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9月,川青铁路成黄段开始铺轨 。
2022年7月16日,川青铁路成都平原区段完成铺轨 。9月19日,川青铁路成黄段高原区段完成全部T梁架设 。11月17日,川青铁路成黄段全线T梁生产任务完成 。
测试列车在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运行
2024年7月21日7时,55831次检测列车从松潘站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四川成都至青海西宁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启动联调联试。
55831次试验动车组列车
7月25日,55831次试验动车组列车缓缓驶入黄龙九寨站,是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联调联试工作启动以来,上线作业的首趟动车组列车。
黄胜关至海东西段
2015年8月,川青铁路海东西至黄胜关段启动前期工作 ,对川、甘、青三省沿线进行了现场踏勘,并组织召开西宁至成都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12月,川青铁路海东西至黄胜关段展开全线初测 。
2017年2月,西宁至成都铁路(西宁至黄胜关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议召开,专家通过可研报告审查意见 。同年,川青铁路海东西至黄胜关段完成定测 。
2018年5月4日,川青铁路西宁枢纽配套工程(西宁高普联络线)建成 。
2019年5月17日,新建铁路西宁至成都线西宁至黄胜关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信息一次公示 。
2020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新建西宁至成都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建设川青铁路海东西至黄胜关段 。3月5日,川青铁路四川境内郎木寺至黄胜关段开工建设 。6月5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川青铁路先期开工工程(甘青隧道站前工程、引入青海省海东西站站前工程)初步设计 。9月28日,川青铁路青海段开工建设 。
2021年5月17日,《新建铁路西宁至成都线西宁至黄胜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全本公示 。
2022年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批复《关于新建西宁至成都铁路西宁至黄胜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8月23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川青铁路海东西至黄胜关段初步设计 。10月29日,川青铁路海东西至黄胜关段开工建设,标志着川青铁路全线开工 。11月9日,川青铁路海东西至黄胜关段首座隧道(红原2号隧道)进入实质施工阶段 。11月11日,川青铁路海东西至黄胜关段桥梁工程建设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
2023年4月5日,川青铁路甘肃段石林隧道进口正式进洞施工,至此,川青铁路1标4座隧道、8个洞口全部进洞施工。 4月24日,川青铁路(碌曲段)首座承台——白龙江大桥1号承台顺利浇筑完成。 9月7日,川青铁路甘青段首座隧道贯通 。12月2日,尖扎黄河特大桥27号主墩最后一根桩基浇筑完成,标志着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川青铁路XCTJ11标尖扎黄河特大桥主墩桩基施工全部顺利完成。 12月21日,川青铁路四川首段供电工程全面竣工。 12月,川青铁路东祁连山隧道1号斜井,提前5.5个月实现安全顺利进入主洞施工目标。
2024年3月16日,西宁至成都铁路隧区内穿越巴颜喀拉冒地槽皱褶带,隧道全长5535米,其中Ⅳ级围岩100米、Ⅴ级围岩5435米,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目前,已累计掘进693米 。3月20日,西宁至成都铁路先期标段甘青隧道2标甘青隧道出口3204米正洞顺利贯通。 4月13日消息,随着隆务河大桥的首根钻孔桩开钻,标志着西成铁路(西宁至成都)10标段内隆务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 。5月8日,西(宁)成(都)铁路(甘青段)则岔大桥首孔现浇简支箱梁浇筑完成。 5月11日,川青铁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全长22.923公里的德胜隧道贯通。 5月15日,西(宁)成(都)铁路1标项目白龙江大桥首孔32m移动模架简支箱梁现浇梁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西成铁路全线移动模架制梁工艺施工全面启动。 6月,西成铁路甘加隧道已转入正洞施工。 6月29日,新建四川成都至青海西宁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全线铺轨完成。 7月1日,西宁至成都铁路10标段当顺隧道出口掘进突破千米。 7月3日,西(宁)成(都)铁路XCTJ7标尕阴山夏河特大桥首跨支架现浇梁顺利浇筑,该标段首跨浇筑的支架现浇梁,标志着该项目支架现浇梁施工正式拉开帷幕。 7月5日,西成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28号主墩墩柱横梁浇筑完成。 7月9日,中铁四局承建的西(宁)成(都)铁路1标则岔车站特大桥首梁浇筑完成 ;7月10日,随着川青铁路黄龙九寨站内装饰的全部完成,标志着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松潘、黄龙九寨和黄胜关3座新建设车站全部完工并正式亮相。 7月12日,C6376次动车缓缓驶入位于松潘县境内的川青铁路镇江关站,该站迎来了第100万个乘坐动车的幸运游客。 7月15日,一列接触网冷滑试验车顺利抵达黄胜关站。川青铁路镇江关(不含)至黄胜关段接触网冷滑试验顺利完成,为项目按期顺利建成投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7月19日上午,随着首孔长32米、重673吨的箱梁平稳落在羊洞河1号特大桥41号和42号桥墩上,新建西宁至成都铁路四川段箱梁架设施工正式启动。 7月21日,随着55831次检测列车从松潘站驶出,标志着新建四川成都至青海西宁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预计年内坐着动车游黄龙、九寨沟将成为现实。 7月25日,中铁四局七分公司承建的西(宁)成(都)铁路1标项目则岔车站特大桥移动模架首次过孔完成。 7月29日,西成铁路尖扎站特大桥首孔利用移动模架法现浇的箱梁完成浇筑。 8月5日,西成铁路3标项目吉仓1号隧道斜井顺利完成施工。 8月6日,西宁至成都铁路沈家村1号隧道顺利贯通。
2024年6月3日中铁四局在西成铁路甘肃段格尔隧道内施工作业
2024年6月3日西成铁路甘肃段格尔隧道内查看施工设备情况
2024年6月3日西成铁路甘肃段白龙江大桥(无人机照片)
2024年6月3日西成铁路甘肃段白龙江大桥上施工作业
2024年6月3日中铁四局在西成铁路甘肃段格尔隧道内施工作业
2024年6月3日西成铁路甘肃段白龙江大桥上施工作业
2024年6月3日西成铁路甘肃段白龙江大桥(无人机照片)
参考资料:
设计参数
项目 | 青白江东至黄胜关段 | 黄胜关至海东西段 |
---|---|---|
线路等级 | 国铁I级 | 国铁I级 |
正线数目 | 双线(联络线为单线) | 双线 |
速度目标值 | 200千米/小时 (联络线100~160千米/小时) | 200千米/小时,部分路段预留 提速至250千米/小时平面条件。 |
最小曲线半径 | 一般地段3500米(困难地段2800米) | 一般地段3500米(困难地段2800米) |
最大坡度 | 9‰,加力坡18‰ | 25‰ |
到发线有效长度 | 850米 | 650米 |
牵引种类 | 电力 | 电力牵引 |
牵引质量 | 4000吨 | 1500吨 |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 自动控制 | CTCS-2列控系统 |
沿线车站
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海东西段共设28座车站,其中四川段18座、甘肃段6座、青海段4座:青白江东站、三星堆站、什邡西站、绵竹南站、安州站、高川站、茂县站、石大关站(不办理客运业务)、叠溪站(不办理客运业务)、镇江关站、松潘站、黄龙九寨站、黄胜关站、红原站、班佑站、若尔盖站、阿西站、花湖站、郎木寺站、碌曲站、合作站、唐尕昂站(不办理客运业务)、夏河站、甘加站、同仁站、尖扎站、化隆站、海东西站。
序号 | 车站名称 | 里程(千米) | 车站地址 |
---|---|---|---|
— | 成都东站 | 0 |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保和街道万科路4号 |
1 | 青白江东站 | 32 |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 |
2 | 三星堆站 | 39 | 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和向阳镇交界处 |
3 | 什邡西站 | 62 |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南泉镇 |
4 | 绵竹南站 | 80 |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孝德镇 |
5 | 安州站 | 104 |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 |
6 | 高川站 | 124 |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 |
7 | 茂县站 | 157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光明乡 |
8 | 石大关站 | ——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 |
9 | 叠溪站 | ——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 |
10 | 镇江关站 | 238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镇江关镇 |
11 | 松潘站(暂未开通) | ——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进安镇 |
12 | 黄龙九寨站(暂未开通) | ——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 |
13 | 黄胜关站(暂未开通) | ——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川主寺镇两河口村 |
14 | 红原站(暂未开通) | ——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 |
15 | 班佑站(暂未开通) | ——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班佑乡 |
16 | 若尔盖站(暂未开通) | ——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 |
17 | 阿西站(暂未开通) | ——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阿西乡 |
18 | 花湖站(暂未开通) | ——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 |
19 | 郎木寺站(暂未开通) | ——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 |
20 | 碌曲站(暂未开通) | ——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双岔乡 |
21 | 合作站(暂未开通) | ——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 |
22 | 唐尕昂站(暂未开通) | ——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唐尕昂乡 |
23 | 夏河站(暂未开通) | ——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王格尔塘镇 |
24 | 甘加站(暂未开通) | ——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镇 |
25 | 同仁站(暂未开通) | —— |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 |
26 | 尖扎站(暂未开通) | —— |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 |
27 | 化隆站(暂未开通) | —— |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 |
28 | 海东西站 | 811 |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 |
— | 西宁站 | 836 | 青海省西宁市互助中路128号 |
注 | 参考资料 |
线路走向
青白江东至黄胜关段
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示意图
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从既有宝成铁路青白江站引出,向北沿宝成铁路而行,在向阳镇附近折向西北,在南兴镇附近设三星堆站;出站后,线路分别跨濛阳河、北延线大道、马牧河及鸭子河,在什邡西侧的南泉镇金井村设什邡西站,线路跨过成绵高速复线、广岳铁路、S105省道后与成绵高速复线并行,跨石亭江、新市互通后,在绵竹市南侧的孝德镇新石桥设绵竹南站;出站后,线路跨过人民渠、德阿公路后折向北,从绵竹东侧经过,跨S105省道、绵远河后在安县雎水镇光明村设安县站。线路自安县站出站后向北而行,跨雎水河,穿柿子园隧道后在上广东坝附近设高川站,而后线路以隧道穿过龙门山进入茂县,在县城东北约10千米处的下关子设茂县站;出站后,线路以隧道群沿远离岷江活动断裂的岷江左岸而行,经太平、解放村、甲竹寺,在镇江关设镇江关站。
成都至黄胜关段
海东西至黄胜关段
川青铁路海东西至黄胜关段自西宁枢纽海东西站引出,经青海省海东市、黄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与黄胜关站接轨,新建正线502.5千米。线路从兰青铁路西宁与海东之间的路基段引出,向南以隧道翻越拉脊山至化隆县设化隆站,出站后跨黄河在尖扎县设尖扎站;沿隆务河而上在同仁市设同仁站;出站以隧道翻越西秦岭中山区进入甘肃省境内,经甘加草原行至夏河县设夏河站;出站向东南以短隧道群在夏河县唐尕昂乡设唐尕昂站;线路沿合作河而上,行至合作市设合作站,出站后线路走行于西秦岭中山区,经碌曲县设碌曲站;以桥隧形式穿越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郎木寺镇设郎木寺站,后线路进入四川省境内,走行于若尔盖草原,于国道北侧设花湖站,在若尔盖县设若尔盖站,后线路从喀哈尔乔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通过,行至热曲河上游在红原县与若尔盖交界处设红原站,进入松潘县设松潘站,翻越岷山山区,接入黄胜关站 。
川青铁路全线线路走向示意图
运营历程
2023年11月30日11时06分,由茂县站开往成都东站的C6008次动车组列车驶出茂县站,标志着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运营 。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每日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18列,成都东站至三星堆、镇江关站最快分别18分、86分可达 。
客运流量
截止2023年12月28日,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满月,发送旅客突破19万人次。
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首发C6008次列车
技术难题
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处于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海拔从安州站的634米攀升至镇江关站的2503米,高差近2000米,穿越了龙门山、岷山、西秦岭等众多山脉,跨越涪江、岷江、嘉陵江三大水系,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
川青铁路海东西至黄胜关段途经盆地、高原、河谷、山区及十条大断裂带,60%的路段地处海拔3000米以上,还要经过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和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地质条件复杂,生态保护责任重大,为此,项目采取架设桥梁、加大基柱深度等方式,解决不良地质及跨越沼泽等问题,另一方面采取以桥代路、植被定期保养等方式,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绕避和保护 。
川青铁路青海省境内沿线地质构造、地形条件复杂,青海境内桥隧相连,桥隧比高达92%,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部分 。
行驶在川青铁路上的列车与行驶在宝成铁路线上的列车交会
重点工程
平安隧道
平安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至松潘段的岷江河谷地段,是川青铁路成黄段最长隧道。隧道设计为双洞单线,单线长度28.4千米,双线总长度56千米。隧道平行于岷江活动断裂带,跨越岷江左岸的宝顶沟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川金丝猴、珙桐、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的生长地,在设计及施工阶段就被评判为极高风险隧道。建设期间,项目多次遭遇地震、断层、岩爆、高地温等不良地质,施工单位采取“长隧短打、双洞分修”的方式,共设置8座辅助坑道,包括6座横洞,2座斜井,全隧分成32个工作面同时施工 。该隧道填补了中国强烈地震带、极端地质条件下特长隧道施工空白。
2017年2月16日,川青铁路平安隧道贯通 。
茂县隧道
茂县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光明镇,隧道穿越龙门山后山活动断裂带核心部位长达700米,全长9913米,属川青铁路全线重难点工程。为适应活动断裂产生的错动和位移,项目组织多次专家论证和现场试验,采用短节段宽接缝,使得隧道具备适应错动及转动的能力;采用高度机械化施工,实现“快挖、快支、快锚、快封闭”,创新采用分次多层支护、长短锚杆组合的变形主动控制支护体系,成功通过变形段落 。
2020年1月12日,川青铁路茂县隧道全线贯通 。
松潘隧道
松潘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设计为双线隧道,隧道全长8048米,海拔近3000米,最浅埋深仅28米,最大埋深270米。隧道地处海拔3000米的川西北高原,克服了岷江断裂带地震频繁、地表泥石流冲沟、浅埋、破碎软岩等地质困难,通过科研攻关,创新发明了“隧道微三台阶上部核心土施工工法”,成功解决了地震高发区极度破碎软岩的大变形控制这一世界性难题 。
2020年11月5日,川青铁路松潘隧道贯通 。
跃龙门隧道
跃龙门隧道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和阿坝州茂县土门,穿越龙门山山脉,地处汶川地震灾害核心区,地形陡峻,岭谷高差悬殊大,地质灾害频发,具有“四极三高五复杂”的特点,是中国在建铁路最为艰难的越岭隧道之一,创造多个全国第一:辅助坑道规模全国第一,早古生界非煤有害气体逸出段落长度全国第一,5 亿年前寒武系高地应力软岩变形段落长度全国第一,单隧穿越地质地层时空长度全国第一。
2022年4月25日,川青铁路跃龙门隧道历时10年贯通。
德胜隧道
德胜隧道位于镇江关站至松潘站区间,为双线合修隧道,全长22923米,建成后将是全亚洲最长的单洞双线铁路隧道,是川青铁路成黄段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项目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建设里程长、安全质量风险高。隧道主要岩性为砂岩、板岩、千枚岩互层,地质情况十分复杂。整个隧道内形成10个次级褶皱,核部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较差,极易造成变形、坍塌。隧道内部还含有1座隧道内防灾救援站,位于隧道4号横洞工区,距隧道进口8.81千米,距出口13.563千米,线路纵坡为9‰的上坡,全长550米,最大埋深约458米。防灾救援站包含救援平导、疏散横通道、隧底疏散联络通道、平行排烟道、竖井式联络烟道等,布局极其复杂,由于隧道围岩自稳能力较差,经施工开挖扰动后一旦产生群洞效应,很容易发生大面积塌陷,施工难度巨大 。
2014年1月,德胜隧道改线设计通过原中国铁路总公司批复 。
列车驶出川青铁路榴桐寨隧道
包座隧道
包座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境内,全长11795米,为单洞双线隧道,是全线的重难点控制工程。隧道主要穿过摩天岭东西向构造带与热务河旋卷构造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岩层产状变化大,岩体破碎,施工难度高、安全风险大。
2023年5月1日消息,川青铁路包座隧道出口端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进洞,这是全线首个正式进洞的主隧道。
尖扎黄河特大桥
尖扎黄河特大桥全长1596.2米,总重量约1.72万吨,钢桁拱主桥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双线铁路三跨连续钢桁拱桥,也是新建西宁至成都铁路(甘青段)站前工程重难点工程。本次架设的首个节段长12米,最大单个杆件长15.2米,宽度2.5米,高度3.5米,重达32吨,全桥架设设计最大单次吊装重量高达66吨,相当于45辆小轿车的重量。此次首节钢桁拱高效、精准地成功吊装为接下来的施工打下了基础,预计2025年7月尖扎黄河特大桥就能顺利合龙。为确保大桥钢桁梁架设顺利推进,在架设前,通过铁路大跨度变高N型桁架钢桁拱桥BIM智能建造技术建立信息化模型,从源头控制误差,并在钢桁梁架设过程中,采用BIM信息化系统实现现场全程监控,最终确保了工程按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
2024年1月16日,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首节钢桁拱架设成功。
截至2023年11月,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仍处于建设状态,预计于2024年建成通车 。
截至2023年11月,川青铁路黄胜关至海东西段仍处于建设状态。
作为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兰(西)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川青铁路成黄段与既有的宝成铁路、西成高速铁路及在建的川青铁路海东西至黄胜关段相连,构建起连通西北、西南的铁路大通道。全线建成通车后,川西北地区将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 。(《四川日报》 评)
川青铁路的建设,会极大提升西北地区铁路网的布局,极大提高青海、甘肃、四川三省的交通通达度、畅通度,把位于中国西北方向的兰西城市群和西南方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连在一起,为两个重要增长极的互通互融提供了运力支持 。(时任青海省委书记信长星 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